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出炉,谁是中国城市的人气之王?
这个五一小长假可以说很多人选择了出门旅游,造成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是“人从众”的现象
订票网站也都统计出了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订票与往年相比的差异。可以看出携程“五一”假期总订单同比增长约270%,对比2019年同期增幅也超30%。去哪儿网也表示“五一”假期机票预订较2019年增长超三成,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四成。可见今年出门旅游的人真的很多。
那么旅游的话大家都是去哪儿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今年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分别是哪些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重庆、武汉、长沙。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的人气之王还是我国首都北京,其他的基本就是各大省会的强省会或者网红城市了。
其中成都,很多人都应该是去看丁真的。
丁真自从大火之后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这大概就是网红效应吧。
所以也可以看出当初理塘选择丁真作为当地的旅游代言人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就是需要这样创新新颖的方式,短视频的崛起也让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会随之而改变。
但是哪怕如此,排列前三名的旅游热门城市则是更加的强大,因为他们依靠自身的吸引力就能稳居前三,这是他们自身所带的魅力,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那么这个五一小长假你们有出门吗?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也选择了蜗居在家,而他们的大多的应该是依靠着刷短视频和打游戏来消磨时间了吧。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旅游是一个体力活儿啊,不论在什么时候出门旅游都觉得十分的累。
二、“五一”大数据出炉,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是哪些?
据媒体报道,新华财经于2021年5月发布《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统计了多个维度的数据,在报告中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为了热门旅游城市。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五一黄金周四大热门城市中没有深圳是因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目前还并没有挖掘出自身的文化价值;也有部分网民注意到,以厦门为代表的小而精的城市,并未进入到十大热门城市,这可能与其城市规模小,游客浏览量小有一定的关系。而以下笔者将对十大旅游热门城市之中的其中几个来进行介绍。
一、北京:领略首都的壮丽恢宏
北京在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城市之中排列为第一位,而之所以它能排列到第一位,是因为北京有着众多的景点,如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等等。同时除了文化遗址,北京还有众多的现代化打卡地点,如央视大裤衩、北京博物馆等等。因此在北京这座城市,它不仅能够看到古代文化的瑰丽,也能够看到现代首都的壮丽辉煌。
二、杭州:互联网+小资情调
在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城市之中,杭州排列为第四位,仅次于北上广,而杭州之所以排列如此之高,这是因为杭州它自身便是一个极具情调的城市。以西湖为例,每年在西湖都能够吸引众多游客来进行浏览,它正像古词里所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一般,在杭州便可以看到这种感受。同时在杭州周围的乌镇、绍兴等城市,也是十分值得一去的地方,而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杭州的游客游览量。
三、上海:领略现代化大都市的瑰丽
在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城市之中,上海排到了第二位,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上海我们可以领略到现代化大都市的瑰丽,也可以领略到上海小资情调的韵味。我们可以去陆家嘴领略全世界最繁华的场所之一,也可以去崇明岛见证自然景色,在上海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与自然的碰撞。
四、西安:浸润在汉唐文化的洗礼之中
在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城市中,西安是唯一一个入选的西部城市。西安之所以能够吸引到如此之多的游客量,这是因为西安主打的是汉唐文化,如在西安所建设的大唐芙蓉园,将大唐文化展示在了游客面前,而大雁塔、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等,则可以让游客近距离与古人接触,这便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三、2021年五一旅游业或将“报复性”增长
2021年开年仍然面对两大疫情背景——全球疫情形式依然严峻、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整体来看,我国的情况要好于世界,国内疫情目前非常乐观,与2020年相比较,自春节开始,居民消费意愿就开始持续释放,这让饱受疫情之苦的 旅游 从业者缓了一口气,鉴于海外疫情还处于波动中,国内 旅游 仍是主旋律、主引擎,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乐观预测:国内 旅游 收入将超过2019年,甚至恢复至2018年水平,整体或能突破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5.9%;2021年上半年我国入境 旅游 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80%,下半年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上升,会有明显好转,预测下半年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5%左右。
绿维文旅结合政策导向、实际消费趋势,预测了2021年六大市场特征。
一、2021两大开年背景
全球部分国家疫情反弹。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很严峻,3月初欧洲多国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法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德国单日确诊病例均处于水平波动。美国虽在疫苗接种作用下出现向好势头,不过单日确诊病例数仍在数万水平波动。除此之外,3月中旬,印度、巴西、俄罗斯、阿根廷、哥伦比亚病例仍有显著增长。这些数据直接表明,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处于非常严峻的状况。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曾经公开表示,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疫情的结束是不太现实的。
全球疫苗接种率低。据有关数据显示,虽然个别国家接种疫苗比例较高(以色列接种疫苗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为92.46%,阿联酋超过60%,英国超过30%,美国为22%),但目前全球疫苗普及率极低,截至2月28日,全球大约有1.8%的人口实现了疫苗接种,这距离全球实现群体免疫,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钟南山也曾公开表示,要实现全球群体免疫,需要至少2到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春节释放好数据。商务部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1日-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基本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充分说明积压的消费需求和潜力,开始爆发,与2020年相比较,今年新春之后,居民消费意愿将持续释放。
文旅消费正攀升。2021年春节是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的第一个春节长假,为了支持“抗疫”,响应国家号召,大量民众选择“就地过年”。但基于电信大数据平台分析显示,春节长假7日游客出游量同比增长达两位数,呈现明显的全面复苏之势。受“就地过年”倡议影响,春节期间本地都市休闲、周边乡村游火爆,尤其是无疫情新增的南方地区。
二、2021全年 旅游 收入预测
2021全年 旅游 收入将超过2019年。 绿维文旅林峰博士认为2021年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民众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将趋向高位,鉴于海外疫情还处于波动中,国内 旅游 仍是主旋律、主引擎,因此,预测国内 旅游 收入将超过2019年,甚至恢复至2018年水平,整体或能突破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5.9%。
另外,受全球疫情不稳定影响,绿维文旅预测2021年上半年我国入境 旅游 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80%,下半年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上升,会有明显好转,预测下半年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5%左右。因此,绿维文旅预测全年入境 旅游 收入将低于500亿美元,恢复至2019年水平(1313亿美元)的38%左右。
绿维文旅:2021年 旅游 收入趋势预测
五一国内 旅游 收入将“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五一”是今年以来的首个小长假,也是疫情好转后经济消费的首个重要节假日,人们抑制许久的消费欲望和高涨的出游热情,将迎来出游的流量高峰;另一方面,2019年五一假期是“4天”,2021年五一假期延长至“5天”,因此,绿维文旅预测2021年五月份国内 旅游 收入较于2019年同期,可增长30%。
四、出游人数降30%旅游收入降42%,五一假日文旅市场迎至暗时刻
焦点研究院 · 文旅研报
2022年五一小长假 旅游 市场报告
报告期: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
研究员:文旅研究组
写在前面
2022年的五一小长假落下帷幕。对于文旅行业而言,无疑又交上了一份“惨烈”的成绩单。从春节到清明再到五一假期,出游人数从下降2.0%一路跌至下降26.2%、下降30.2%,文旅市场似乎进入了后疫情时代真正的“至暗时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否意味着绝处逢生即将来临?
(一)“减”字当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颓势尽显
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就铁路、民航两大交通运输系统来看,假期前四日(4月30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306.38万人次,同比减少约80%;国内航线五一期间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1.67万班,同比2021年下降75.30%。
图1 2022年五一、清明、春节三大假期国内 旅游 人次与2021年对比
图2 2022年五一、清明、春节三大假期国内 旅游 收入与2021年对比
焦点短评: 自春节、清明假期之后,五一小长假国内出游人数、 旅游 收入再次出现“双降”,这也是今年以来假日 旅游 市场的“三连降”(2022年春节假期出游人数、 旅游 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0%、3.9%;清明假期出游人数、 旅游 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6.2%、30.9%),迄今为止今年的假日 旅游 市场可以用“节节败退”来形容。从消费上看, 旅游 消费降幅明显高于出游人次降幅,404.25元的人均 旅游 消费额相比去年的492.30元下降17.89%。 可见,五一黄金周已非“遍地黄金”,更多地反映了跨省、远程出游困难造成的交通和住宿消费锐减,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带来的居民消费支出疲软、消费信心崩坏。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3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名义下降3.5%,增速比1-2月慢10.2个百分点。一旦消费者不敢花钱且无钱可花,那么作为非刚需消费的 旅游 行为势必首当其冲。
(二)露营火爆却独木难支,好前景还需带来“好钱景”
这个五一假期,文旅行业仅有的狂欢几乎都围绕着“露营”二字,全国各地的民众不是在露营就是在去露营的路上。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首日,露营在平台的访问热度达到 历史 峰值,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长90%。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露营及相关产品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由露营衍生出的“露营+”玩法更广受追捧,森林露营、海岛露营、公园露营、星空露营以及“露营+飞盘”“露营+音乐节”“露营+焰火晚会”“露营+后备箱市集”等新项目、新产品成为都市人群在这个五一假期的新宠。
焦点短评: 露营经济的生机勃勃无需多言,但对于文旅行业来说,露营虽好,却“独木难支”,至少市场主体全部押宝露营并不现实。一方面,对于人文类景区而言,场地条件的限制致使其几无可能承载相应的露营活动,因而很难分得露营红利的一杯羹。另一方面,露营活动的客单价远没有高到能够填补跨省游、长线游冰封带来的“黑洞”,毕竟露营活动多数基于自驾出行、自带装备和餐饮,对于 旅游 目的地赖以生存的“食、住、行”三大要素贡献度不大。 若确实想要入局这一赛道,当下应当在配套设施服务、活动运营水平、营地品牌建设等方面做足功夫,以直面未来露营行业的深度竞争。
(三)是卖惨还是真惨,是“弃子”还是“遗珠”?
毫无疑问,今年五一假期文旅行业确实“惨”,而且是处处愁云、哀鸿遍野。 从数据上看,1.6亿人次出游看似保留了行业的有生力量,即游客还在、需求还在,实际上市场主体的获得感相当之差。 比如旅行社,“0预订、0收客”几乎是五一期间各地旅行社的常态,而乘坐所谓“旅行团大巴”前往平谷金山观景区和湖洞水景区的新冠确诊病例,更给北京乃至全国的旅行社经营迎头浇上一盆冷水。比如 旅游 景区,全国正常开放的A级 旅游 景区占总数的61.3%,但九寨沟、杭州西湖、黄山等传统热门景区客流较往年大幅下降。比如演艺演出,往年五一假期正是各类音乐节、演出活动遍地开花的时刻,今年线下音乐节则“全军覆没”。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实时监测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场次(含 旅游 演艺)总计约5900场,与去年五一假期同比下降53%;演出票房收入约1.43亿元,同比下降79%;观演人次200余万,同比下降67%。
焦点短评: 许多从业者都在不断发问,文旅行业还有机会吗?整个行业是否沦为时代的一粒尘埃?实际上我们认为,如同民众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露营、去踏青,去参与任何可以参与的近郊游、市内一日游等,大众 旅游 和国民休闲的需求不会磨灭,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真实存在,这些绝不是假象,文旅行业也绝不是弃子。 因此, 旅游 者在哪里,文旅行业就应该跟到哪里。 旅游 者负责引领创新和消费回馈,从业者负责提供创新产品去释放新动能、去反哺 旅游 者。 在行业的紧要关头, 旅游 者和从业者更应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并肩作战、为未来搏出一线生机。
除了自救,当然也有其他的选择。对于文旅人来说,抱怨和一味诉苦除了消磨志气,并不能获得额外的“糖果”,反而会影响外界对于行业整体的观感,毕竟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在负重前行。正如同外界对于文旅行业的印象是“韧性十足”,文旅人也从来不缺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气神。因此当下除了等待与坚持,也不妨换一个思路,即稍事休整或掉转航向、另作其他,待未来政策松绑、市场恢复之后再回归本行(比如采茶的黄山导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打赢疫情这场阻击战不会遥遥无期,当下不论“自救”还是“躺平”,都绝不丢人。
五、这个五一出游人次将近2.65亿,交通一票难求,网红城市酒店被疯抢
导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宅在家,而这一宅就到了三月底,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搁置很多的旅行计划,期盼着有一天形势能够好转。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跨省 旅游 也逐渐地开放,这也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去旅行,把搁置已久的旅行计划重新提上日程,然后一个一个的去实现。那么,一切都渐渐地好地起来,我们最期待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一段旅行的前提那一定是假期的问题了,所以我们期待着2021年第一个长假期,去实现搁置已久的旅行计划。
终于,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假期,2021年的“五一”劳动节。为什么我们会更加期待这个“五一”劳动节国家法定节假日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之前的清明假期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我们没有办法实现跨省长途旅行的计划,只能在周边旅行,在之前公布的2021年“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中,经过调休,5月1日至5月5日为今年“五一劳动节”具体放假的日期,也就是说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可以连休五天,这对于很久没有长途旅行的我们来说,是多么期待的假期啊。
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前,我们早已经蠢蠢欲动,挑选旅行目的地,然后安排行程,预定酒店等等,这并不奇怪,因为对于长途旅行这件事早已经让我们按耐不住了激动的心情。通过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预测“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客运量将到达2.65亿人次,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堪称为“史上最热的劳动节”。
那么对于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客运量将到达2.65亿人次,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概念呢?简单直接一点说,五天的假期,平均每天客运量将达到5300万人次,甚至超过了2019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客运量总数约为2.58亿人次,对于早就安排好出行计划的游客来说,车票都是需要提前抢购的,全国各大热门 旅游 目的地的车票可谓是一票难求。这也真正的国内 旅游 的假期热度恢复了疫情之前的热度,也证实了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堪称为史上最热的“五一”黄金周了。
我们都知道假期旅行,不仅是车票一票难求,很经常出来酒店房间也是一房难求。是的。今年被称之为史上最热的“五一”黄金周,“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客运量将到达2.65亿人次,那些热门的网红 旅游 城市的酒店房间早已经被抢购一空,尤其是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杭州等等这些“网红城市”,更是早早半个月前酒店在“五一”假期期间的房源已经被抢购一空,这盛况都是2019年之前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才会出现。在2021年终于可以再现。这也足以说明国内形势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我们那些搁置已久的旅行计划,也会随着一切的好转,后面假期的不断来临,逐个的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