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对消费有哪些影响?
2019 年 12 月末,我国突然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这给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消费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居民线下消费水平,但外出受限却推动了“宅经济”的发展,居家办公、居家消费的生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居民消费状况的较大变化,线上消费占比增加,并在疫情冲击下对会回稳消费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有助于理清疫情对我国消费状况的具体影响,并且对于将来我国如何在类似事件发生后,控制保持居民消费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分析
疫情期间,居民不再只满足于生活的温饱,而是在多出来的闲暇时间,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以及精神的满足。
因此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类和医疗健康类的消费也出现增加,这就会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餐饮业、旅游业开始恢复,居民的外出开始增多,食品类和交通通信类消费随着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复工也有所增加。
居民的消费结构相较于之前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并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也会增加。
因此,疫情发生后,对消费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极可能抑制居民消费水平,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和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这需要进一步分析。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从而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呈现出来。
新冠肺炎疫情会在不同方面分别抑制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消费结构进一步转型。
02
疫情下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我国消费情况近年来一直呈现向好态势,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强烈冲击了我国的整体消费。
2020 年一季度居民消费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下降12.5%,疫情对居民的商品和服务消费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只有居民的食品烟酒消费和居住消费实现增长,其他方面(如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与上年相比,减少超过 10%。
与此同时,线上消费和由于疫情开始的健康消费增长较快,居民开始适应因社会大环境变化而形成的新消费形态,且优势明显。
总体来说,一季度虽有明显冲击,但还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020 年二季度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之后,许多指标开始回升。但总体来说,疫情还是制约了消费的复苏,一些聚集性、接触性的消费活动仍然受到限制。
三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居民消费增速有所回升,生活类和食品类支出继续增长,其他消费类别支出降幅继续收窄。
居民的线上消费热情持续走高,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整合,直播带货成为互联网购物的又一主要形式,实体店客流也有明显回升,线下消费复苏明显。
在四季度内,个别指标增速由负转正,消费市场呈现整体复苏态势。
“宅经济”带动线上消费持续增长,线下消费到了 2020 年下半年开始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接触式的服务业和旅游业。
2021 年上半年,经过 2020 年一年的波动,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都已经恢复至原有水平,且平均增速有所加快。
2021 年 1-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明显。我国消费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同时我国的接触型消费仍然受到国内散发疫情的影响,恢复进程较为缓慢。
总体来看,消费市场复苏势头不断增强,新兴业态增长势头迅猛,下半年,随着扩大内需、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逐步实施。
居民的收入保持稳步提升,居民的消费潜力就能加快释放,消费市场将会实现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疫情虽然还是有零星的小爆发,但在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下已基本实现总体可控。
得益于我国居民自疫情爆发以来对疫苗研发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的支持与配合。
我国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且依然在稳步进行,至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疫情防控最成功的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我国经济运行仍然好于预期计划。
2020 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居民消费支出却同比下降。
其中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一二季度,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三季度开始,各项指标逐渐回升,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从一二季度的下降开始回升。
可见,疫情对于短期的消费支出具有负面影响。随着各项防控举措的顺利实施及新冠疫苗的大力接种,我国消费需求将继续增加,拉动经济增长仍然要依靠扩大消费。
0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居民消费支出较之前略有减少。长期来看,疫情有促进我国各省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
二、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集中于什么地方?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集中于房地产、教育、医疗卫生。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还包括用于生活消费的自给性产品支出。集体用于个人的消费指集体向个人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各种非消费性的支出。其形式是通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指标来综合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注意: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20年居民消费支出情况。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397元,增长5.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38元,下降7.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215元,增长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6%。
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60元,下降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762元,下降3.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0%;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32元,下降1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
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43元,下降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7%;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62元,下降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
三、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四、四川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8372万人。
四川统计局3月14日发布的《202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全省户籍人口909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
2017年-2020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分别为8289万、8321万、8351万和8371万人。2018年-2021年分别增加32万、30万、20万和1万人。单从数据上看,相比前些年的增长,2021年的人口增量出现“断崖式下降”。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44元,比上年增加3191元,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23934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71元,增长7.3%。其中,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15.7%和13.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5元,比上年增加1646元,增长10.3%。其中,财产净收入增长较快,增幅达到15.0%。人均消费支出16444元,增长10.0%。其中,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分别达到18.7%和15.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3%。
五、2020年人均存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国的总存款已经超过了218万亿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一。掐指一算,按照14亿人口平均分配,人均存款达到了15.57万元。赶紧算了一下,又拖了国家后腿,哎!别急,继续看数据。
这218万亿还包含了很多企业存款。 截止2020年12月末,居民存款只有93.44万亿。人均存款为6.67万元。 平均值仅仅作为一个参考,1000人中有99个人存款为0,有一个人存款1000万。那么他们的平均存款就是1万元。
如果按照一家三口来算,家庭存款接近20万才能达到人均水平。毕竟我们国家还有5.56亿人是没有存款的。这些人都是在标准之下的。或者说,只要你有存款,就已经跑赢了5.56亿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背负的房贷,如果扣除负债,能达到这个存款水平的话可能大部分人都要在40岁了。根据央行的数据,我国的家庭负债率为56.5%,其中房贷的占比就高达75.9%。当然,我们讨论的是工薪阶层。企业主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我在通过一组数据看看2020的人均收入。上海领跑第一名,达到了72000元。作为东三省的辽宁进入前10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原来东三省的经济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内蒙古紧随辽宁,居然比重庆还要高,更是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
看到这个数字还是很震惊的,居然有这么高。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按照三口之家算,每家的消费支出达到了6万元。
2020您消费了多少?2020年存款多少?
既没有殷实的家境,也没有深厚的背景。唯独要靠自己不断的争取。这些数据就作为我们继续前行的激励吧。祝愿看到文章的您在2021万事顺遂,恭喜发财!
六、四川省每年的旅游人次有多少?总收入是多少?占全年GTP多少?
城市---旅游收入---收入增幅---旅游人数---人数增幅---人均花费
成都---23.02亿----26.9%---492.9万----12.8%----467元
乐山---3.84亿----26.73%----92万-----13.68%---417元
阿坝---3.68亿----28.22%---43.32万----20.92%----849元
遂宁---3.653亿----114%-----75万----10.29%----487元
绵阳---2.7091亿---27.5%----102.25万---负17.95%---265元
宜宾---2.6616亿----------96.51万----34%-----276元
雅安---2.49亿----30.5%----60.47万----7.47%----412元
南充---2.31亿----38.3%----83.8万----41.52%----275元
自贡---2.26亿----29.14%---46.96万----21.78%----481元
内江---2.23亿----16.9%----124.75万---16.3%----179元
达州---1.9717亿---18.2%----78.7万----7.3%-----251元
凉山---1.83亿----41%-----89.75万----14%-----204元
甘孜---1.6678亿----------25.66万-----------650元
广安---1.6亿-----10.4%---38.9万-----8.8%----411元
德阳---1.3926亿---20.95%---73.62万----7.62%----189元
资阳---1.2116亿---10.52%---59.81万----7.21%----203元
广元---0.9902亿---50.42%---28.56万----38.24%----347元
攀枝花--0.9672亿---19.33%---32.03万----16.2%----302元
眉山---0.7086亿----5.3%---42.28万----1.8%-----168元
泸州---0.6945亿---18.21%---39.29万----8.57%----177元
巴中---0.4789亿---54%-----25.48万----35%-----188元
。。。。。。。。。。
城市---旅游收入---收入增幅---旅游人数---人数增幅---人均消费
九寨沟县--0.995亿---5.09%---10.25万----5.78%----971元
西昌---0.9892亿---53.26%---33.79万----30.82%---293元
江油---0.8862亿---12.6%----38.6万----54%-----262元
射洪---0.6834亿---23.2%----18万------------380元
温江-----0.6074亿------143.6%----67.49万----147%----90元
阆中-----------------12.6万-------------
隆昌---0.48亿----20%-----35.85万----19.5%----134元
内江中区-0.4538亿---24.58%---28.39万----21.42%---134元
资中---0.45亿----10.4%----25万-----15.4%----180元
蓬溪---0.4019亿---8.41%----50.17万----2.18%----80元
大竹---0.2907亿----------11.52万-----------252元
宣汉---0.1132亿---23.6%----49.15万----24.4%----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