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传统 建筑 资料
薛福成故居,又名钦使第,位于无锡学前街与前西溪之前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落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现存原建筑100余间,占地89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在江苏的晚清官僚住宅中尚属罕见。1983年1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宅第布局原有左、中、右三条轴线。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六进。第一进是门厅,面阔9间,进深6架。明间为“六扇式”大门。大门外有高大的“八”字形照壁一座,正中镶嵌砖刻“鸿禧”二字;大门内原有“七星门”一座,门额之上悬镂花金边、蓝底金字“钦使第”竖匾一方。第二进至第四进,依次为轿厅、正厅和房厅,面阔均为9间,进深7至10架不等。各进的中间3间为主厅,东西各3间为旁厅。主、旁厅之间的庭柱及石鼓墩全部对剖,留有上下贯通之“伸缩缝”,屋顶盖瓦与木椽间置木板,板上铺麻丝拌灰泥,可防雨水渗漏,又利于隔热保温。各进厅堂之前有天井,天井内除通道外,原均置有小花园。厅堂画栋雕梁,长窗也刻饰戏文。正厅“务本堂”内,大梁及脊檩两端饰有山雾云纹,雕刻精细,为清代江南住宅建筑中所罕见。四进厅堂两侧,各有备弄一条,贯通前后;风火山墙迭起,很为壮观。第五、第六进,均是面阔11间的二层楼房,两楼有厢楼连接,配以“回”字形走廊,使前楼、后楼、楼上、楼下都能转通,故称为“转盘楼”。这种楼,是江南特有的清式建筑,在无锡的转盘楼建筑之中,薛氏之楼虽年代较早,但规模最大,且走廊栏杆系车制,杂有西式风格。中轴线的东侧,隔开一第备弄,便是左轴线。前后有两组建筑:前面一组为戏台和花厅等,戏台与花厅之间有水池、假山和花木,两边有环廊相通。戏台小巧玲珑,至今保存完好,是无锡市区现存9个古戏之一,也是我市现存唯一完整的家庭戏台。花厅后面有一组建筑叫仓厅,是薛家收租贮谷之处,原有廒仓10余间,帐房数间,晒场一片。中轴线四侧是右轴线,有偏厅和杂屋数十间,原为管家、保姆之类人员生活、居住的地方。现大部分已作了改建。在转盘楼的北面,原是一个较大的后花园,一直连到前西溪。后花园的西北角,还有一幢8开间二层楼房,名叫“藏书楼”。宅第规模宏大,重檐复阁,回廊曲折,布局合理,雕刻精细,绚丽多姿,不但有清末时代特下,而且具有无锡地方特色,故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再加一句,谢了
无锡的文化特色是什么?
无锡的文化特色是:
1、无锡素以山水秀美、人文景观众多而著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南濒烟波浩水的太湖,并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湖,穿越市区的京杭古运河,称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象征无锡古老历史的锡山。这里,山水结合,以水见长,被称为“水云之乡”,“绿野平川”之地,古往今来,人所向往。据仙蠡墩遗址、许巷遗址等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夏朝以前,无锡即有部落聚居,生息劳动。
2、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禀父的长子泰伯,偕弟仲雍,南来梅里(今无锡县梅村)定居,自号勾吴,筑吴城。至二十四世的阖闾迁都姑苏为止,长达600余年,使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逐渐结合,成为吴地文化,留下了伯渎港、阖闾城,以及东汉时期的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迹。
3、东晋、南北朝时,佛教兴盛,崇安寺、惠山寺、保安寺、南禅寺等寺院先后建成,散布在城区内外。唐宋年间,建有唐宋石经幢、金莲桥、二泉亭、听松石床、学宫、李绅读书台、锡麓书院和万卷楼、梅梁小隐、张巡祠等一批人文景观。
4、明清时代,无锡名人增多,兴建园林、祠堂、书院之风盛行。著名的寄畅园、愚公谷等古典园林及东林书院、碧山吟社、湖山草堂、忍草庵、高子水居、明高忠宪公濯足处、五中丞祠、黄埠墩等一批古典建筑群和人文景观均建于明代。入清后,宫保第、钦赐第、既翕堂、章庆堂等一批著名的私人宅第先后建成。太平天国时,太平军和清军两度在锡交战,名胜古迹毁损过半。至同治、光绪年间,才逐步恢复。清末又新建锡金公园(今城中公园)。
5、民国时期,无锡工商业发达,荣宗敬、荣德生、王禹卿、陆培之、陈梅芳等工商界人士,选择太湖之滨,惠山之麓,先后建造梅园、东大池、锦园、横云山庄、太湖别墅、蠡园、渔庄等园林,与优美的湖山风光融为一体,形成江南著名的名胜旅游之区。 无锡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大力开发风景资源。1950-1965年,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古园,得到保护和修复,对锡惠公园、梅园东部、三山等园林名胜进行扩建、重建、新建或修葺。“文化大革命”中,无锡很多名胜古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78年后,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大力整修,并新建杜鹃园、吟苑、充山隐秀、鹿顶迎晖、蠡园东部新园。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列入无锡市的园林、名胜古迹更加丰富。江阴县北枕长江,素有“锁江要塞”之称,有黄山炮台遗址、徐霞客故居、兴国寺塔、顾山红豆树院等,是以要塞、林海、名胜、野趣为特色的风景名胜游览区。无锡县是古吴国的故地,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以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景观,经过多年整修,展现了新姿。宜兴县是著名的陶的故乡、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至1985年,无锡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市级30个。无锡以其优美旖旎的自然风光,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你知道无锡地标性建筑有哪些吗?
随着无锡建筑业稳步发展。 无锡文化 中建筑业也是更上一层楼。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代表性的建筑,更是在全国闻名,即使不在这一个城市里,也都多少听到过一些名建筑。在这个大城市里,代表着无锡建筑业的地标性建筑你知道哪些呢?且随我来揭晓前8名无锡的地标性建筑吧!
NO.1 华西中国龙大厦
设计高度:650米
楼层总数:128层
建造地区:江苏省江阴外滩
简介:华西龙目前初步设计为129层综合大厦,设有裙楼和地下停车场,包括:酒店、办公区。这是代表江阴对外形象的重大工程,也是传世之作、经典之作!华西集团聘请世界级顶级的设计公司参与设计,目前初步测算总投资约150亿元左右。
NO.2 无锡世茂国际广场
设计高度:A塔为55层,308米,B塔为70层,358米
建造地区:锡惠路惠勤路交叉口
简介:无锡世茂国际广场商业裙房集商业、酒店、餐饮、影院、KTV、电玩城于一体。2座塔楼近似三角的弧形平面设计,相互对称平行于广勤路布置。2座塔楼集合办公、SOHO、酒店和酒店公寓四种业态,打造高端商务中心。
NO.3 九龙仓国金中心
设计高度:339米
楼层总数:88层
建造地区:南长区钟书路99号
简介:九龙仓国金中心位于无锡市南长区核心区域太湖广场CBD中心位置,周边聚凯宾斯基、君来洲际、万豪国际、世茂艺术酒店及项目自身拥有的马哥勃罗酒店,连接整个区域的文脉价值,用心树立新的无锡世界商务高度。
NO.4 苏宁广场
设计高度:328米
楼层总数:南塔共48层,地上北塔共68层
占地面积:23050平方米
建造地区:崇安区人民中路
简介:无锡苏宁广场由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PTKL精臻设计,经典双塔雅致造型,328米高度与惠山齐平。苏宁广场将10万平米购物中心、五星级凯悦酒店、5A甲级写字楼、精装酒店式豪宅等有机融合,打造无锡商业的新地标,提供无锡对话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