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动物园有什么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袋鼠、蝴蝶等
1、大熊猫
广州动物园共有不少属于世界珍禽异兽。属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等35种。属于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白枕鹤等32种。
2、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位于动物园的驯兽表演场,狮子、老虎、熊、猴子、山羊、小狗、马等动物在驯兽员的指挥下进行各种精采的杂技表演。
3、华南虎
华南虎,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厦门虎,南中国虎)。其在驯兽员的指挥下进行各种精采的杂技表演。
4、袋鼠
袋鼠馆位于动物园内动物广场旁。袋鼠馆设计使用了最新的设计手法,在笼舍内增强园林特色布局,并且根据动物特性,在动物运动场上建造木栈道,采用玻璃栏杆,。使游客容易观赏该区域内的动物。对运动场内外进行绿化布置,增加屋面绿化,这种自然装饰使笼舍生态化的特点更为突出。该馆于2006年重新建造,已经对外开放。
5、蝴蝶
蝴蝶馆位于广州动物园东北面,总面积为1250平方米。其中有生态蝶飞园、蝴蝶标本馆(包括蝴蝶标本、蝴蝶科普及具有特色的蝴蝶艺术展)、活体贝壳及标本馆 (包括活体珊瑚及贝壳、海星等无脊椎动物展示箱和色彩斑斓的贝壳标本)是国内最有特色的生态蝴蝶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广州动物园
二、广州市有什么动物标志
羊,广州也称五羊城,代表动物就是越秀山的五只羊,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就是羊,可见羊在广州文化的地位多么不可或缺啦!
如有用请采纳。
三、岭南地区分布有什么独有的动物物种?
植物:
有针叶原始林区,面积为4.5万亩,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白豆杉、福建柏、长苞铁杉、穗花杉。华南五针松、长苞铁杉、福建柏共生并且都是优势种。初步调查结果:区内有木兰科20多种,金缕梅科19种,山茶科植物有62种之多。安息香科有8个古老的属分布在南岭,专家们认为南岭是安息科植物的发源地山地矮林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主要是常绿阔叶林,也有一部分竹林。林内主要树种为杜鹃花科、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植物。山地矮林的高度并不一致,低凹风小的地方,矮林有6-7米高,风大的部位刚4-5米。杜鹃花科植物只有2-3米。矮林内有珍贵稀有的植物华南五针松和莽山红山茶等。
动物: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熊猴、平南虎、豹、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鼋、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有短尾猴、白鹇、豹猫等25种之多。广东现有濒危珍稀动物,绝大多数栖息在南岭。
((一)华南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广东省境内有6-8只华南虎,南岭保护区内有3-5只,是华南虎主要栖息地。在南岭山脉中段有10多只。这一地区高山低谷错综复杂,森林茂密,野生动物资源、水资源十分丰富,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因此,成为华南虎理想的栖息地。
(二)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俗称“癞头鼋”,也叫“绿团鱼”。为爬行类,鳖科动物。吻突而短,长不及眼径的一半。背甲近圆形,散生小疣,暗绿色,一般长26-72cm,大者达1.29米,腹面白色,前肢外缘、蹼均呈白色。)
南岭保护区是亚热带最大的物种宝库,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中心,还是许多植物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因此,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誉为“北回归线上沙漠带上,一座面积最大的物种宝库”。
四、广州动物园的特色动物
亚洲象
雌性亚洲象伊龙是1960年越南前国家领导人胡志明赠送给广州小朋友的礼物,进园时21岁。来到广州动物园后,与中园1959年进园的亚洲象八宝结成连理,先后繁殖了4只亚洲象,其中2个儿子宝龙(生于1976年4月25日)、跃龙(生于1980年11月5日)一直在中园展览至今。2008年,中园从海南引进了一只雌亚洲象“曼玲”,与宝龙、跃龙兄弟进行合作繁殖。
白犀、非洲象
1979年,广州动物园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引进了一对白犀,取名泰山、华山。妻子华山于2007年9月去世,享年34岁,丈夫泰山35岁,一直生活在广州动物园,是公园著名的老寿星。1984年11月4日,公园又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引进一对非洲象,哈华(雄性)在2008年死亡,哈威(雌性)在象山展览至今。
阿拉伯狒狒
德国法兰克福是广州的友好城市之一,1995年法兰克福市向广州市民赠送了15只阿拉伯狒狒。
黑猩猩
2002年2月1日,广州动物园通过动物交换,从捷克利贝雷茨(LIBEREC)动物园引进了黑猩猩一只(雄性),名叫大卫。2004年与黑猩猩母亲“黑女”成功孕育了女儿“盈娅”。
河马
福冈市是广州市的第一个友好城市。2003年10月1日,来自日本福冈市动物园的雄性河马憨达(英文名:kanta)落户在广州动物园。这位河马于2000年12月26日出生于日本,来到广州动物园后,与本园出生的雌性河马清清喜结连理。2009年憨达已经9岁了,它与清清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母亲了。
五、广州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
广州动物园共有选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
哺乳类、爬虫类、鸟类和鱼类等动物
450余种,
4500多头(只),
属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等35种,
属于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白枕鹤等32种。该园在动物驯化和人工繁殖方面颇有建树,成绩卓著,有些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如大象、黑猩猩、长颈鹿、斑马、袋鼠、东北虎、华南虎、黑天鹅、鸸鹋、河马、丹顶鹤、白头鹤等,已在园内繁殖了它们的后代,特别是白头鹤人工繁殖成功以及丹顶鹤一年孵两窝,创下了我国白头鹤及丹顶鹤繁殖的新纪。
广州动物园近年增设了“驯兽表演”、“逗趣园”、“欢乐世界”等游乐项目,形成了园中有园、各得其乐的格局。逗趣园是专门为游人提供与动物接触、逗趣的地方。游人在这里可与山羊、驴、白兔等动物共舞,游兴大增,一扫在动物园只能观赏不能接触的遗憾,寻回许多童趣与天真。
六、广东省有哪些珍稀动物
特有动物:唐鱼
唐鱼体细小,最大个体不超过30mm。体长,侧扁,背部微隆,腹部无棱。
唐鱼多栖息在山区清澈的溪流微流水环境中,性活泼。
唐鱼在1988年即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998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把唐鱼(野生)濒危等级列为绝迹。唐鱼又名白云金丝、白云山鱼、红尾鱼,曾是广州地区惟一特有的动物物种。1932年,该鱼种被广州籍的鱼类学家林书颜首次发现并带往西欧,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很快便流传至世界各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观赏鱼品种之一。因来自中国,西方人把这种鱼取名为“唐鱼”,如今这一名称已经为国际学术界所通用。
在茂名林业部门组织的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过程中,在林洲顶市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疑似“鳄蜥”物种,最近经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鉴定机构)专家鉴定为鳄蜥,这是继广西瑶山、广东曲江罗坑之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三个发现分布鳄蜥的地方。
广东省粤北境内日前发现了世界级珍稀野生鸟类——海南开鸟。
海南开鸟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历史上仅在我国浙江、安徽、福
建、广西和海南有分布记录。有关专家指出,广东境内发现海南开鸟,证实桂南和粤北
是目前该物种仅有的分布地。国际鸟类专家组主席及香港有关机构已计划今年春天前来
广东实地考察。广东省鸟类研究部门也正在开展对这个物种的分布地、栖息生态环境和
生态生物学进行研究,为人类挽救这一罕见物种做准备。
韶关三名护林员上周四捕到的一条蛇为珍稀物种莽山烙铁头。莽山烙铁头被称为“蛇中熊猫”,全球仅存500余条。专家称,若确为3人在韶关山区发现,则是莽山烙铁头首次在中国湖南省以外地域被发现,其意义可以与发现野生华南虎相提并论。
【中文名称】:大鲵
【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俗名】: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鳕鱼,脚鱼,啼鱼,腊狗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定(I)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山溪或水潭中
【海拔上限】: 2800 【海拔下限】: 100
【致危因素】: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回游被切断,环境污染
【保护措施】:人工饲养,人工繁殖,国家级等级,已有保护区
【国内分布】:宁夏,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中文名称】:黑麂
【拉丁学名】:Muntiacus crinifrons
【俗名】:红头麂,蓬头麂、红头青麂、乌金麂,奉化人也叫乌獐
【英文名】:Black fronted Muntjac
【商品名】:麝香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苔藓林 、稀树草原
【致危因素】:种内生物学特点,栖息地破坏,作为食物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
【国内分布】:浙江, 安徽, 云南, 广东
【名称】白颈长尾雉
【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
【别名】横纹背鸡
【英文名】White-necked Long-tailed Pheasant
【物种分类】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两广。
现状与保护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产鸟类,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T级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过去大量森林被砍伐,毁林开荒和林型改造,使白颈长尾雉的栖息生境遭到很大破坏,加之大量猎取,使种群数量日趋下降,数量稀少。据1984年在浙江开化县对白颈长尾雉典型栖息地的调查,夏季种群密度为3. 5只/km2,冬季6. 9只/km2。易饲养,在国内外动物园被饲养供观赏。
24☆黄腹角雉
物种名称
中文名称:黄腹角雉
中文别名:角鸡、吐绶鸟、寿鸡
拉丁学名:Tragopan caboti
命名人及年代: Geoffroy St. Hilaire, 1866
英文名称:Yellow-bellied Tragopan
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属:角雉属
分布范围
黄腹角雉为我国特产鸟。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红皮书: e
IUCN: e
CITES : 1
《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
致危因素:栖息地内阔叶林被取代为人工载植的针叶林,导致黄腹角雉栖息条件的恶化甚至丧失。天敌主要是青鼬Charronia flavigula、豹猫Felis bengalensis、松鸦Garrullus glandariu对孵卵雌鸟及卵的残害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