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春节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 民俗传统文化成春节主打吗?
近几年来,春节假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消费者不在拘泥于春节拜年做客而是以更新潮的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鹿豹座平台了解到,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
传统民俗和民间文化吸引力凸显。旅游过年已成新民俗,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春节期间,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营造春节气氛。北京、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安徽举办彩灯大会、舞龙舞狮、抖空竹等民俗体验活动,广东的广府庙会、迎春花市、醒狮贺岁、客家山歌、采茶戏等非遗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
“博物馆里过大年”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广泛欢迎。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比例分别达40.5%、44.2%、40.6%和18.4%,观看各类文化演出的游客达到34.8%。
三四线城市、各地乡镇春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欢乐春节全球参与。基层和乡村的春节休闲方式已不再只有K歌、打牌、搓麻“老三样”,民俗活动、文化展览等极大丰富了人民的节日生活。全国各地县、乡、村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村民当上了“村晚”导演,左邻右舍成为舞台主角,逛庙会、猜灯谜、旅游文化巡游等迎新年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到农村去闹新春,草莓采摘、柑橘采摘成为亲子游的热门活动。
“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举办演出、展览、庙会等1500多项活动,讲述美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日益丰富的春节文化生活彰显国民幸福,处处体现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各部门多措并举,确保假日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提前部署应急值守和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多部门联动,文化综合执法效果明显,市场秩序良好。春节期间,北京、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提醒大家安全出行、文明守礼、勤俭过节,强化文明旅游氛围,传播文明旅游理念,提高市民和游客文明旅游素质。
来源:知道日报:今年春节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 民俗传统文化成春节主打
二、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什么影响
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疫情影响。因为疫情,2019年到2022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假期的内旅游出游是73.9%,2019年到2022年期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疫情期间从城镇失业率来看,2020年以来城镇失业率波动性较于2019年波动率增加,2020年2月城镇失业率达6.2%,直到2021年10月降至4.9%后,之后失业率再次升高,截至2022年3月,我国在城镇失业率达5.8%,仍远高于自然失业率经验值2.5%,更高于2019年年末登记失业率3.62%。失业率大也带动消费率低,所以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疫情影响。
三、一篇关于过年的3000字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过年的社会调查报告
2016年春节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会在哪里吃?哪些消费领域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的“黄金周”是否依然金光灿烂?孩子们的消费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说:“这一年的辛劳赚来的钱,正是为了欢渡春节。”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一次节庆。于是,趁势我就春节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消费投向在哪里?
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方式都在选择之列。不过,购置衣服以微弱票数胜出。其次是餐饮,再次是送礼,接下来还有文化娱乐、压岁钱、购置日用品、旅游等。
新年就要穿新衣
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在一家公司上班表姐告诉我,她们这些职业女性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据了解,有表姐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的休假正好可以弥补。一位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干家务的阿姨说,“往常在家里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放松放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自己。” 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民以食为天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家乡人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吵着说不够呢。”收银员笑着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为了家家必备的。有各类小食品、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销较大,约达到六七十元外,其余各项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饮消费也是家乡人民春节的一大消费支出之一。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亲访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从家附近的一些酒楼了解到,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预定一空。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告诉我,在他们这预定酒席的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些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嘛,何况还是过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愿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气氛,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家住红星小区的王先生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了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吃的支出。我对运河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吴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2000多元。
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
随着家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去年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地对我说:“人情费超过了小孩学费,面对众多的人情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69%,平均送礼金额中也是白酒最高达到143.94元。
快快乐乐春节游
近年来,春节游一直很火爆。我在市里的一些旅行社了解到,一些旅游线路基本排满。在春秋旅行社报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游已“满座”,而前来咨询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
“如果天气晴好的话,外出旅游的人还会多些呢。”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是个团圆的的日子,也是游玩的日子,一位熊先说:“我挺喜欢旅游的,但不知道春节期间天气怎样,如果天气不是很坏,带着亲戚朋友一起自驾游也是件快乐的事。”
调查显示,在旅游形式上,57%的人选择随团出游,43%的人选择自助旅游。在地点上,广东、厦门、深圳、云南等气候宜人的南方和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最受欢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许多人的首选。
春节打算在哪过?
相对于“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调查显示春节是最深人关注的节日。在被采访者中,83%的人认为,在所有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过的一个节日。53%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度过春节,16%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27%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走亲访友的方式度过春节,有4%的被采访者称,他们会以知识充电或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
年夜饭在哪里吃?
关于今年的年夜饭,62%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里吃,38%的被采访者表示会选择近几年流行的方式,在酒店里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在饭店里吃年夜饭,48%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元以下,21%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2000元,13%的消费者预计消费2000~3000元,有8%的消费者称,他们的预计消费在3000~5000元,有10%的消费者打算在年夜饭这一项上花费5000元以上。
我在我市一些三星级大酒店了解到,酒店推出的1666元、2888元的年夜饭在除夕之前约十天就被订购一空,且比去年预定量要多出10%。而“豪华级”的6666元、8888元年夜饭的预定量较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的同时,已经初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不再刻意追求“天价”带来的那份虚荣,而是选择过一个富裕而不浪费的春节。
春节应当怎样过?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
我市今年举行的“运河之都”文化庙会,集民俗风貌、文化演出、传统小吃、特色饰物于一体,成为百姓过年消费的一大去处,也是今年市民欢度春节的方式之一。在庙会上我了解到,百姓对这种过年的方式十分满意,认为这种在城市里少见的庙会不仅让人了解到本地的传统文化,还使这个春节变得年味浓浓,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让他们真正了解春节传统的渠道。在城市里举行庙会,不仅拉进了城乡间的距离,更为市民提供了消费好去处,也给更多的商家带来商机。
过年送礼送什么?
69%的被访者表示春节送礼会选择白酒,27%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一些保健品送亲友,极少数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其他有意义或对方真正需要的礼品。由此可以看出,春节送礼还是停留在送传统礼品上,并没有深入实际的考虑。
压岁钱该怎样花?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学对初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中学生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极少数的学生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压岁钱上网,买游戏卡,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饰物,买平时就喜欢的图书,购买高档文具,请同学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
调查中,很少有学生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但经我提醒,有不少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平时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对于人们春节期间的消费情况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这反应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明。同时,这次调查也折射出一些市民的缺点,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是在进步的,但是作为市民我们也有责任需要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同社会一起进步。
四、春节期间消费方面面观(包括表现;分析原因;态度建议)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大最有意义的节日之一, 庆祝春节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 幅提高,春节期间的消费状况已成为人们的又一关注热点。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我 市市民春节消费状况的了解,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近年来春节消费情况呈增加趋势 在询问到有关“2012 年春节,您预计家庭消费与去年相比变化是” ,48%的 人认为将会 “大幅增加” 26%的人认为将会 , “小幅增加” 16%的人认为将会 , “基 本不变” ,认为将会“小幅减小”和“大幅减小”的仅占 11%。我们不难看出随 着近年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多数人会在春节时选择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与 此同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物价的大幅提升也有很大关联, 结果中显示 63% 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会影响春节消费,26%的人认为“不好说” ,仅有 11%的人 认为目前物价不会对春节消费造成影响。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春节代表着一 年的结束,更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代表着期望新一年平安顺利的 心愿,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有在春节期间宁可多进行一些花费也要过 个舒适的年的愿望,生活条件好了、收入高了,人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提高了春节 期间的消费。二、家庭消费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 36%的人认为“购置衣服”占了家庭春节消费的主要方面,春 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很多职业女性都有一个想法“因 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 ,另外, 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认为“餐饮” 是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有 29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 行,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 概在节前 20 多天, 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 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 200 元至 600 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 认为“送礼”是 家庭春节消费主要部分的同样有 29%,我对附近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 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 5000 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 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一位李先生说: “一年只过一次年,亲 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 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 200 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 送礼的钱就达到 2000 多元。 ”比较而言, “回家路费”的 3%和“旅游消费”的 2%就显得不足道了,大多数人在过年期间都选择了回老家与父母一同过年,这 也是人们心中回家团员一起过好年的侧面写照。三、个人需求最为重视 被问起什么是影响春节消费的主要因素,占 36%的“个人需求”被认为是影 响春节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产品质量”次之,22%的人认为它是影响春节消费 的主要因素,19%的“个人经济”已经不再是现在人们所考虑的第一问题,可以 看出现代人的高消费过春节并不一定是进行了毫无意义的消费, 理智的进行春节 消费, 同时又注重消费产品的质量, 这是现代中国人生活水品提高的又一大体现。四、消费提高无法遏制节日气氛的淡化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 的态度上,有 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 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 “十 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 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 一” 长假没有什么两样。 现代人们的生活好了, 自然提高了春节期间的消费水平, 以求过一个更好的春节,这样的想法自然造成了春节期间的全民高消费状况,可 是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消费高了、物质生活好了反倒失去了过节的感觉。春 节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变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的是 文化,填充的是精神,这些都不是能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能挽救的,我们真 的有必要反思一下,究竟如何平衡物质与文化才能让我们重新找回过节的感觉。
五、春节将有4亿人次旅游过年,看看人们都去哪玩?
春节越来越近,一年一度的春运也已悄然打响,很多人已经踏上回家的旅途,也有不少人正准备着全家出门旅行过年。
据携程等 旅游 机构预测,在即将到来的猪年春节黄金周,我国将有约4亿人次出游。人们的旅行半径比往年扩大了,出境游将前往约90个国家和地区,以国内典型 旅游 城市为目的地的出行人数也增长明显。
“避寒”“冰雪”成两大出游主题
旅游 机构分析,2018年至2019年“避寒游”旺季比往年提早了一周左右到来。“南下避寒”的游客不仅来自北方城市,上海、南京、成都等气候湿冷的南方城市也渐渐成为“候鸟游”的主要客源地。
伴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 旅游 持续升温。哈牡高铁开通,为前往雪乡、亚布力等地的游客提供快捷舒适的出行享受。
境外目的地选择亦呈现类似特点。 预订前往泰国、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等地温暖海岛的游客大幅增长;同时,冬季境外冰雪游同比增长50%左右,赴日本滑雪以及去南极或北欧各国领略“冰天雪地”美景的游客预订量同比大幅攀升。
“这将是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更红火的春节黄金周。”驴妈妈品牌发展部总经理李秋妍介绍。这家 旅游 平台称,截至目前,国内 旅游 产品预订量同比大增,价格较淡季高出3至5成;出境游则同比增长3成,价格上浮约10%。
文体旅深度融合,花钱更理 性
综合携程、驴妈妈等多家 旅游 机构分析,从目前居民春节出游的行程安排和产品预订来看, 旅游 产品选择体现出文体旅更深度融合的特征,人们消费升级但花钱更为理性。
多家 旅游 机构称,博物馆、文化遗产、民俗展演成为游客安排行程中的“必选项”。鼓浪屿、黄山风景区、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具有当地 历史 文化特色的景区是2019年元旦、春节的热门目的地。
更从容的 旅游 路线和产品深受游客喜爱。驴妈妈 旅游 网基于其预订数据分析,猪年春节无论北上还是南下,“温泉游”都成为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
同时,人们更愿意在提升住宿舒适度和深度体验上花钱。 多家旅行社均表示,猪年春节期间超过7成的游客将举家出行,带动备有较好设施及较全 娱乐 项目的亲子酒店预订量大幅提升。
“新生活理念”提升 旅游 品质
文化、健身、休闲……处于消费升级阶段的中国 旅游 业,日益融入更多“新生活理念”。众多境内外 旅游 目的地捕捉到我国居民出游需求的新变化,更精准地新增 旅游 产品供给。 文化和 旅游 部称,2019年春节前将会同 体育 部门继续推出新一批 体育 旅游 精品线路,推动 体育 旅游 新业态的发展。
上海市文化和 旅游 局日前发布冬季上海游特色提示,冬季跑步、海派文化、博物馆及艺术展是其中的亮点。 故宫博物院展出近900件(套)文物,恢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活动,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伴随着新一年高铁网络运力扩容,多家 旅游 机构新增更多应季的 旅游 产品;区域间 旅游 合作更为紧密。携程旅行网上线“哈牡高铁冬游记”专题;驴妈妈 旅游 网与黄山 旅游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杭黄高铁 旅游 专列系列产品。
此外,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多个春节热门的境外目的地,纷纷推出吸引中国人出行的服务。例如,布里斯班举办的第九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携手中国艺术家举办美术展览。
另一方面,多地陆续发布出游提醒、完善 旅游 公共服务,保障居民过个开心年。
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消费提醒, 建议游客做好行前准备、选择正规旅行社、注意冬季运动安全等。 上海相关部门在近期展开 旅游 厕所等 旅游 公共服务调研,并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提升中外游客出游便捷度;安徽将通过强化 旅游 住宿业行业安全监管、开展冬季 旅游 综合大检查。
涨知识,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