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伍德沃德有哪些成功故事?
伍德沃德从小即醉心于化学上小学、中学时就已经开始自学化学。
小时候有一次伍德沃德跟爸爸去约翰叔叔家玩,约翰的儿子迈克同伍德沃德小声耳语,然后轻手轻脚拉着伍德沃德,悄悄溜进了实验室。实验室里真是太妙啦!一眼望去,里面有好多的东西,这让伍德沃德心中好一阵兴奋。而这时的迈克,早已在那里动手动脚,十分老练地捣腾起来。迈克拿出一个玻璃瓶放在桌上,又将另一个烧杯灌上清水,迈克又打开一个瓶子,对一旁观战的伍德沃德说:“你看,这瓶子里装的是硫酸,伍德沃德,只要我把硫酸往清水中一倒,水马上就会像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你信不信?”伍德沃德将信将疑地摇摇头,不知迈克要干什么。随之迈克将这瓶硫酸倒进清水里,谁知迈克倒得太多太快了,引得水花四溅,一些硫酸正好溅在迈克的手上,面对这意外的状况,迈克惊慌失措,痛得直咧嘴,他开始叫起来。伍德沃德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一时也不知所措,他急忙将迈克的手按进旁边的那桶清水里,一阵揪心的疼痛之后,迈克稍稍恢复了平静。
迈克的惊叫声,让迈克的父亲意识到迈克准是又出事了,他便立即冲进了实验室,由于心急,他又撞倒了另一瓶硫酸,硫酸洒在了地板上,一股白得刺眼的烟雾直往上窜,地板上立即出现一个很大的黑洞,迈克的父亲顾不得这些,直冲到迈克的面前,他一下子傻眼了:一瓶硫酸空空如也,烧杯中的水仍在上下翻滚,伍德沃德这时还把迈克的手按在那桶清水中。迈克的父亲慢慢从清水中抽出他那只烧伤的手,手背上已留下一个筷子头大小的黑点,但总算松了口气:“这太危险了呀!迈克,你真会胡闹!”伍德沃德的父亲这时也赶到了实验室,指着伍德沃德并想教训他一番,迈克的父亲却一摆手说:“老朋友,别责怪孩子,要知道,正是伍德沃德救了我儿子的手呢。”伍德沃德父子摸不着头脑,一齐望着迈克的父亲。原来,伍德沃德刚才把迈克的手往清水中一按,帮了他一个大忙,不然,迈克的手一定会被烧个大洞。
这奇特而惊人的一幕,把伍德沃德深深地迷住了。从那一后,伍德沃德的脑子里总是离不开那些瓶瓶罐罐的影子,伍德沃德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化学家,就从那一次伍德沃德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伍德沃德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最大,是1952年首次提出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由此,伍德沃德在196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这与他为自己的目标永不停止的奋斗是息息相关的。
二、伍德沃德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伍德沃德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和他从小立志做个化学家分不开的。
伍德沃德出生在美国波士顿一个职员的家里。他从小就立志向富兰克林、爱迪生等前辈科学家学习。念小学的时候,他就酷爱化学,常把零用钱节省下来,购买化学药品和简陋的仪器,在家里的地下室,办起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假日,他就一头钻进实验室,专和试管、烧瓶、药品打交道,沉醉在这个有无穷乐趣的小天地里,甚至往往忘了吃饭。进中学,他就赢得了“小化学家”的浑名。大学一年级时,他在化学方面显示了独特的才能,被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称为出类拔萃的化学天才。
40年代,他最先合成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后来又合成了番木鳖碱,从而崭露头角。50年代,又合成了胆固醇。到了60年代,他成功地人工合成了叶绿素。1965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当时,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郑重地说:“缜密规划,力促其成。”也就是说,在进行研究之前,要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周密部署,订出规划,并且利用一切先进的工具、仪器、方法等等。这句话应该成为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
从威尔斯塔特提取叶绿素、费雪测定叶绿素结构到伍德沃德巧夺天工地合成叶绿素,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才逐步揭开“绿色工厂”的秘密,特别是叶绿素合成,为人工模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开辟了光辉的前景。
在植物体里,由叶绿体合成叶绿素。合成的步骤和动物血液中的血红素合成很相似。只不过合成叶绿素需要加入一个镁原子。可是,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跟铁也有关系,当培养植物的土壤中缺乏铁的时候,叶绿素就不能合成,叶片上出现“缺铁现象”。如果往叶片发黄的盆花里加入一些硫酸亚铁,叶片就慢慢地恢复绿色了。至于铁在什么步骤以什么形式参与叶绿素合成的,目前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