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旅游产品的特点,并说明认识这些特点有何实际意义
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和旅游服务。
旅游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从旅游者角度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乃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各有关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而提供设施和服务的总和。大多数旅游者前往某一目的地旅游做出购买决定时,都不仅仅考虑一项服务或产品,而是将多项服务或产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例如,一个度假旅游者在选择度假目的地的游览点或参观点的同时,还考虑该地的住宿、交通、饮食等一系列的设施和服务情况。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或集合产品。
国外有些经济学家说,旅游业是所有工业的综合。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旅游产品的涉及面比任何经济部门都要广。任何一个部门(即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滞销。
(二)无形性
旅游产品是各种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的设施和服务。无形的部分在旅游产品中起主导作用。产品的质量和价值是凭消费者的印象、感受评价和衡量的。
(三)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其商品仍固定在原来的定位上。旅游者只能到旅游产品的生产所在地进行消费。这一点,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时也是交通运输成为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后,这种买卖交易并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只是使用权的转移。
(四)时间性
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后,旅游企业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有关产品的使用权。一旦买方未能按时使用,便须重新购买并承担因不能按时使用而给卖方带来的损失。对旅游企业来讲,旅游产品的效用是不能积存起来留待日后出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将自然消失,而且永远不复存在。因为新的一天来临时,它将表现新的价值。所以旅游产品的效用和价值不仅固定在地点上,而且固定在时间上。因此,旅游产品表现出较强时间性的特点。
(五)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旅游产品一般都是在旅游者来到生产地点时,才予生产并交付其使用权的。服务活动的完成需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共同参与。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并在同地发生的,在同一时间内,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旅游企业生产和交付旅游产品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或不可分割性是旅游产品市场营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
(六)需求弹性大与替代性强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大。在旅游市场中存在着平季、淡季和旺季之别,导致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弹性。
旅游产品有很强的替代性有二层意思:一是旅游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但不像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在我国,目前旅游仍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要想去旅游,就得放弃另一种需求。第二层意思是旅游者可以选择旅游线路、目的地、饭店和交通工具。
(七)后效性
旅游者只有在消费过程全部结束后,才能对旅游产品质量做出全面、确切的评价。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理解是其期望质量与经历质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期望质量是旅游者实际购买之前,根据所获得的有关旅游产品的各种信息,对产品质量进行的评价。如果期望质量高于实际的经历质量,顾客就会产生不满,也不会进行重复购买,而且会产生对企业不利的口头宣传。因此,旅游企业不能把对旅游者面对面服务的完成看做是整个销售活动的结束。
(八)脆弱性
旅游产品的脆弱性是指,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是由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和不可贮存的特点决定的。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质和量的比例,提供各组成部分产品的部门或行业之间也必须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对整体旅游产品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各种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也会对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
二、旅游与旅游危机的关系
旅游危机是指任何可能影响企业及其产品长期信誉或者干扰企业继续正常运营的情况。也可以是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这类事件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许多年中不断发生。
旅行社产品以景点、项目的线路组合为主,受市场变化和同类产品的影响明显,具有高模仿性和可替代性。我国旅行社普遍对产品的设计开发,营销推广重视不足,产品缺乏个性,往往一家旅行社开发出新产品后就有多家旅行社一哄而上,恶性的压价竞争现象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在品种、质量、更新换代速度、品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而导致旅行杜整体市场客源的流失。
旅游经济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其发展需要依托宏观社会环境,如政治、经济、军事、政策法律、社会文化、宗教等相关因素的协调和良性发展。而旅游产品与其他工业性产品不同,它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服务性产品,涵盖了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任何一方面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就可能带来危机。从宏观上看,任何社会的、经济的、自然的、法律和政策上的危机都可能对旅游企业造成冲击。从微观上看,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恶化因子也会诱发企业危机的全面爆发。因此,就旅游行业特点而言,其危机事件的诱因也是多元化的。
(二)危机事件对旅游的影响更直接、破坏性更强
旅游活动产生的根本动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包括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可通达性;主观方面则包括人们寻求刺激、获取知识、探亲访友、陶冶情操等各式各样的旅游动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一性,即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并且空间不可位移。一旦危机事件突发,旅游业首当其冲。
(三)危机事件的国际联动性强
任何一国旅游业的危机事件都可能影响周边乃至全世界的旅游市场。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混合性消费,其内容丰富,相关行业众多,国家间的互动频繁、关联性强。就影响程度和广度而言,在世界旅游市场占重要地位的客源输出国和旅游接待国更是举足轻重。旅游危机事件的国际联动性充分证明,使人们深刻体会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世界范围的和平、繁荣和安定。危机事件的处理也要求国家间的合作和互动。
旅游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外界环境制约下的突发性事件
外界环境制约下的突发性事件,是旅游业难以控制的,属于不可控因素。这是旅游业最不容易引起关注,也不容易发觉的危机。这样的危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危害性。原因很简单,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外界环境,但外界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近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旅游业时常面临着外界因素的考验。因此,"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当然,这种"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既有全球大的政治环境因素,又有全球或某一国家(地区)旅游市场环境因素。
(二)从旅游供需角度分析旅游危机
1.从旅游供给角度分析旅游危机
(1)旅游企业的关联性。
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购物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它的生产部门和行业不仅包括旅游部门内部各个行业(食、住、行、游、购、娱),还涉及国民经济中的许多相关行业,如外贸、交通、工艺品生产、建筑业等,所涉及方面的任何变动都会波及旅游业。旅游业南有关国民经济以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等构成。
(2)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在完成整个旅游活动中得到的全部服务过程、旅游条件以及对整个旅游过程的感受。它是以服务为重要内容的非物质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和一般服务产品的特性,如无形性、不可转移性、时间性、不可贮存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综合性等。
2.从旅游需求角度分析旅游危机
从旅游消费来看,消费者的旅游需求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旅游者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旅游需求是以自发要求参与社会交往,获得他人认可与尊重,实现个人价值目标等为动机的一种非基本需求。生理和安全是其最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这两者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旅游需要才可能得到满足。旅游需求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威胁,如政治局势、经济危机、自然环境、传染性疾病、安全事故等影响,这种非基本需求必然要为基本需求让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也是这样的,安全和舒适是他们旅游决策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一旦旅游企业或旅游地发生了影响这两者的负面事件,旅游者会立即"抛弃"该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对旅游决策的主观评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旅游业发生的负面事件很容易被识别并获得认同,因此一旦发生了负面事件,就会使旅游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旅游危机处理不好,可能会使整个行业陷入低迷,如果想要重振的话,需要提任人们的信心,这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处理的好,危机就会变成机遇,不仅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给旅游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它们是一对矛盾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