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景作文600字临洮东山
他如今出落得如此美丽,只因为它身边有一条美丽壮观的洮河,洮河是临洮最大的亮点,由它来装扮这小小的县城,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像一条巨龙,盘绕在城乡地区,原本荒芜的土地,开始蓬勃生辉了。洮河岸边的风景在四季变幻中风情万种,每当我不堪生活的重负时,便独自去河边,静静的看着河水流淌,看着它从容自若的从我身边流过,它的格调极其简单安闲。我便明白了,与生俱来,生活的态度就是一个"活"字,此刻的我,就在生与活的接踵间迷失,但只要像水一样活起来,一心向前,身边的纷扰都是微波一缕,转瞬即逝,心里愁苦和烦恼会随河水慢慢流空,到那时我又能轻装简从了。
河面上的冰融化了,河两岸的柳树发芽了,小草也露出地面来了,一切都是新生的美,洮河水也获得了新生命,像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初来人间,活泼且充满灵性,它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对于这份浓厚的感情,我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只有让心里的激动在水中澎湃,我一次次轻抚着纯净的水面,感受微光中的温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跳在水波间嬉戏,任思绪伴着流水涓涓而去,一直流向远方。在这莫大的洮河里,生存的不仅仅是鱼,还有那些不知名的精灵,它们各自在水底下忙碌着,吟唱着。不惊意间,我便溶入了生灵的世界,灵魂得到了瞬间的牵引,溶入了洮水的万丈豪情,心胸顿然变得宽阔博大起来了。洮河又像一个梦,一个属于文人墨客的清宁梦,它的壮丽情怀一遍遍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尖下,唯妙唯肖,神韵典雅。它一次次出现在我的梦里,和灵魂深情的对白,我在它的透明中看清了生命的历程,有节律、有次序的涌动而来,便安然于这一泓清流里,无论外界如何喧哗,都惊扰不了我与这河水的心灵交际。
二、甘肃临洮八大景有哪些?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上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文化县”、“彩陶之乡”之美誉。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境内而得名,马家窑彩陶文化更被公认为中国彩陶文化的巅峰;战国秦长城西端首起临洮县城北部15公里处,唐明皇御笔亲书哥舒翰纪念碑、古汉墓群、三国姜维点将台、明代超然书院等历史古迹四散分布;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以“花儿”艺术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是临洮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更有“临洮八景”——北岭横云、南山积雪、洮水流珠、宝鼎停云、龙泉涌月、西湖晚照、东岩伏冰、西献卧龙享有盛名。 \x0d\x0a\x0d\x0a紫松山 \x0d\x0a\x0d\x0a紫松山位于临洮县城南30公里与康乐县交界处,植被面积3000多亩,这里重峦叠翠,林木茂盛,盛产红芪、党参等数十种中药材和獐子、雉鸡等多种野生动物,主要风景区娘娘殿湾三面石壁环抱,石壁上草绿花红,百鸟欢歌。这里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古建筑全部毁于民国战乱,近年新建的仿古建筑紫云洞、娘娘殿、将军殿、菩萨殿、玉皇阁等殿宇或于洞窟之内,或矗于险峰之巅,石梯、护栏纵横山腰和峰顶,形成了奇异雄壮的景观。站在玉皇阁上,有白云从肢下飘然而过,举目望去南有莲花山如莲花初绽,北有洮河水似玉带萦回,甚为雄奇壮美。 \x0d\x0a最使紫松山负有盛名的是花儿和花儿会。由于紫松山位于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地域,属洮岷北路花儿与河州花儿的交叉地带,使这里的花儿会异彩纷呈,独领风骚。每年春暖花开之时,紫松山以农历三月二十八花儿会拉开临洮、康乐50多个花儿会的序幕,又接莲花山盛会,以农历六月初六将花儿会推向高潮,吸引邻近三个地区、(州),六七个县的数万群众不远千里来游山、对歌、经商、采风。花儿会期间帐篷满山,花伞飘摇,人山人海,歌声如潮。如果你有幸来这里一游,不仅能尽情领略如火如荼的民族文化风情,也可以随便席地而坐,品尝牛、羊杂碎,甜醅等风味小吃,你们的心灵会在这里得到净化,情感会在这里得到升华。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 \x0d\x0a陇上听歌到翠微,万千游女唱夕晖; \x0d\x0a花乡此去情堪醉,几度新曲入梦来。 \x0d\x0a\x0d\x0a海巅峡 \x0d\x0a\x0d\x0a海巅峡东依南屏山,南和康乐县接壤,距县城30多公里,海巅峡两岸绝壁千仞,峡口如蜿蜒银蛇,洮水奔腾,汹涌澎湃,其势如万钧雷霆,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水利、森林、煤炭等资源。清代诗人吴镇这样写道 \x0d\x0a“我忆临洮好,城南碧水来; \x0d\x0a崖飞高石出,峡断锁林开??” \x0d\x0a所以海巅峡又称锁林峡。 \x0d\x0a如果在这里观赏洮河流珠,则更令人流连忘返。洮水流珠是“临洮八景”之一,也是洮河独有的奇观,堪称天下一绝。由于洮河上游山岩险峻,落差很大,三九严寒时节,溅起的水珠冻结为冰珠落入水中,浮在河面而形成。每到严冬季节,北国大地银装素裹,洮水奔腾不息,一泄千里,河面上一簇簇的流珠滚圆晶亮、玲珑剔透,浩浩荡荡地随波而下。特别是冬日的早晨,旭日东升,朝霞满天,给洮河流珠镀上了一层火红的霞光,显得更为美丽、壮观。 \x0d\x0a清代诗人陈钟秀《咏洮河流珠》一诗曰: \x0d\x0a万斛明珠涌浪头,晶莹争赴水东流; \x0d\x0a珍奇难入俗人眼,抛向洪波不敢收。 \x0d\x0a清代诗人王维新在《洮阳八景·洮河流珠》一诗中写道: \x0d\x0a冬日河流急,浮波珠粒粒。 \x0d\x0a不劳象罔求,自有鲛人泣。 \x0d\x0a\x0d\x0a貂婵湖 \x0d\x0a\x0d\x0a垂钓在临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洮河自南向北纵贯临洮115公里,是西北惟一一条没受污染的河流。因而洮河鱼以肥美、少刺而闻名遐迩。特别是貂婵湖,湖水清澈、鱼翔浅底、水草荷花、尽在眼前。更为奇特的是,湖水在六月入伏天清凉无比,而在三九严寒百川封冻时,却波光潋滟,热气蒸腾。 \x0d\x0a据说貂婵湖水源出距临洮城西南30公里处的潘家集乡貂崖沟中,奇巧的是貂崖沟确实有一
三、临洮畅通码店铺怎么申请开通
临洮畅通码店铺申请开通步骤:
1、打开手机上面的微信。
2、在搜索公众号搜索—网畅行。
3、点击账号注册。
4、输入个人详细信息。
5、点击完成开通畅通店铺。
四、甘肃临洮八大景是?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上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文化县”、“彩陶之乡”之美誉。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境内而得名,马家窑彩陶文化更被公认为中国彩陶文化的巅峰;战国秦长城西端首起临洮县城北部15公里处,唐明皇御笔亲书哥舒翰纪念碑、古汉墓群、三国姜维点将台、明代超然书院等历史古迹四散分布;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以“花儿”艺术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是临洮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更有“临洮八景”——北岭横云、南山积雪、洮水流珠、宝鼎停云、龙泉涌月、西湖晚照、东岩伏冰、西献卧龙享有盛名。
紫松山
紫松山位于临洮县城南30公里与康乐县交界处,植被面积3000多亩,这里重峦叠翠,林木茂盛,盛产红芪、党参等数十种中药材和獐子、雉鸡等多种野生动物,主要风景区娘娘殿湾三面石壁环抱,石壁上草绿花红,百鸟欢歌。这里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古建筑全部毁于民国战乱,近年新建的仿古建筑紫云洞、娘娘殿、将军殿、菩萨殿、玉皇阁等殿宇或于洞窟之内,或矗于险峰之巅,石梯、护栏纵横山腰和峰顶,形成了奇异雄壮的景观。站在玉皇阁上,有白云从肢下飘然而过,举目望去南有莲花山如莲花初绽,北有洮河水似玉带萦回,甚为雄奇壮美。
最使紫松山负有盛名的是花儿和花儿会。由于紫松山位于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地域,属洮岷北路花儿与河州花儿的交叉地带,使这里的花儿会异彩纷呈,独领风骚。每年春暖花开之时,紫松山以农历三月二十八花儿会拉开临洮、康乐50多个花儿会的序幕,又接莲花山盛会,以农历六月初六将花儿会推向高潮,吸引邻近三个地区、(州),六七个县的数万群众不远千里来游山、对歌、经商、采风。花儿会期间帐篷满山,花伞飘摇,人山人海,歌声如潮。如果你有幸来这里一游,不仅能尽情领略如火如荼的民族文化风情,也可以随便席地而坐,品尝牛、羊杂碎,甜醅等风味小吃,你们的心灵会在这里得到净化,情感会在这里得到升华。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
陇上听歌到翠微,万千游女唱夕晖;
花乡此去情堪醉,几度新曲入梦来。
海巅峡
海巅峡东依南屏山,南和康乐县接壤,距县城30多公里,海巅峡两岸绝壁千仞,峡口如蜿蜒银蛇,洮水奔腾,汹涌澎湃,其势如万钧雷霆,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水利、森林、煤炭等资源。清代诗人吴镇这样写道
“我忆临洮好,城南碧水来;
崖飞高石出,峡断锁林开……”
所以海巅峡又称锁林峡。
如果在这里观赏洮河流珠,则更令人流连忘返。洮水流珠是“临洮八景”之一,也是洮河独有的奇观,堪称天下一绝。由于洮河上游山岩险峻,落差很大,三九严寒时节,溅起的水珠冻结为冰珠落入水中,浮在河面而形成。每到严冬季节,北国大地银装素裹,洮水奔腾不息,一泄千里,河面上一簇簇的流珠滚圆晶亮、玲珑剔透,浩浩荡荡地随波而下。特别是冬日的早晨,旭日东升,朝霞满天,给洮河流珠镀上了一层火红的霞光,显得更为美丽、壮观。
清代诗人陈钟秀《咏洮河流珠》一诗曰:
万斛明珠涌浪头,晶莹争赴水东流;
珍奇难入俗人眼,抛向洪波不敢收。
清代诗人王维新在《洮阳八景·洮河流珠》一诗中写道:
冬日河流急,浮波珠粒粒。
不劳象罔求,自有鲛人泣。
貂婵湖
垂钓在临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洮河自南向北纵贯临洮115公里,是西北惟一一条没受污染的河流。因而洮河鱼以肥美、少刺而闻名遐迩。特别是貂婵湖,湖水清澈、鱼翔浅底、水草荷花、尽在眼前。更为奇特的是,湖水在六月入伏天清凉无比,而在三九严寒百川封冻时,却波光潋滟,热气蒸腾。
据说貂婵湖水源出距临洮城西南30公里处的潘家集乡貂崖沟中,奇巧的是貂崖沟确实有一
五、甘肃省临洮在哪?
临洮历史悠久,是文化大县。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开始,劳动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誉为人类文明曙光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遗存中最灿烂的代表,是仰韶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高峰。1988年马家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遗址的保护方案已通过评估,可望在2004年开工建设。另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28处比较完整的文化类型。
秦长城首起临洮县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边,穿越县境九十余华里,蜿蜒曲折,雄伟壮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东二十铺汉墓群,位于东峪沟南岸,为汉代墓葬遗址。
东山上有姜维墩,超然书院。城内南大街有哥舒翰纪功碑。
二、临洮文化的特质
临洮,为河陇汉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曾是使节往还,僧侣络绎,商队逶迤的富庶繁华之地。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中西文化在这里汇集、交流碰撞,提升了临洮文化的品位,并以发展创新的大气魄给黄河文化注入活力。临洮文化的实质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豪迈大度,自强不息。
明朝杨椒山的对联,清朝吴镇的诗,唐琏的书画,李景豫的书法,李道真的戏曲创作都著名于陇上。
三、文化机构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专设文化科。1957年文教合并,1983年,成立文化广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现有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设办公室,群众文化股、市场管理股,文化稽查队,工作人员8人,共11人。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馆,1957年,增设县博物馆,图书馆1958年文化馆、博物馆合并为文化站。1980—1985年,三馆相继恢复分设。文化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7人。图书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10人。图书馆藏书已接近12万册,博物馆现有馆长副馆长各1人,工作人员6人,2004年7月博物馆投资90万元,从岳麓山迁至隍庙中院。
2000年成立县文联,挂靠文化局。设专职秘书长1人。现有文联主席、副主席各1人。首届主席张祖印,现任主席燕嘉琪。秘书长乔举平。
2001年成立县文化中心。编制15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2002年成立县画院,编制2人。设院长、副院长各1人。聘请画师15人。
2004年,乡镇撤并后,有18个文化站,专职文化专干30人。聘请农民文化专干2人。
四、群众文化生活
临洮群众文化生活,历来以节日最为活跃。“春节”、“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况,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主要有社火、舞龙、狮子、旱船、高跷、推车、花蓝、秧歌、高月灯、腰鼓、太平鼓、唱戏等活动。
1956年,举行了全县第一次戏曲观摩大会。每年五一节,在物资交流大会期间,举行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2003年举办了全县社火调演。2004年“五一”节期间,举办了第一届“洮阳之春”文化艺术节。上营乡每年举办文化节,衙下镇油磨滩的花儿会已连办5届。初步形成花儿演唱基地。
群众文艺演唱活动起步很早。1924年王竹庵创办临洮图书馆,并在馆内设演厅,举办秦腔演唱。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文艺演唱十分活跃。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1958年,临洮县被省上命名为甘肃第一个“文化县”,群众性的作诗,画画,唱歌掀起一个高潮。王瑞昌创作的眉户剧《把猪买给国家》参加省文艺会演,获一等奖。1957—1981年,编印《临洮文艺》八期。2001—2003年,编辑出版《洮河》杂志1—3期,发表作品600多篇。产生很大影响。2003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三十多篇。吴连芳的长篇小说《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陇中风情》、赵举民的小说集《寻找一条河的源头》,王开元的诗集《声音》、厉凯腾的诗集《灯下集》都是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另外王子建、乔举平、田生成的散文,李鸿武、赵怀侠,赵锐的小说都具有较高成就。农民作者曹永福在剧本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诗词协会办的《临洮诗词》已出了21期。业务艺术团体有:老年书画协会、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临洮诗词学会、银河艺术团、春晖艺术团。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广场文化方兴未艾。
五、书画
临洮素以油漆家具著称于陇上。民间女艺人精于花样刺绣,剪纸窗花,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厚。峡口王寿英的剪纸作品,有7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寺庙建筑雕梁画栋,极为盛行。早在1926年,张教三就举办书画展。绘画方面的代表有张教三、陈绍伯、周剑名;书法有蒋绍伯、张崇昭。另有张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杨等。
进入本世纪以来,书画活动十分活跃,作品不断升位,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2000年,临洮书画作品到苏杭展出,2002年到天津展出,并在兰州举办高规格的展览。目前,活跃于省内外的书画家有:何裕(书法)、康庄(书法)张壁原(国画竹、梅)、肖克俭(工笔花鸟)、高举明(书画)孙维天(绘画)、潘瑞(山水画)、杨继周(书法)、庆忠(油画)、樊寿(书法)张应欣(花鸟画)、潘养之(书法)苟惠迪(书法)、樊寿(工笔花鸟画)、张亚平(工笔画)。还有一些极有实力的书画作者:张祖印、赵春瑞、高念曾、杨志、肖长林、赵为民、张宏林、苏建军等。
六、戏曲
清同治年间,李道真的戏曲创作就很有名。1926年,成立民众教育馆,设民众俱乐部一处,供爱好者清唱。光绪末年,成立“福盛社”秦剧团,在春节及山会、庙会演出。每逢节日,群众有搭台唱戏的习惯,剧种有秦腔、眉户、小曲等,尤以秦腔为广。1961原属民乐剧团与定西秦剧团合并,改临洮秦剧团。目前,临洮秦剧团有36人,团长马维真、副团长张永忠。
在农村,以戏曲爱好者为主,组成许多业余剧团。有玉井王寿班业余剧团,改河张永顺业余剧团,站滩皮影戏等。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广大群众赞誉的民间艺人有:张永顺、石吉泰、陈志三、陈琪、王瑞昌等。
目前,临洮秦剧团艺术较高的演员有:王昭安、刘世有、王佐育、窦小强、孙庆霞、王德敏。
七、音乐和花儿
民间音乐,以民歌、花儿、劳动号子和民间乐曲为主。民间有小曲、小调、劳动号子、社火、秧歌、酒曲。根据不同乐器,三弦琴、板胡、唢呐、箫、笛等、都有不同的曲调。在全县范围内,流行一些秧歌小调,如划旱船、踩高跷、上满场、进庄歌等。其内容是歌颂吉祥,五谷丰登。1981年编印了《临洮民 歌》。舞蹈,多数是集体舞蹈,随从社火表演。道具有扇、花、绸带等,以锣鼓击拍伴奏,动作粗犷优美,阵势庞大,气氛热烈。
花儿是临洮民间的奇葩,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全县有花儿会场24处。紫松山,鸦沟、油磨滩、郭家泉的花儿最为有名。所唱花儿,一般为莲花山令,兼有临夏花儿。莲花山花儿格律独特自由,诗意浓郁,高亢奔放。有散花和整花之分。花儿歌手丁如兰,曾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唱。男歌手靳尚明曾出席全国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会议。赵惠琴于1985年7月参加了省文联举办的“金城花儿演唱会”受到奖励。县文化馆在花儿的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花儿选集》等四个集子。马文惠在花儿收集、研究、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200年5月临洮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2年成立了花儿研究会,推动了花儿艺术的发展。花儿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一支,它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现代音乐,演唱以流行歌曲为主,于平创作了《西部的太阳》歌词集,王守廷谱曲30多首。演唱成就突出的有燕嘉琪、张亚平、雷娟、雍亚丽、罗晓军等舞蹈方面有郑华等。
摄影方面有赵忠、李效民。洮砚、彩陶、奇石收藏经营代表有:王志安、王芬兰、李克勤、张春瑞。
六、甘肃临洮县二手车临洮能挂牌照吗?
甘肃临洮县二手车在临洮是能挂牌照的,你可以直接去当地的车管所办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