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见过哪些旅游的不文明行为?
随着经济条件逐渐变好,大家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几乎每个人都会出去旅游,但是大家的经济条件在上升,并不代表素质教养也提升了,个别人的行为真的很可耻景区随处可见的插队,家长带着小孩随地大小便,在景区刻字,随意扔垃圾等等太多太多不文明的行为。前段时间还有新闻说,北京野生动物园天鹅蛋被偷,我真的感到很气愤,我觉得这样的人就应该限制他进所有景区,拉黑他的名单,有些人他就是为了图个快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看来觉得很没有素质,没有教养。之前在上海迪士尼游玩,玩每个项目都需要排队,每次都有人插队,理由都是前面有人等我,所以大家都出于好心,给他让一下,最后才发现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人插队,拿别人的爱心来糟蹋,真的很不值。还有我们之前去爬华山时候,一路上大家可能都带有吃的,也比较累,所以都有小零食,但是吃完随手就把垃圾扔下山……那么多的垃圾,我们去的时候景区都是干干净净的,有些人难道不好奇为什么这么干净么,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山壁上捡垃圾,你随手扔的,需要人家冒着那么大的危险去捡,放在包里遇到垃圾桶再扔真的很难么。
我觉得很多小学生相反很有素质,相比一些大人好多了,我见过有家长指使孩子去插队,孩子个子小容易插,所以家长就教孩子这样,这种行为真的太不文明了,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他们的成长是需要家长去不断去调教的,有些孩子会说,要排队,大家都在排队,家长还一脸不高兴,我不知道家长心里怎么想的,难道你的孩子遵守纪律的样子不好看么。遇到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家长为了拍照,会把孩子直接放在建筑上,我们先不说文明不文明,万一孩子出现意外掉下来,那该怎么办。
出门旅游,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是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是一个国家,所以希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因为个人给整个地区抹黑,更不要因为个人影响到国家。
二、如何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
1、让公众加入旅游景区管理及建设中来。目前,国内外许多旅游景区均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让普通群众加入景区管理队伍中来,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身体力行,为更多的社会公众做好榜样。
志愿者们的职责核心就是通过维护景区的环境不被破坏,监督资源状况,通过有效措施将损害程度及影响降至最低,教育游客如何参与到保护环境和设施当中,这项工作的展开,不仅意义深远,还对景区社会化管理改革的尝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景区应完善公共区域警示性标志的科学化、合理化摆放,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如在一些游客易于触及到及易于破坏的景观前合理放置和设立必要的、醒目的标牌,配置柔和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及提醒语;
对重点文物及古迹要指派专人进行看管,对游客进行温馨提示,虽然,这种方法会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不过在我国现行阶段,采用这种方是会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3、景区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我国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或黄金周到来之时,因接待人数过多,事必会造成游客不满,为避免一些游客因情绪高涨,故意发生破坏行为的发生,建议旅游景区应设立并建全游客投诉及反馈流程,对一些心情焦躁的客人来讲,可以起到缓解及消除不良情绪作用。
4、旅游景区在旅游行程设置和活动项目的安排中要重点强调对环境和景区景观保护内容的宣传及介绍。如,美国黄石公园在进入景区时,首先就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讲解,旨在唤醒游客的生态环保责任意识。
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的良好氛围,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行为的期待,从而能够约束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景区应充分发挥旅行社导游员的作用:
旅行社的导游员在带领游客参观时,应当随时向游客介绍注意事项,并确保他们了解应遵守的规范,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国际南极旅游联盟的实际作法为例,工作人员会事前对潜水人员进行免费课程讲习,告诉潜水人员潜水时如何避免伤害珊瑚礁,另外对船具操作者进行讲习,传授如何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干扰。
面对大量旅游不文明行为,光靠强化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疏堵兼备”。除了让旅游管理部门执法有据外,媒体和社会各界要广泛宣传,使文明素养“外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我国旅游主管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把相关行为规范宣传到位,把“丑话说在前头”。
此外,也要强化旅行社、导游和领队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其将出游前提醒游客注意自身行为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不认真组织行前教育的旅行机构,旅游主管部门应给予严厉处罚。
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公民出境游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公民出境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7、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
四、旅游时,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大部分有哪些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1 、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 、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 、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 、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 、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 、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 、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8 、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中央文明办 国家旅游局
2006年10月2 日(完)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新华网北京10月2 日电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