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企业选择市场预测方法应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期阶段,发展中问题渐多,后劲欠足,普遍呈现出“起步容易,提升艰难”之态势。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进入转型期,需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县镇域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旅游业的基本架构,其发展现状如何,怎样进行引导、规范,促进其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值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对此,我们对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乡村旅游进行了调研,以期能提供有益启示。 一、金海湖镇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 二、金海湖镇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分析 1 从出行线路看,由近郊逐渐向远郊延伸。 2 从游人需求看,由单一逐渐向多样扩展。 3 从地理位置看,由劣势逐渐向优势转化。 4 从经营主体看,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转变。 三、金海湖镇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提供了机遇。 二是镇自身旅游经济的发展,赢得了机遇。 (二)挑战 一是产业群体挑战。 二是后劲不足挑战。 四、金海湖镇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规划意识。 二是管理相对滞后。 三是文化含量不够。 四是服务水平较低。 五是开发意识不强。 五、当前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 1 消除瓶颈,政府主导。 2 长远规划,科学策划。 3 文化灌注,挖掘内涵。 4 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5 一村一格,树立品牌。 6 加强培养,集聚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办旅游的能力。一是对农民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对农民进行旅游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三是对农民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四是对农民开展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7 保护第一,永续发展。 8 广开渠道,加大投入。目前金海湖镇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小打小闹,开发缺乏大手笔,以至于丰富的资源优势还不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要使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必须要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的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体制网络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一是加强政府的导向性投入。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大利用内外资力度。积极吸引外商和国内大集团、大企业、上市公司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点,开办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三是充分调动和鼓励当地社会力量兴办乡村旅游。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吸引当地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准许当地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入股,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 对四分之一的人来说, 价格是他们选择度假产品和机票的最重要因素。 超过21%的消费者跨年龄、社会层次和区域,一致认为价格是他们选择度假产品的重要因素。 而机场的便利则排在第二位, 跟随其后的是航班时刻、飞行途中的舒适程度和服务。 数据来源于市场调查公司Key Note完成的一份关于机场的报告。 它发现45.5%的成年人口在过去12个月里面曾乘坐飞机,与2004年的43%和2001年的39.4%比较,有所上升。 根据Key Note,4800万的英国成年人中有2180万在过去一年至少有一次乘坐飞机的经历。报告说这些数据能反应出低成本航空的受欢迎程度和他们对英国机场的重要性。 根据报告,2005年,英国去年机场财政收入上升6%,达28.2亿英镑。自从2001年开始,上升超过15%。旅客数目增长5.8%,达2.282亿, 航空交通增长5.7%达230万。
希望采纳
二、旅游市场预测方法
旅游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预测,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2、通过调查进行预测,包括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调查越深入,预测准确性越高;
3、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预测,主要有回归预测和投入一产出分析法。前者根据造成市场变化的因素推测市场变动的方向和程度,根据作用因素的多寡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后者常用来预测客源国的经济变化可能给旅游需求带来的变化。
拓展资料:
1、什么是旅游市场预测?
旅游市场预测是根据目前旅游市场状况和过去发展特点,对未来旅游市场可能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判断,以提高发展旅游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2、预测分类
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短期预测的年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用于确定旅游业短期经营对策;中、长期预测年限为数年或数十年,作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3、市场预测的内容
市场预测的内容包括:世界旅游市场总的变化和分布,旅游需求类型的变化,旅游市场未来的竞争趋势,本地区旅游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等。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复杂,对客源地(国家或地区)来讲,包括不同阶层的人对旅游的支付能力,客源地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同市场面的消费者的旅游消费特点,闲暇时间和文化教育水平,社会风俗、传统习惯对旅游偏好的影响,市场面的城市化趋势,社会政治形势等;对旅游目的地而言,包括竞争对象及自身的旅游设施、交通的现代化程度,服务、管理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和保护措施,旅游供给市场相对于客源市场的地理位置等。在旅游市场的变化中,许多因素难以预测,如条件变化,疾病发生等,故要求市场预测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三、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1、 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上将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多向度开发,并且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
2、 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出了非常高的预期,其预测为:到2015年时,在世界旅游目的地中,我国将位列第一;在世界旅游客源国中,我国将位列第四;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的旅游产业增长速度。
3、 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得到体现。旅游产业由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他的发展已经被我国列入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旅游总局于1995年和2000年分别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各个省、自治区从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出发,将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经济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其中10多个省份将旅游产业定为支柱产业,7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和先导产业,6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次产业的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
4、 旅游产业正在扩大开放态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日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