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促进海口旅游消费

促进海口旅游消费要发挥政策优势,培育新消费激发新活力用足离岛免税政策,推动消费回流。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落地实施以来历经8次调整,尤其是2020年调整实施的新政策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额度提高到每年每人10万元,免税商品增加到45大类,购物对象覆盖了所有离岛方式的旅客,政策含金量不断加大,政策效应加速释放。

二、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三、海口如何开拓东南亚旅游市场?

海口正全面提升邮轮产业水平,通过创新“邮轮+深度游”“邮轮+航空”等模式,灵活开拓东南亚市场。今冬执行海口至越南、菲律宾的“辉煌号”邮轮自12月25日开航以来已运营12个航次,共组织6032名游客登船旅游,平均每航次收客503人,中长航线收客人数达800人。

海口是海南省最早引进邮轮和推动邮轮旅游发展的城市,海口港作为国际邮轮停靠港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廖小平介绍,海口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省会和空港、海运交通枢纽,南海海域冬春两季气候温暖,适宜发展泛南海邮轮旅游。

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伟介绍,“辉煌号”邮轮运营的泛南海邮轮航线采用短航线与中长航线相结合的方式,开行海口-下龙湾-海口(3天2晚)、海口-岘港/顺化-海口(4天3晚)、海口-岘港-芽庄-海口(5天4晚)、海口-马尼拉-佬沃-海口(6天5晚)等线路。此间业内人士指出,泛南海邮轮沿线旅游目的地深受中国游客喜爱,每年冬春大批“候鸟”光顾海南也为邮轮提供稳定客源。随着对外交通日益便利,海口邮轮旅游还可辐射粤西、广西等环北部湾区域,市场潜力大。

海南惠众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吴金泽说,泛南海邮轮旅游创新采用两种新模式。一是已开发“航空+邮轮”一体化旅游产品,游客可选择去程邮轮、回程飞机的新方式;二是探索“邮轮+陆上深度游”新模式,游客可选择在前一个航次到达目的地,深度游后选择下一航次返程。叶伟介绍,“辉煌号”邮轮前期运营稳固了海口市邮轮客源。当前,丽星、歌诗达等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正与该司接洽,探讨邮轮合作事宜。

四、海南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南旅游:着眼国际化 加快转型升级 “海南的空气可以装瓶卖钱。”一位北京朋友这样描述他从海南旅游回来的感觉。 论及当前海南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毫无疑问,首推旅游业——这也是海南人多引以自豪的一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海南采访时多次听到这样的观点:海南经济发展脚步落后于东部沿海,但正因为这样,海南更具后发优势——资源环境尚未受到严重影响,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海南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发挥最大的潜力。海南旅游 转型升级将打开海南旅游发展新空间 张琦认为,这几年,海南旅游业在迅猛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在全国带有共性的深层次问题,如“零团费、负团费”组接旅游团队问题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张琦如是说,最紧迫的就是立足国际市场高端市场,加快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要想成为中国度假旅游的一张大牌,首先,海南的旅游管理体制和相关配套制度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资源的开发缺乏规划指导,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开发“小”和“散”,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大产业、小管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其次,海南的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并举、山海互补、南北互动”的旅游发展格局有待逐步形成。第三,旅游市场监管“属地管理”工作原则有待进一步强化。第四,全省游客到访中心体系急待建立。 张琦介绍说,2008年海南将精心做好旅游产业升级转型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海南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为主向度假休闲为主转变,游客结构由国内游客为主向境外游客比重明显提高转变,旅游产业运行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建设管理由多头管理、低档次开发向政府主导、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转变。

五、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1、海南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和对相关产业有带动作用。海南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国家战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能扩大劳动就业效应。由于海南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海南旅游业是一项劳动高密集型企业,海南地区许多相关产业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

3、生态旅游将成为海南旅游的新亮点。海南高质量的阳光、空气、海水、沙滩、温泉及丰富的热带雨林构成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以此为基础能发展海南旅游业的特色和优势。

更多关于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六、如何促进海口旅游消费的发展

1、抓重点,促进消费回稳。继续办好海南国际购物节,加大海口旅游消费力度、,刺激消费活力。

2、是抓创新,激发消费活力。积极组织开展网上促销活动,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会员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健康发展,拓展旅游消费新服务。

3、抓平台,以会展促消费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发展海洋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婚庆旅游等细分市场的会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