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太原特色小吃 太原十大传统特色美食介绍
1、太原刀削面:
太原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2、太原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此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太原头脑: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4、太原羊杂割: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羊杂割”的小店,门面不大,生意红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锅在火上,里面有老汤,配好的羊杂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锅。每来一位客人,老板会问你吃几两。意思是你要加几两肉,价钱根据你要的肉的多少来决定。不要以为羊杂就是纯肉的哦,里面会配上粉条。各家的老汤不同配料不同,做出来的口味各有千秋。
5、认一力牛羊肉蒸饺:
认一力的牛羊肉蒸饺是太原的名吃之一,1930年左右创建,位置也在桥头街。认一力的蒸饺“皮薄、边小、馅大、呈半月形、不开口、不露馅”,所用的十几种配料,主要有豆蔻、砂仁、白芷、白术、肉桂、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陈皮等,号称“十三香”,吃着肥而不腻、入口流汁、味道鲜美。如果你蒸饺吃不饱,店里还有羊杂汤、牛肉丸子汤、牛肉馄饨、红豆粥、小米稀饭等多种选择,每一样都好吃得很,只要走进店门,就能保你吃到暖烘烘地出去。
6、稍梅:
稍梅(也有叫烧麦、寿麦、稍麦的)也是太原著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有说法是“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擀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芽就越美。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皮薄、馅足、花似未全开的梅花才是好稍梅。
7、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鸡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来到绛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赵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后来赵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汤”,请店家赴京再制,并说“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江北多称醪糟,而江南多称江米酒。
8、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晋菜。“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9、过油肉:
过油肉虽然是在山西乃至北方普遍可见的菜,太原比较大的饭店做出的过油肉才是味道正宗的。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山西过油肉“被评为山西十大经典名菜。正宗的过油肉选猪里脊肉或元宝肉为主料,精切成铜钱厚的肉片,加蛋黄、淀粉、精盐、料酒等拌匀,放入油锅中打散炒熟,加木耳、玉兰片、葱白、菠菜等辅料烹炒而成,色泽金黄。
10、荞面灌肠:
荞面灌肠是太原随处可见的小吃了,周边的县市叫“碗托”。制作方法是把荞麦面调成糊状,盛在容器里,上火蒸熟,冷却后脱离容器,叫“碗脱”比较形象。但从名小吃的角度看,灌肠才能说明问题的核心。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口感劲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加入秘制卤汁,口感更佳,虽然叫灌肠但是荞面灌肠和一般的灌肠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的动物内脏。
二、太原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如下:
1、刀削面:
首先来说,还是刀削面,毕竟,面食是山西人的精神寄托,饱含了浓浓深情,这是历史淀下来的饮食文化,要不有人说,“天下面食,尽在三晋”,而刀削面,堪称“扛把子”,深受山西老百姓喜爱,吃上一碗刀削面,绝对的从味蕾到精神上,都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
太原刀削面在山西具有代表性,制作刀削面,行云流水,犹如表演武功,全凭师傅手里的刀工,面叶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飞入热锅,简直是行为艺术,关键是入口外滑内筋,越吃越香,实在是山西人离不开的家常美食。
2、羊杂割:
山西人爱吃面,还特别爱吃羊肉,比如太原,就有羊杂割这样的美食,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相传源于元代,还是忽必烈的母亲赐名。
这种食物,需将羊肺、羊肝、羊肠、羊血、羊心等洗净,大火煮熟后切碎,再配上各种调味料,来上一点汤,加上粉条,吃起来美滋滋,暖烘烘,实在是冬日不可错过的美食。
3、头脑:
除了上面提到的羊杂割,还有一种头脑,这种食物是太原有名的早点,深受老百姓欢迎。
所谓头脑,其实就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等混合制作而成,因为是八种食材,故而又称“八珍汤”,早上来上一碗,实在是滋补,一天都活力满满。
4、莜面栲栳栳:
山西人对莜面栲栳栳情有独钟,这种食物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莜面制作,过程费力,还有一定的技巧,成品是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卷成空心卷,在笼屉上蒸熟,是山西有名的面食之一,很有代表性,不论太原,还是山西其它地方,都非常喜欢吃莜面栲栳栳这种面食。
5、百花稍梅:
百花稍梅就是人们常说的烧麦,也叫烧麦,可能南北方叫法不一,一般南方叫烧麦,在山西这边,称之为百花稍梅,所用的馅料,可能南北方不一,山西太原这边,内馅是羊肉,外皮薄如纸,洁白如玉,犹如雪梅,当然了,馅料因人而异,算是家常美食,好吃又好看。
6、老豆腐:
所谓老豆腐,在太原指的是豆腐脑,这种称谓,可能是地方语言文化的原因吧,具体来由,可能只有当地人说得清楚了。
太原老豆腐的正宗做法,是要用糖起色,火烧开后,加入湿粉芡,还要放入泡好的油粉丝,加入豆腐脑,来点葱花、盐巴、椒面等等,当然了,还有海米、海带丝、韭菜末等等,因人而异吧,是太原人非常喜欢的美食小吃。
7、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著名的菜肴之一,而且是传统名菜,其色泽金黄,咸鲜可口,还有些醋意,很有山西菜的特色,被誉为“三晋一味”,据说是起源于明代,历代厨师精心研究,现在是山西十大名吃,也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
8、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是太原一种风味小吃,算是一种甜品吧,一般在早餐吃或者饭后吃,其味甜微酸,色白如玉,气味清香,食材要用到江米、鸡蛋等等,做法有点类似南方的米酒,因为要用醪糟,其实就是南方说的米酒,北方人一般称之为醪糟,叫法上,可能不同吧。
9、豌豆糕:
对于盛产粮食的山西人来说,制作各种糕点不在话下,豌豆糕就是山西人常吃的一种糕点,也是太原的特色糕点,香甜可口,而且是清凉下火,非常适合夏天吃。
10、漂抿曲:
漂抿曲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小河捞”,其实,这就是一种面食,主要以绿豆面和白面为主,风味独特,制作过程要用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所以叫“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