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有哪些民俗活动和节日

1、舟溪甘囊香芦笙节 2、台江姊妹节 3、肇兴谷雨节 4、布依族三月三 5、苗族四月八 贵州地处西南放的云贵高原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环境,这里自古就是南方少数民族汇聚的地方,千百年来和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现在独特的名族文化风情,下面给大家分享一批值得关注的贵州民俗节日活动

1、舟溪甘囊香芦笙节

舟溪甘囊香苗族芦笙节是黔东南最大的苗族陆生盛会之一。它是展示舟溪式苗族服饰及芦笙舞蹈文化的代表,主要活动有晚起堂、芦笙舞、苗族情歌对唱,还会举行斗牛、斗鸡、赛马等活动,场面十分壮观。

时间:正月

2、台江姊妹节

姊妹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台江一带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每到这天,青年男女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苗族青年邀约情人游方对个、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也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时间:农历3月

3、肇兴谷雨节

谷雨节是侗族重要的节日,每年谷雨节这一天,侗族都要举行重要活动,侗语叫“渐苟嫩堕拉”,意为“吃乌米、播稻种”,是肇兴农耕文化和爱情寓意的双重节日。当晚整个寨子是沸腾的,大街小巷都是要乌米饭的人,而每个人的脸上都被抹花,从而演变成全债的狂欢夜。

时间:农历3月(谷雨)

4、布依族三月三

布依族的节日一般就是以时间作为名称,“三月三”就是三月初三的节日。三月三是布依族祭祀祖先的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清明节,节日前后持续时间达三十天之久。节日时期,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2014年,三月三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月三的最佳体验地区在黔西南、黔南州的布依族地区,如册亨、望谟、南龙布依古寨等。

时间:农历3月初三

5、苗族四月八

四月八主要是贵阳一带苗族的节日,又称"亚努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亚努。现在该节已经是全面展示当地苗族文化的一个节日了。四月八,最佳的体验地在贵阳花溪区高坡苗乡,这里的苗族因为流行一种结阴亲的射背牌习俗,因此也被成为背牌苗。四月八时候,高坡乡苗族盛装举办射背牌等民族活动,十分热闹。

时间:四月八

二、贵州的风俗贵州的风俗有哪些

1、节日风俗: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三、贵州的风俗有哪些 贵州风俗介绍

1、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节日那天,高高 的“花树”披红带彩立于旷野场地中央,花树下设方桌置放香烟、香茶、美酒、芦笙等物品,并以花树为中心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跳花的,不仅是当地的苗族群众,方圆几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也有不少人盛装前来跳花、观光。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四、贵州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1、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是贵州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

2、龙舟节

龙舟节是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举行,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3、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

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

扩展资料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其共同点:

喜尚青,重素雅,妇女多系裙,爱着银饰。男子服饰以对襟衣、宽脚裤、包头帕为主。各个民族的服饰及头饰又各具特色。

苗族

妇女服饰仅在贵州境内就有上百种,总的说来是于朴素之中追求华丽重彩,以刺绣、挑花、蜡染为主要工艺,佩戴贵重银饰后显得富丽堂皇。男子畜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

布依族

女性多穿短襟长裤,配有栏干花纹装饰,也有穿裙的。喜欢蜡染,领、肩、饰等。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

侗族

分南北部服饰,南部服饰接近古代,妇女穿裙束髻绑腿;北部一般穿短衣长裤。彝族:着长袍,缠包头,颜色重青黑,有绣花装饰。水族:妇女着长襟衣,包头帕,系长围腰。土家族:妇女穿左襟大褂,挽髻包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州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