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吃 厦门小吃有哪些
1、厦门沙茶面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著名小吃,属于闽菜小吃。沙茶面的美妙在于汤头,以沙茶酱熬成的沙茶汤浓稠香郁,面则选用闽南的油面,将油面与青菜于开水中烫熟捞入碗中,趁热浇入沙茶汤。最后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制品、大肠、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来口味香辣扑鼻,痛快淋漓。厦门沙茶面汤色红亮,口味咸鲜香辣,营养搭配合理。
2、厦门薄饼。厦门薄饼是福建厦门传统的地方名点,又名春卷、春饼。感柔软滑润,味美而不腻,风味独特。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津液,使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有吃薄饼的习惯,特别是清明节尤为普遍。
3、土冻笋。土冻笋是闽南地区厦门、泉州一带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起源于福建泉州,在厦门比较火爆,出名。土笋又名涂笋,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4、炸五香。炸五香,福建省地方传统小吃。在厦门,泉州,漳州等地都有,但三地的做法又有着一定的差别,有的用荸荠,用瘦肉,用胡萝卜,厦门与漳州地区还会放少量的糖,吃起来甜甜咸咸的感觉,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卷状,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5、厦门面线糊。厦门面线糊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厦门、泉州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厦门人常吃的早餐,泡油条是最经典的吃法。猪骨高汤将面线煮到绵软,撒姜丝和芹菜碎,加大肠、虾仁、卤蛋等配料,顺滑、舒服。
6、花生汤。花生汤是厦门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主要食材有花生、鸡蛋、白糖等。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的花生汤比较著名的是位于中山路头的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来自于泉州,他的花生汤在厦门具有代表性,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
7、芋包。厦门有一种传统名小吃叫芋子包,是以芋为皮包馅料的。芋包是老一辈厦门人过年必吃的,就像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水饺一样。尤其是刚蒸起来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里面的馅都要冲破那皮出来了似的。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厦门甜辣酱、厦门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8、厦门馅饼。厦门馅饼是是一款用优质面粉、猪油、上等绿豆制成的馅饼小吃,是福建厦门市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特色名点,属于闽菜系。厦门馅饼分两种,甜饼是以绿豆沙为馅,加猪油,白糖烘得。咸饼是以肉丁为馅,加猪油白糖所制。厦门的馅饼因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深受喜爱。伴随着游客流向全国、流向世界,成为厦门一大著名地方特产。其中以鼓浪屿馅饼、南普陀素饼、日光岩馅饼、阿吉仔馅饼、汪记馅饼、黄则和、黄胜记较为出名。
9、厦门烧肉粽。厦门烧肉粽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属于闽菜系。是闽南派的肉粽的代表,福建厦门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比较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闽南话 热 与 烧 同含义,?所谓 烧肉粽 ,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10、扁食汤。扁食汤是厦门著名的传统小吃,北方人称为馄饨,在闽南则俗称为扁食,也有人称之为扁肉。制作原料主要有馄饨皮、绞肉、香菇等。皮薄肉香,香软滑嫩,入口即化,汤鲜味美,制作简单,味道独特。最早源于福建厦门。皮薄肉香,香软滑嫩,入口即化,汤鲜味美,因其制作简单,味道独特,所以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厦门当地特色的面条介绍 厦门美食沙茶面介绍
1、厦门美食沙茶面介绍:沙茶面是我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道传动美食,口感咸鲜微辣,慢慢品味还能品爵着淡淡的甜味;
2、沙茶面原本是属于东南亚菜系的美食,被我国的华侨带回了中国,在厦门广为流行;
3、沙茶面的主要原料为沙茶酱和高汤,增加上各种海鲜肉食配菜,营养丰富口感好。
4、主料:泉州油面(用面粉、碱、水调匀成团后压制成面条,口感爽滑,有韧性)300克,炸豆腐片1块(重约50克),猪大肠50克,虾仁(虾仁要留尾)30克,绿豆芽、韭菜各20克.鸡蛋1个,沙茶汤;
5、配料:花生油、花生酱、蒜头、葱头、红辣椒、沙茶粉、糖等。
6、鸡蛋煎好后,将碱水油面放入沸水中大火氽5分钟,取出控水放入大碗中备用;绿豆芽去头去尾;韭菜洗净,切长3厘米的段;锅内放入沸水,大火沙茶面烧开后放入绿豆芽大火氽1分钟,捞出过凉;韭菜段放入沸水中大火氽0.5分钟,捞出过凉。
7、猪大肠洗净,放入锅中加盐5克、料酒大火煮30分钟,捞出切成长2厘米的段。
8、锅内放入沙茶酱、高汤大火烧开,放入盐2克、鸡粉调味后下炸豆腐片、猪大肠、虾仁、绿豆芽、韭菜段大火烧开,出锅浇于碱水油面上即可。
厦门当地特色面条有哪些?
厦门当地特色面条是沙茶面。厦门有着各种风味独特的美食,但论面食的话,非沙茶面莫属,每个去厦门的人应该都尝一下这种美食。
厦门当地特色面条是沙茶面。厦门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这里因为地理环境优越,有着各种风味独特的美食,但论面食的话,非沙茶面莫属,每个去厦门的人应该都尝一下这种美食。沙茶面是福建省闽南地区、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中国的沙茶面分闽南沙茶、广东潮汕沙茶等风味。
福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也是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马来西亚,也有来自印尼一说。闽南人饮茶成风,因此讲马来语的sate翻译做闽南语的沙茶(沙爹)。
厦门小吃特产
厦 门 特 产
厦门盛产花生、水果;沿海多产鱼、虾、蜊、蟹、鱿鱼、文昌鱼。是我国文昌鱼故乡之一。厦门盛产的甘蔗,是轻工业、制糖业重要的原料。同安素有“甘蔗之乡”的美称,年产甘蔗6万多吨.至于珠绣、漆线雕、泥塑、彩扎、雕塑等工艺品,更是丰富多彩,畅销国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 主要特产有各种亚热带瓜果、鱼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馅饼、药酒、文昌鱼、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海产干货等。
1、鱼皮花生
是选用特级面粉、白糖和其他优质配料为表皮、内包上等花处滚合烘制而成,它选料严格,工艺讲究,具有得香郁酥脆、咸中带甜的风味,为上等菜料。
2、花 生 酥
的主要原料是花生和糖,食用时将其轻轻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香留齿颊。
3、菩 提 丸
是将橄榄与砂仁、豆蔻、肉桂、沉香等多种名贵中药和糖水一起熬制而成,吃来香甜可口,而且有增进食欲,止吐散滞,消除腹痛之功效。
4、青 津 果
以橄榄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制作而成,甜酸适度,咸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积解胀,醒酒去腻,止晕抑吐,爽身养脾之效。
6、馅 饼
为选用优质面粉、猪油、上等绿豆等烘制而成,其制作重在火候,做到整个饼内熟外赤不走油,吃起来饼皮香酥油润,鲜馅冰凉清甜。市面上以鼓浪馅饼和南普陀素馅饼为最佳。
7、药 酒
是药材和酒的融合体,具有药的疗效,酒的作用。有万全堂、春生堂、松筠堂、固本药酒、卫元药酒、月桂补酒、乌鸡白凤酒等品种。
8、文 昌 鱼
是厦门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又名蛞蝓鱼,主要产地在厦门同安刘五店。文昌鱼体形小,顶多五六厘米长,每斤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头尾两头尖,是高级鱼品,其肉质鲜嫩,味道清津甜美,制成干品,有一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游购物佳品。
9、厦门珠绣
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工艺品。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厦门珠绣产品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均采用闪亮目夺,五彩缤纷的玻璃珠子和电光胶片,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珠绣挂图《厦门海堤》、《南京长江大桥》、《龙凤戏珠》等,构图清新,设色柔和,景物逼真,层次分明,参加过全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珠绣拖鞋,绣工考究,样式大方 ,品种多样,穿着舒适。有的鞋面纯系玻璃珠子绣成,有的则在丝绒面上用彩珠绣成珍禽花卉等各色的图案,绚丽多彩,柔软舒适,尤其是夜间穿用,在灯光照射下,熠熠闪烁,光彩耀人。厦门珍珠拖鞋,以其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细,风格独特,受到国内外客商好评。
10、漆 线 雕
是厦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
11、香菇肉酱
厦门罐头厂生产的水仙花牌香菇肉酱罐头,配方采用新鲜猪肉、上等豆、香菇、辣椒、葱头、蒜头等 12 种原料和辅助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配方和配制时间的要求,逐锅逐锅地计量下料,认真掌握火候,加工迅速,装罐及时,使各种原料保持各自固有的风味
12、龙眼干
是同安的特产,粒大、皮薄、肉厚、清甜爽口。过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贡品,现在是中外游客竞相争购的佳果。同安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地县之一,生产的龙眼干远销国内外。
厦门景色中,鼓浪屿的名气最大,素以 " 海上花园 " 的美称享誉中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岛上岗峦起伏,错落有致,最高峰日光岩是厦门的象征。说鼓浪屿是 " 万国建筑博览 " 一点也不为过,在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筑。在你饱了眼福之外,一定还想饱饱口福。那就说说厦门的特产吧,厦门著名的生产厂家都是百年老店,当然,还没机会来厦门品尝特产或者对厦门特产留恋的朋友.
厦门景点
1、日光岩
日光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顶端,原名“晃岩”,后来人们将“晃岩”的“晃”字拆开,叫成日光岩。 日光岩 海拔92.68米,为鼓浪屿最高峰,岩顶筑有圆台,站立峰巅,凭栏远眺,鹭岛风光尽收眼底。涉足龙头山山麓,但见一峭壁,刻有“鼓浪 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等大字,此为旧时厦门大八景之一。进入山门,有巨石掩覆的莲华庵。沿途通幽曲径,可见两旁峭壁有许多骚人墨客的摩崖石刻。山中峰腰怪石磷峋,在疏疏落落的树林中留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构筑的“水操台”和“龙头寨”等遗址以及新辟的“郑成功纪念馆”等建筑身临其间,思古抚今,令人感慨万干。游客从岛上轮渡码头下船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进入该景点。
2、环岛海滨浴场
厦门由于是海岛城市,沿海四周的沙滩特别另丰富,仅鼓海屿周围就有很多经常使用的自然的海滨浴场。最常用的有:大德记海滨浴场,皓月园内海滨浴场、美华海滨浴场、观海园海滨浴场、港仔后海滨浴场等。
3、厦门博物馆
您如果站在厦门市区内任何一个居高的地方。一眼望去,就可见到鼓浪屿有两个突出的标志:屹立鹭江第一峰的日光岩和雄视厦鼓海峡的八卦楼,八卦楼的原主人林鹤寿,是菽庄花园原主人林尔嘉的堂兄弟,始建于一九零七年,现己作为厦门博物馆。因该楼圆圆的红顶楼盖独具特色,有八卦形状,便被人们称为八卦楼。 博物馆分为“厦门历史”、“特区建设”、“友好往来”、“馆藏瓷玉”、“体育明星”五个陈列室,展品一千多件。这个综合性地方博物馆,是了解厦门的窗口。
4、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日光岩景区内,建于1962年1月。全馆分为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多件,比较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5、鼓浪屿音乐厅
从繁华的商业街龙头路直接步行即可到达音乐厅。音乐厅占地约3500平方米,主体建筑掩映在古老的樟树及榕树下,一年中常常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室内乐、古典音乐演奏会等,常常有一些国外知名音乐家或者专业团体前来献艺,也是众多音乐爱好者们交流的理想天地。
6、万国建筑博览
称鼓浪屿是“万国建筑博览”一点也不为过,在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筑。这里有我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庙宇,有闽南风格的院落平房,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小巧玲珑的日本房舍,也有十九世纪欧陆风格的西方领事馆,还有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精品的菽庄花园...... 林林总总可以说鼓浪屿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建筑百科书,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已成为当今一种宝贵的重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7、毓园
毓园从皓月园一侧的漳州路或者复兴路都可以到达毓园。这座恬静美丽的园林 景观是为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著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巧稚教授,于一九八四年而建的。 毓园的建筑,布局自然,园中屹立着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建有 “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展览室”,邓颖超同志亲手在园中种植的两珠南洋杉,象征着林大夫秀逸高洁的品格。
8、琴园
琴园乃浸透着文化艺术韵味的观赏游览区,位于鼓浪屿英雄山上,可与东面的日光岩相望,有旋律广场、琴思广场、怡韵楼、流音园、余悠门等,可谓处处 与钢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鼓浪屿上诞生过许多音乐才子和钢琴诗人,岛上钢琴居全国之冠,所以,早被誉为“钢琴之岛”、“音乐家的摇篮”,特别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街口小巷信步漫行、经过之处,会不时地从居家小楼、庭院的深处飞出优雅的钢琴乐曲和小提琴那如歌的琴声,实在是会使人乐不思归。
9、皓月园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覆鼎岩海滨,占地二万平方米。为了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此建造了郑成功纪念园。 郑成功巨型石像已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这位虎将之雄威,从此永驻覆鼎岩上。雕像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岩精雕组合而成。覆鼎岩海拔29.5米,向海中延伸30米,地形险峻,气势磅礴,它与海中的剑石、印斗石鼎足而立。 如今,覆鼎岩上临海顶天立地的郑成功雕像成为园中的主体建筑,它也是中国历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园内青铜大型群像浮雕,再现了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的历史场面。皓月园景色迷人,明代建筑特色与海滨的沙鸥、树木、海景山色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从岛上的轮渡码头向左走仅五分钟左右的行程即可进入园内。
10、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位于鼓浪屿岛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晃岩,东临观海园旅游村,西眺港仔后海滨浴场,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是园主人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1955年献作公园。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借山藏海,巧为布局。全园分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各造五景。藏海园五景为:眉寿堂(又名淡瀛轩)、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卞、听潮楼、小兰亭。以后又陆续建了小板桥、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茅亭、伞亭等。菽庄花园新近扩大三千多平方米面积,除修复顽石山房(原园主人的书屋)外,另有“听涛轩”、“蛇岭花苑”等 景致。 园内蜿蜒的“四十四桥”,仿若履波;倚山建的假山,即“”十二洞天”,迂回相通,上下盘旋,别有风趣。园内各景互为补充,错落有序,浑然一体; 园在海上,海在园中,它既有庭院小园的精巧雅致。又有浪飞鸥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游人至此,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