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客参加低价游被导游要挟购物引热议,如何监管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想要监管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在我个人看来,有两个方法其一监管旅游公司定价,重点监管定价低于市场价格套餐;其二加重处罚力度,设立诚信经营制度,并将制度面向社会群众公开。
游客参加底价旅游团,却被导游要挟购物,过分情况下,还会对购物金额做要求。这样一些做法被曝光后,都会引发网友热议。低价旅游团,对于我们有吸引力,可对于旅游公司来讲,却是引流利器。为了杜绝这样情况再现,可以用下面两个方法,来加强市场监管。
一、监管低价旅游团,尤其针对定价低于市场价团购
旅行本就是一件花钱事情,低价旅游团所收取费用,比市场价格还要低,这类旅行团,自然存在猫腻。试想我们自己出行,一切从简情况下,尚且不止这些开销,旅行团却能够低价出游,必然不符合常理。
对于这类定价旅行套餐,监管部门应该重点监管。如果有购物需求,应该在套餐详情页注明,并告知顾客;如果没有则需要遵守约定,不能够中途,做出强制购物事情。
二、建立健全诚信举报机制,面向社会公开
除了监管低价旅行团外,还需要针对旅游公司,设立诚信制度,面对所有游客,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让游客能够将自己遭遇不公,及时反馈到旅游公司,而后由工作人员介入处理。
旅游行业内,建立了信用机制,也就能够有效制约旅游公司。对于不诚信经营公司,将其情况告知大众,让大众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在该公司,参加旅行服务。
诚信经营全行业都需要,建立诚信制度,也能够有效遏制,不诚信行为发生。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旅行时候不要贪便宜,报低价旅行团出游。
二、如何举报黑旅游团?
听说过一些关于旅行社和导游坑游客们钱的事情,很多朋友甚至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报名旅游团之后,在旅游过程中被导游强制购买商品,而且导游还克扣游客们的团费,让游客们的旅行体验非常差,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一趟,就连当地的特色美食都吃不到。
当然了,类似于这样的事件,一般都发生在那些低价旅行团和不正规的旅行社里面,正规的旅行社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只有个别导游会私自进行违规操作,而且合格的导游都要考取资格证才可以上岗。
很多朋友为了贪便宜,就会去报这样的低价旅行团,结果在旅行过程中,被带团的导游各种强迫购物,没有办法好好旅行。大多数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站出来反抗,事实上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反而会让那些导游更加的变本加厉。
索性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导游,第一是因为自己一般都是自驾游,或者是自己去旅游不会跟团,所以就不会遇到这样的黑心导游,如果遇到的话,我一定会打当地的旅游。热线或者是市长热线或者是12315进行投诉绝对不会妥协。
三、旅游被坑怎么维权?
遇到过。(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35条: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当然,导游的强制消费离不开旅行团,所以我们在选择旅游团和与旅游团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看三证,旅行社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避免黑旅社。
其次看三点,旅行时间,返程时间,路程时间,一些旅行社会在几天游上做手脚,比如第一天晚上出发,第二天早上回来,乘便宜的交通工具旅行,真正的旅行时间只剩下一点。
最后看三个数字,餐饮标准是几个人一桌,几桌几菜,几荤几素和菜品的价格要约定清楚;而酒店的星级要看清楚,几个人间。费用的数额和所包含的东西都要看清楚。
四、99元一日游怎么举报?
99元一日游,价格不算低啊,送礼品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促销手段,如果行程价格低于当地总体价格的百分之50以下,这叫低价竞争,如果低于百分之百,这叫恶意竞争。这两种情况你可以直接拨打当地旅游监管部门电话举报。
五、出去旅游购物被骗,怎么维权?
如果在当地,可以直接110报警,如果是团的问题,可以向旅行社投诉吧
遭遇旅游纠纷的维权途径:
1、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
旅游者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纠纷,可先与组团社的全陪、领队或地接社导游多沟通,不能解决时,再与组团社联系,要求妥善处理。要及时向他们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听取旅行社的答复后再做决定。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旅游法》规定,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消费者在与旅游经营者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等机构与旅游公司进行调解解决。
但是调解必须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则:
(1)自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解工作必须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二是调解协议内容必须出自双方自愿。
(2)调解的合法原则主要指调解工作要以事实为根据,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正确地适用实体法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与民事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相冲突,不得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六、旅游被强行购物应该怎么办?
旅游被强行购物可以通过民事和行政两种维权途径。
1、就民事途径而言,向当地相关旅游协会或者旅委投诉。根据《旅游法》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2、就行政途径而言,可以拨打当地的旅游或消费者投诉热线,投诉此种强制交易行为。
扩展资料:
旅游购物注意事项:
1、旅游地所售商品的价格并不低,有的甚至远远高出市场售价。在境外旅游购物时,对于导游的劝导、商家的宣传和口头承诺,小伙伴们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在购买贵重物品前,事先要做好功课,充分了解产品特性是否符合自身需要,避免冲动消费。购物后,还要主动索取购物凭证,做好提前防范,以便事后维权。
2、在境外旅游购物时,消费者要尽量亲自参与购物的全过程,不要轻易委托导游或他人代理购物,确需导游代购时也要主动索要购物凭证。因代购涉及环节较多,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价不符实、质量缺陷等问题,需要导游协助办理修、退、换货时,往往费时费力。谨防个别导游通过代理购物的方式推荐质次价高的。
3、境外旅游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发现商家或导游存在强买强卖、欺诈消费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时,要及时收集权益受损的相关证据,避免正面冲突,依法主动维权。必要时,请求我国驻外机构协助,或在回国后立即向国家旅游局或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网友旅游被购物捆绑 当地责令退款处理
人民网-旅游法10月1日施行 打击强迫购物实效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