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占世界旅游人口比例

疫情前,中国游客占全球旅游支出的21%,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取代

目前,如果您在一周中的任何一天早上 10 点乘火车从伦敦马里波恩区前往英格兰比斯特村,您会发现这里比 3-4 年前的夏天要冷清得多。火车上挤满了中国乘客,扩音器同时播放英文和中文。不过现在没有中国客人了,出行比较方便,也没有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前,比斯特村每年接待游客约60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英国是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2005年,该国约有95,000名游客来到雾之国。2017年参观人数达到80万人次,超过8倍,2019年达到88.3万人次。如果不是因为 Covid-19,这个数字将超过一百万大关。

大多数中国游客在伦敦停留。白金汉宫总是在他们必须首先访问的首位,然后是比斯特。奥特莱斯村汇聚了数百个世界领先的时尚品牌,供顾客穿着和购物。而且虽然这些品牌都在北京,但由于物美价廉、免税,游客还是更喜欢来这里。在翻译之前,这个地方曾经有 150 人会说中文来协助购物。现在这个地方空无一人。

特里尔位于德国西部摩泽尔河畔,是一个同样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因为它是卡尔马克思的出生地。距离巴黎130公里的蒙塔吉斯小镇也很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是1920年代邓小平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有类似的情况。

东南亚也不例外。据《南华早报》报道,在大流行之前,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旅游市场。2019 年,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迎来了 2.4 和 210 万来自中国的游客,而泰国则以 1100 万的游客量表现出色。而当中国仍处于关闭状态时,这意味着上述国家将失去大量游客。各国也在迅速寻找其他市场来填补这一空白,例如印度,它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在本周,专家指出,印度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但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它无法弥补中国游客留下的缺席。因此,新加坡自 4 月重新开放边境以来已接待了 150 万国际游客,其中印度游客仅超过 22 万,与 2019 年的 360 万中国游客相比太少了。

泰国也是如此,过去六个月有超过 221,000 名印度人访问了该国。5 月, 《曼谷邮报》报道说,普吉岛 73% 的酒店项目已经停滞。原因是 2020-2021 年期间参观人数减少了 90%。C9 旅游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巴内特 (Bill Barnett) 表示:“超过 40% 的国际游客来自中国和东欧,还有俄罗斯游客。我们希望 2025 年中国游客回归时一切都能恢复。”位于普吉岛的Hotelworks 总部表示。

除了数量,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也很高。对于希望寻找替代市场的国家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旅游和目的地开发顾问 Kevin Cheong 表示,中国游客往往在度假上花费更多。此外,其他国家的客人,如果要在某个目的地花很多钱,他们会选择迪拜或欧洲等豪华的地方,而不是去东南亚国家。但据说中国客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花同样多的钱。

根据Statista公布的数据, 2016年,中国游客占世界旅游支出的21%,达2610亿美元。2019 年,这一数字为 2928 亿美元,在全球消费最高的国际游客中名列前茅。美国以 1823 亿美元排名第二,德国以 998 亿美元排名第三。

直到1974年,中国游客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到了 1990 年代,出国旅行已成为一种奢侈,为有钱客人所觊觎。渐渐地,它成为该国中产阶级的必需品。随后几年,中国客人更多地出现在巴黎、伦敦、罗马……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采取更加开放的举措。从 6 月 28 日起,国际入境人员的隔离期已从两周缩短至 7 天。国际学生也被允许返回学校。全世界还在密切关注着这个国家开放边境的一举一动,等待着中国游客像以前一样回来旅游的那一天。

二、2019年中国去哪个国家的旅游人数最多?

其实世界上的很多景点都有很多中国人,欧洲是最受青睐的了,每年都有三百多万人前往。其中时尚之都巴黎最多中国人去旅游了了。这里有著名的卢浮宫,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等艺术品让你大饱眼福。

还有好吃的美食,比如可爱的马卡龙,它的颜色实在是太小清新了,让人赏心悦目。这甜品跟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有很大缘分呢!

当然还有地标建筑巴黎铁塔,这是一个浪漫之都,很多情侣会选择来这里拍婚纱,这么美好浪漫的回忆,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吧!

三、急求出境旅游相关统计数据

1997年3月,国家旅游局、公安部颁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跻身全球出境旅游消费前十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我国目前出境旅游的发展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旅游人次保持连续高速增长

1994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出境近一亿人次,年均增长13.87%。其中,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2022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1700万人次左右的出境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

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居亚洲第一位。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相比上年增长了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私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

(二)目的地国家集中度发生变化

截至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总数达到90个,已经实施的达63个。我国出境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我国公民出境目的地仍然以亚太地区为主。从地域上看,1997年以前出境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马、泰和港澳地区,而现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更多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

(三)出境旅游的性质结构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在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中,因公出境人数与因私出境人数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

因公出境在经历两年的减少之后,于2001年出现正增长,这一变化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扩大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因私出境旅游冲破长期封闭,一经开办就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而且,从2000年起,我国因私出境人数超过因公出境人数,成为出境旅游的主体。

(四)出境旅游成为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境旅游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经营操作主动性强,且利润率较高,各家旅行社都瞄准这块市场,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五)我国公民境外消费支出高

高收入的群体是我国出境旅游的主体。因此,我国公民在境外的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平均水平。据记载,目前,内地游客人均在港消费已达5000港元,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3000美元。粗略推算,国人每年出境旅游消费的总支出至少在200亿美元以上。

(六)人民币升值客观上刺激了出境旅游势头的增长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以来,人民币一直不断升值,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境旅游热潮的持续升温。

出境旅游的费用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旅行社收取的费用,这包括游客的交通、食宿、游玩等方面。由于这部分费用支付给旅行社的是人民币,因此不会对游客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部分费用是游客在境外的购物。人民币升值后,居民境外消费能力相对变强,居民境外购物将进一步受到激励;一些潜在游客也会在升值的心理下加入到出境游的队伍;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也将出现新的结构变化,欧美游受到欢迎。另外,出国留学旅游受到市场追捧。

对未来出境旅游的发展预测

未来几年,中国庞大的出境游客源及游客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显现。出境旅游将成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

(一)出境旅游将继续高速增长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相关承诺的兑现和2008年北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临近,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将会保持高速发展。

(二)出境旅游秩序将大大改善

对出境旅游市场,我国的政策是“适度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和《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等规定和标准的实施,旅游市场治理全面铺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相关部门和机构转变观念、调整政策、改善服务,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秩序将进一步好转。

(三)出国旅游产品不断更新

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的需求也必将发生变化,人们不仅希望出境旅游目的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增添新的更加有吸引力的国家和城市,而且,对传统旅游目的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旅游线路有变化,旅游产品有创新,旅游方式更灵活,操作方式有新意。

出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国民形象

2005年至今,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公民出游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披露和报道。有些国家在游览地竖起针对中国游客的提示牌,甚至采取了不接待华人旅行团、让华人旅行团隔离用餐等非常措施。这不仅令在外旅游的国人难堪,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2006年8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针对国人出行中“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这7大不文明行为,开始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2006年10月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正如外电评价:“中国政府和民众对旅游陋习毫不留情的揭露和对文明旅游公约的执行力度,表明了中国目前所具有的空前的自信心。”

(二)突发因素制约发展速度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国内外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海啸、洪水、禽流感、恐怖主义活动以及军事政变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影响了一些旅游者的出行,对出境旅游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出境旅游造成一定程度的“漏出效应”

人民币币值稳定和升值预期,使我国公民获得了出境旅游的最佳时机,出境游热潮将使我国旅行社的出境市场业务迅速扩大,收入增加。但另一方面,我国旅游外汇流失将加大,旅游收入漏损率提高。

发展我国出境旅游的对策

出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而言,需要合理评估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影响,继续调整政策和战略,使出境旅游保持健康发展。

提倡文明旅游,提升我国游客在国际上的形象。发布的旅游文明公约和指南传递给公众,并在游客中形成共识和自觉行动需要一个过程。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将随着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有意识地引导而逐渐消除。

对境外旅游消费做正确的认识和指导。出于对国民旅游需求的满足,部分外汇流出是正常的。而且,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大大改善,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加上旅游换汇政策的宽松,外汇不再是国民出境旅游的瓶颈。虽然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国民在境外的消费算作“外汇的漏出”,但这种漏出是正常的、合理的,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在经历短暂的热潮之后,随着人们理性的回归,出境旅游的人数和消费支出将逐渐归于正常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对私人外汇的流向,只能引导,不能过多地限制,没有一个旅游发达国家是在只发展入境旅游而限制发展出境旅游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事业的。做好旅游信息的服务和预警工作,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保证出国旅游人员的安全。

四、2019年法国到中国旅游的人数

95万人。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中国依然是大巴黎地区最重要的亚洲客源国、2019年该地区接待中国游客95万人次、中国游客人数排外国游客人数第五位但消费总额居第二位、为该地区带来约10亿欧元的旅游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