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个方面也可以细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有什么影响

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旅游消费受多种因素影响,旅游活动除需具备客观条件外,还会受到传统文化、个人心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观念又是受文化影响的。

长期以来,中国人“在资源、人口和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节欲和适当消费为特色的物质观和消费观始终是我国传统主流消费理念的核心,而且这种消费理念也是与强调集体主义导向和追求和谐的传统价值观相协调的”。

中国人主张生活上要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做到年年有余,不提倡超前消费。其一是由于我们民族忧患意识特别强的缘故,人们总是把大部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经济不宽裕也是注重储蓄的另一个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不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物质匮乏决定了人们对于消费形成的道德偏见,即消费是“恶”,认为大手大脚地花钱是一种可耻行为,而勤俭节约则被看成是道德高尚,受到尊敬和赞美。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中国的家庭大多数表现为刻意追求家庭生活的和睦、延续完善及天伦之乐,重视子女的教育和前途,为此必须或者说宁愿节制现时消费,勤俭持家。

三、地理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影响?

1.对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使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对象的感觉和知觉出现差异。例如,受儒家、道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游客在游览自然景观时更容易“寄情于山水”,将自然景观人格化;而西方游客外倾性的性格使得他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更容易用探索的眼光来审视事物,并通过全身心投入刺激、激烈的旅游活动来寻求自然景观的形式美和现实美。

2.对旅游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差异会使旅游消费者形成不同的消费习惯。例如,中华民族在消费性格上重积蓄、重计划,在消费上重实际、重耐用;在审美情趣上喜欢比较含蓄、柔和的色调,追求庄重大方,要在朴素中显出典雅;在社交上,习惯于保持低调,和别人保持一致,不愿独处、离群,求同心理较强,旅游消费容易受群体影响,形成从众消费效应。而西方人习惯于推理分析,消费上强调个人权利与价值,乐于保持自己独立的形象,优先考虑自己的意见。

3.对旅游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差异使旅游消费者在面对旅游对象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情感。例如,西方旅游者对“13”“星期五”这些字眼比较忌讳,如果在旅游活动中出现类似字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又如,中国旅游消费者喜欢数字“6”“8”,暗含“顺利”“发财”之意,在旅游活动中如出现上述数字,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情绪情感。

4.对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的心理倾向。例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消费者对异域饮食文化的认知往往会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对异域饮食的不同态度。又如,马来西亚航空MH370事件后,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旅行意愿大幅下降,体现了旅游者处在基本生命安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的社会规范认知中。

四、1.简答题 为什么说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文化属性?

文化决定个体的旅游消费观念和旅游行为标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从小受到周围文化的熏陶,并建立起与该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消费行为上不尽相同。使得人们出外旅游时,对符合自己文化要求的则趋之,不符合者则避之,这反映了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和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美的和丑的、对的和错的都是相对而言,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体现出差异性。如中国人喜欢高鼻梁大眼睛为美,伊朗女孩则会整容故意把鼻梁整比较塌一点。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选择,深受周围文化影响的旅游者,也有与本民族、本社会一致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规范自己。

文化造就和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习性和具体消费行为。人的习性和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习得的。无论是法国人的爽朗、美国人的直率、英国人的矜持还是我国北方人的豪放与南方人的温柔细腻,都是受民族和地区文化影响的结果,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造就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习性和具体的旅游消费行为。

文化通过社会风气、参照群体等支配旅游消费需求满足的发展方向。社会风气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时尚和流行,时尚是流行的重要原因,而流行是时尚形成的重要手段。旅游消费与时尚,有天然的密切联系。这是因为:旅游消费活动本身就是时尚行为;旅游消费的活动场所是传播时尚的重要场所和媒介;旅游企业是引导、培育消费时尚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