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务旅游的特点及类型

1、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专家预测,如果全国4000万商务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计算,全年商务旅游总量可达1.2亿人次左右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目前我国因公出境包括公务和商务考察的人数已占出国人数的53.3%;中国国内商务旅游支出则高达1700亿美元,约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消息,从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中分析,商务及会议旅游共占39.9%,已接近或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中国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与中国通航的国家越来越多,航线越来越长。中国相对齐备的涉外旅游服务系统也为商务旅游提供了便利。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各项展览、会议等都成为吸引商务旅游人士的重要磁石。据国际会议协会预测:“中国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会奖旅游(会展旅游和奖励旅游的合称)首要目的地”,而中国加入 WTO、2008年奥运会及 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更为中国商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收入稳定

由于商务旅游是以商务或者其他特定的活动目的为导向,因此通常商务旅游的时间随意性低,事前计划性强,而且活动具有重复性(尤其是年会、大型活动都有固定的时间或者预先设定的时间,经过一定固定的时间间隔就会再次举行)。这就形成了商务旅游的稳定性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时间固定,一般来讲它不会受到气候条件或者一些不利条件(如交通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是旅游市场中最稳定的一个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商务活动的重复性使商务旅游能够产生稳定的旅游客流和收入,而没有其他旅游项目的明显的季节性和淡旺季的差异。

3、利润丰厚

商务旅游的消费者构成的特点决定了其中自费的比重不大,并且通常商务旅游者所产生的费用是依照所在组织的内部规定或者商务活动的级别标准而确定,价格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相对于休闲旅游而言,商务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更高。从两种类型旅游的目的上来看,商务旅行者更看中的是服务质量、效率和便利性。据统计,商务客人的人均日消费额比观光客人要高出23%。此外,商务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也相对较长。所以,一般来说商务旅游的利润率高达20%~30%,远远高于一般休闲旅游的利润。

3、市场形成期,专业性匮乏

从市场周期角度对于国内商务旅游市场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市场正处于市场发育期。①、首先这一市场被分割成为无数个小的区域市场,已进入者和潜在的进入者数量很多,并且没有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企业,该市场暂时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②、其次,作为旅游市场中的独立细分市场,商务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状态的市场规模。③、最后,这一市场的相应规则还没有成型,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二、商务旅游的特点

有的企业的员工一年里面有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商务旅游,所以对于商务旅游附近的国际酒店就必须要提前预定好才行,不过对于商务旅游酒店的选择,那我建议四个字:适当折中。酒店预订好之后,那么就要对周边的地景区、周边餐饮,以及娱乐、交通等了解清楚。不过这样和普通的旅游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商务旅游才行,商务旅游有主要的五大特征能够进行区别。

一、出行目的的多重性。

对于商务旅游在国际上是非常流行的,虽然说商务旅游是以观光为主要目的,但是又能够同时加强公司的凝聚力,并且还能够达到展示公司形象的目的,所以国际上会把这一类的旅游也归为商务旅游范畴。

二、从出行的主要动机界定。

一般从旅游者的动机与商务活动来界定是否属于商务旅游,若是旅游者是以商务做为主要的目的,那么那就是商务旅游者,虽然说在商务活动以外,还是会有部分的商务客人安排一些观光旅游活动,但是这一类仍然属于商务旅游而非观光旅游,也不属于度假旅游。

三、旅游服务的综合性。

商务旅游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商务游客提供全套旅游管理项目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只是机票预订、预订酒店。在解决方案里面包括有,咨询服务、降低旅行成本、打理旅行接待服务等等。

四、商务旅游者的附带性。

一般商务旅游者会带上亲戚朋友,或者其他的贴身工作人员结伴出行,在商务旅游者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随行人员就会去进行观光、度假旅游活动等。

五、商务活动的复合性。

商务旅游活动包括有:展览、会议、谈判、考察、科技文化交流、政治访问等,这些都可以列入到商务旅游活动里面。而且在随着区域间的合作增加,政治访问活动在商务旅游里面的比重更是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