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务川仡佬族美食

务川仡佬族美食有务川豆腐、土鸡炖牛宝、务川油蚕儿、务川农家腊肉、务川灰豆腐

1、务川豆腐:务川灰豆腐是一种食品,主要食材是黄豆、调料有白碱等,制作方法是首先要选好黄豆,洗净浸泡。

2、土鸡炖牛宝:土鸡炖牛宝是一款美食,主要原料有净土仔母鸡、黄牛睾丸等。汤汁清香、味浓、有滋补功效。

3、务川油蚕儿:将打好的米浆放入特制的圆形勺子中分两次油炸而成。第一次油炸前候容器里盛一半的米浆,连勺子放油锅中油炸至米浆基本定型,放入由葱肉末红豆米等拌好的馅,再覆盖以米浆继续油炸至成熟即可。

4、务川农家腊肉:务川腊肉又叫熏烤肉,每年入冬之际,当地仡佬族群众家家户户都会择吉日杀年猪,把切割好的肉块用食盐和少许的花椒粉充分揉搓,前后腿还要切下许多小沟,使得盐和花椒粉能够充分融合其中。

5、务川灰豆腐:务川灰豆腐,是务川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是仡佬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结晶,精选当地优质黄豆及芙蓉江流域的天然矿泉水搅拌均匀用石磨磨制成豆腐,再将豆腐与当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烧成灰烬混合,经民间特有传统手工技术炒制而成,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二、务川民俗文化有哪些?

务川,是一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素有“仡佬之源、丹砂古县”的美称。如今,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务川的民族风情,走进务川进行投资开发,近日,务川自治县在重庆举办了中国·贵州(务川)仡佬文化旅游季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向重庆客人“推销”务川。

务川与重庆可以算得上是“邻居”,它的北边与重庆的武隆、彭水两县毗邻,县城距离重庆市约380公里

务川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西南最大的草场:栗园草场;世界最长的回音壁:灵崖回音壁;独具民族风情的仡佬盛宴。

三、务川县的历史文化

务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隋开皇19年(公元599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丹砂古县、仡佬之源、铝土矿都、野银杏之乡”之美誉。县内有全国唯一且保存完好的仡佬民族文化村,有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丹砂冶炼技术,有仡佬族祭天朝祖地天祖坳,有院子箐史前仡佬文化遗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瓮溪桥、汉墓群、申佑祠等历史人文景观,有独具特色的仡佬风情民俗等众多历史遗存。

四、务川县的民族概况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渐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则与其他各民族杂居。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百户、干户。居住环境各地差别较大,多为山坡地或较平坦的山脚,也有高寒山区。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务川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住地分散,因而苗语逐步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此外,川黔滇方言内部又分7个次方言。有些杂居地区的苗族,讲汉语、侗语、壮语等语言。新中国成立以前,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于1956年组织汉、苗语言工作者创制或改革了4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现正普及使用。

苗族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与苗族可能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苗族可以溯源于殷周时代“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武陵蛮说等。有关苗族族源问题的各种争论在史学界中至今尚未定论,但是已有足够的史料可以证明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至今还是他们比较最集中的湘西、黔东这个当时称作“五溪”的地区。历史上称居住在这一地区包括苗族祖先在内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成“武陵蛮”。后来他们陆续向西迁徙,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分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