一、台州的春节习俗!
1、农历正月初一日,家家户户贴春联,门口设香案置糕果,具香烛供神,以祈一岁平安。忌扫地、汲水、乞火并动针剪刀斧。男女老幼,均穿新衫新履,成群结队去神庙景区烧香、游览,燃放爆竹。早晨,均以粽子、汤圆或年糕为食,年糕取步步登高、汤圆取团圆之意。
厂家停工休息,商店停止营业,仅少数服务性行业例外。人们相见拱手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利语。郊区农民成群结队进城游览活动或探亲访友。幼辈男女,对长辈行拜年之礼。解放以来,各文艺体育组织于节日之际举办各种比赛活动,以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2、旧时,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黄岩城里家家户户点上灯火,挂上当地特色的橘篮灯、橘花灯、凤凰橘灯。而城外每片橘林都点上红烛,远远看去,整个黄岩万灯竞放。同时橘乡百姓还耍起舞狮、舞龙、花鼓、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
这种风俗称为“间间亮”,据说起源于明朝,与戚继光抗倭有关。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橘灯”的活动。黄岩城里的男女老少倾城而出,澄江两岸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
3、“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二、台州地区有哪些特色的农耕文化
台州地区有鞭牛犁田、播种培育、收割归仓、五谷丰登等特色的农耕文化。
台州以山峰丘陵为主,亦有一马平川的温黄平原和错落于丘陵地带的谷地,全市68个集镇,就星罗棋布于其间。这些错落分布的集镇,是台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台州的整个区域来看,台州境内有名山、有平原、有大海,丰富的地理资源形成了丰富的区域文化。台州是一个山海兼得的地方,既有山的硬气,更有海的豪气和江南人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