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林工艺品的发展史?
桂林古风工艺品公司,位于中国素以“山水甲天下”誉名全球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公司以竹木雕刻,精致手工编织的中国结及各种装饰摆挂件为主要产品,先后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零七年中国第四届“东博”会,公司总经理何英女士亲携产品应邀参加。产品深受与会国内外人士普遍赞誉,并与多位东盟国客商友好签订了长期供货及合作的协议。竹雕工艺品;选材于广西桂林西北部温凉风雨山区多年生毛竹,经过除清、蒸煮、烘烤、打磨、抛光、雕刻等十多道工序形成花筒、壁挂等工艺摆挂件,作品以我国古代沿袭的传统雕刻技术为基础,结合本公司雕刻大师、技术设计总监李吕斌先生二十多年潜心研究独创的写实、写意等雕刻技法,使产品内容的人物,花鸟等形态体现得更加生动、逼真,风格迥异与众不同。它不但展现了古今名家书画的风采,也演绎了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不断创新、不断地追求更高品位的境界。中国结挂饰品:选材质地精良,编织手工精细,结构慎密,品种款式繁多,造形大方典雅,寓意深远,是本公司何英女士十多年来精心研究而出的产品,素以“久挂其形不变,日晒雨淋色不退”之誉立足于同类产品之颠。我们的产品适合于酒店、娱乐、餐饮、茶庄、办公、家居等场所的摆挂装饰工
主营产品或服务: 主营行业:
竹雕工艺品,竹雕花瓶,对联,竹灯笼,壁挂,中国结 竹木雕
公司注册地: 主要经营地点:
广西桂林市 桂林市德天广场南二十栋一层一号
公司成立时间: 法人代表/负责人:
1995 何英
年营业额: 员工人数:
人民币 30 万元/年 - 50 万元/年 11 - 50 人
经营品牌: 经营模式:
古风 生产型/贸易型
主要客户群: 主要市场:
大陆 港澳台地区 东南亚
二、求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报告(3000字)
桂林旅游业大学生市场调查报告
一、 前言
随着学生们开始走出书本、教室的象牙塔,去体验亲近自然、释放压力、触碰历史文化、感受盛会的旅游之快乐,近几年旅游业的学生市场逐渐呈现一片大好前景,各大旅游城市也针对这一市场进行了更为激烈的竞争。桂林作为一个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旅游城市,学生市场的活跃将成为桂林旅游新亮点!此次调查目的也就是为了对桂林旅游的现状进行了解分析,为未来桂林旅游业的学生市场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各大学在校本科生,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采用被调查者自愿回答的方式获得样本进行调查研究。而另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就是桂林旅游环境:广西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 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往QQ群、校园网站、论坛、邮箱等大学生较为活跃的地方发送调查问卷的网址链接,共提交了36份调查问卷样本,其中35份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2%。并运用问卷发放专业网站的系统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录入和统计。
三、 桂林旅游业大学生市场分析
从次问卷的统计结果不难发现,在我们调查的35位大学生中,54.84%表示非常热衷于旅游,41.92%表示一般喜欢,这说明大学生旅游市场是相当有潜力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非常想去旅游,但最终会因为很多消费、时间等等因素而没有实现,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大旅游城市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没有充分满足大学生们旅游的需求,大学生市场还存在某些空缺和不饱和。那么不妨先分析大学生旅游行为和桂林的形象,再总结出桂林旅游业发展所需做的调整。
1、大学生旅游偏好
·旅游目的: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88.57%的大学生来桂林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单纯的欣赏风景、感受自然。可见,自然风光就是桂林最好的宣传资源。
·旅游时间:由于学校教学的管理特点,学生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或者说是时段性,来桂停留的时间为3~5天的被调查者比例是48.57%,6~10天的比例是37.14%,由于学生们寒暑假可以放下学习的压力而尽情游玩,但是相对而言,大学教育与初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有较为灵活的时间自己安排,短期旅游也是可行等,所以我们看到也有32.35%的被调查者认为任何空闲时间都可以去旅游,从总体看,寒暑假是最佳选择,但平时的宣传也能增加大学生游客数量。
·信息获取渠道:由于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以及信息发布渠道的不断拓宽,接近52%的大学生是通过媒体宣传或者旅游网站、论坛等信息高速通道来了解桂林旅游的相关信息。同时,亲友介绍也占有相当比例,所以高度的顾客满意度以及忠诚度会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宣传方式。
·旅游消费:消费水平是大学生游客最看重的因素,由于大学生大部分属于无收入人群,消费水平也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64.52%的被调查者每年平均旅游开销都在500以下,25.81%是处于500~1000的水平,而只有不到10%的被调查者能消费1000~2000元,所以中低档消费对于大学生市场而言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此外,对于旅游时的主要开销,37.31%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消费于住宿和饮食,35.82%被调查着表示主要消费于门票,而纪念品、土特产和民族服饰所占比例不到30%。基于安全舒适等原因,大学生们在住宿的要求相对较高(A自搭帐篷 8.82% B农家旅店(民宿)23.53% C星级宾馆、酒店 20.59% D经济型旅社44.12% E其它2.94%)。所以在住宿、门票上给予大学生更多优惠,并且将特色饮食文化传播更远,都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消费者。
·出行工具与方式:大学生出行工具首选火车,既便宜又舒适、便于观光,其次是飞机、2汽车,而轮船则很少,在旅行方式上,自己组织和自驾出行比较收欢迎,占28/35的比例,很多大学生认为报团旅游受限制、不够自由,还有受骗上当的风险,所以便捷灵活、舒适的要求是大学生比较看重的。
2、桂林的形象
在我们的35个调查样本中,有29个被调查者认为桂林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魅力在于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和饮食文化,而实际上这三个方面也是桂林旅游的亮点和宣传重点。并且超过90%的被调查者对桂林的整体印象是基本满意以上,桂林的形象还是比较好的。
·自然风光与人文风俗:超过88%的被调查者来桂林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欣赏桂林独特的风景,在风格各异的景区中,两江四湖和漂流、瀑布均以60%左右的比例成为众多游客印象最深刻或者是最向往的景区;而刘三姐、阳朔西街也普遍受欢迎;可见两江四湖、漂流瀑布作为桂林的代表性景点,深受广大游客喜爱。从总体而言,各个景区的宣传与其受欢迎程度是有联系的,导游们习惯性都会提醒每一个外地游客:不到过两江四湖枉来桂林,不到过西街枉来阳朔。在宣传的强大的渲染效果下,游客们会产生很深刻的印象和向往之情。
·人文风俗:印象刘三姐和西街均属于当地人文风俗并带有一定的现代因素,很好的实现了古今融合、中西结合,使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梯田、岩洞、寺庙等传统纯天然景观,宣传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对于颇具名族特色和当地特色的特产的购买用途,4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用或者收藏;4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送礼,所以,桂林的各种特产有一定的市场,并且游客们对于特产“只在桂林有”的深度认同给了桂林特产市场很大盈利空间,甚至烟酒等特产有暴利倾向,也因此有不少游客投诉有商业欺诈。
·饮食文化:在对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调查中,将近80%的被调查者认为桂林饮食风味独特,超过16%的被调查者认为桂林的特色美食颇具魅力。然而对于桂林的特色美食,宣传远远不够,除了大家熟知的啤酒鱼、桂林米粉、油茶、荔浦芋头、扣肉、桂林三花酒等少数特色美食,很多民间或者民族特色的饮食还没有被熟知,甚至有些已经随着现代化步伐渐渐退化消失,在弘扬并保护饮食文化的工作上,政府部门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3、发展限制:
对于阻碍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最突出因素调查中,得出以下的结果:
A 交通不方便10/35 B 环境污染严重11/35 C政府不够重视5/35 D 商业欺诈、盗窃行为等不安全因素 23/35 E 缺乏特色7/35
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商业欺诈、盗窃等行为已经成为桂林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阻碍,游客们投诉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严重也升级为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代价,而相关部门在这些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不断推出新措施进行环境整改,然而收效甚微,还有待进一步具有实质性的措施来改变桂林旅游业的不协调发展。
4、问卷调查的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问卷的发放数量少,调查范围也仅限于大学校园,所以调查的结果可能与普遍情况不完全吻合,影响分析结果。
四、 总结
1 、桂林旅游市场总体呈现发展趋势,在大学生市场中也颇受欢迎,其主要旅游资源是自然风光、人文风俗和特色饮食文化,也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绝对优势,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特色。然而优势所在也是劣势所在,首先是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够,很多特色资源尚未被发觉甚至已经淡化,其次商业诚信面临较大考验,环境污染问题成了阻碍旅游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桂林旅游业对于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游客投诉在增加,这些问题都亟待有关部门和旅行机构、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携手共同努力,树立起更加美好的“山水甲天下”形象,营造一个天然干净、健康科学发展的桂林。
2、大学生普遍热衷于旅游,但是学生的身份使他们对于消费水平、时间、安全都有特殊要求,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市场提供更为个性化、灵活便捷、价格实惠的服务能够有效地拓宽这个市场;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网络和媒体宣传,所以网络营销是很有效地宣传方式,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旅游一条龙服务,实现网上订票、订房、旅游路线规划、在线旅游客服等功能和业务,更智能更便捷的网络服务将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快速接受并喜爱。
桂林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联手旅游机构、呼吁当地居民携手国内国际游客共同保护环境、保护特色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打击商业诈骗等不法行为,营造一个诚信、安全、和谐、美丽的山水之城——桂林,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更多的游客留下没有污染的美好回忆。
三、深入分析和研究桂林旅游现状
由于桂林城市范围较小,所以旅游开发潜力已经不大了。所以以自然风景和人文气息来吸引游客,视乎不是很有优势了,因为现在各个地方的新兴小城都在电视上打旅游的广告,就连央视上都有很多了。前几个月,桂林市举行了一个动漫桂林的活动,就是为了开发新兴旅游空间。而且桂林的山水,也就那样了,没有从前的清秀了。
四、用产品的五个层次理论分析如何提高桂林旅游业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6年中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27%。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第一年的这一发展态势,无疑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2007年1-11月,中国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数为39970340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7%。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门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湾同胞4740206人次。2007年1-11月,中国入境游客中外国人人数为23938139人。其中,入境举行会议或商务活动的为6434616人,入境观光旅游的为12049859人,探亲访友的为72866人,入境的服务员工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数为3257940人。
2007年12月16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休假办法和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公布,意味着从1999年起在中国实行的一年“3个黄金周、1个小长假(元旦)”,从2008年起将转变为“两个黄金周、5个小长假”。法定假期调整后,将撼动目前黄金旅游产品格局。正在对产品进行相应的调整,短途游即将成为市场新亮点,4-6天长线游也将影响旅游产品构架。此外,春节、“十一”两大黄金周将迎来历史上最火爆的出游热潮。
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届时,中国入境过夜游客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游客将达到28亿人次。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五、请采用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对国庆长假与国庆前后的桂林市场旅游市场进行分析?
今年以来,桂林市旅游行业和部门大力开展“品牌提升年”活动,以品牌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水平,开展旅游促销,积极倡导诚信守法经营,深入实施“两个转变、五个增加”的发展战略。年初在全国煤炭会议及一系列国家部门、大型企业商务会议的促销推动下,桂林市旅游市场以高开的态势,迎来新年开门红,1—5月保持了持续稳定地增长。
到2007年5月底止,桂林旅游人数达558.70万人,收入达29210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2%、19.91%;旅游收入增长高出旅游人数增长9.69个百分点,旅游经济正向提高效益方面优化。
一、旅游接待人数情况
2007年5月底止,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58.70万人,其中海外入境游客为48.80万人,国内游客为509.90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2%、10.68%、10.18%,均保持10位数以上的增长幅度。
从海外游客来桂结构看:入境游客外国人为 29.10万人,港澳
5.06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87 %、41.74%,台胞为14.49万人,同比增长6.15 %。
从来桂国内游客看:来桂国内旅游人数达509.90万人,市区为286.62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18%和8.91%。
二、旅游收入情况
2007年5月底止,来桂旅游收入为292103万元,其中海外旅游收入为100508万元,国内旅游收入为191595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91%、23.43%和18.15%。
三、市场主要特点:
1、高开高走形成今年旅游市场开门红局面。一月份在全国煤炭会议的促销推动下,桂林市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住宿餐饮服务业市场繁荣;紧接着二月份是春节黄金周,桂林市作为日益完善成熟的旅游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改善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全面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桂林旅游黄金周产生了黄金效益。从而使桂林市旅游经济热浪高起。
从春节黄金周游客看:春节黄金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1.4%和 17 %。漓江游览接待业5.1万人次,芦笛岩接待2.86万人次,乘船游览“两江四湖”1.16万人次,乐满地接待1.6万人次,阳朔《印象。刘三姐》接待1.87万人次,银子岩接待1.1万人次,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稳中有升的旅游两项指标再创历次黄金周新高。在认真总结前19次黄金周经验的基础上,桂林市创造和利用一切机会加大旅游营销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五一”黄金周,来桂旅游高峰如期而至,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在去年“五一”的高基础上再次出现历史突破性增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1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实现旅游收入4.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5%,收入增幅超过人数增幅近7.01个百分点,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再创历次黄金周新高。
3、火热市场推进桂林旅游“夜时代”。黄金周节假日期间,桂林市客流高峰居高不下,桂林“城徽”象鼻山和“国宾洞”芦笛岩等景区达到本次黄金周接待最高峰,荔浦银子岩则创该景区日接待量最高记录。桂林旅游旗舰产品漓江和《印象·刘三姐》一票难求。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桂林市各景区在确保接待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接待时间,荔浦银子岩最晚营业到晚上11点。为了保证旅游项目的质量,《印象·刘三姐》限定每天只演两场,每天的票基本都在两天前售罄。两江四湖规定每天24点为最后一班游船的开行时间,这样也要每天凌晨1点半前才能结束游览。即使到了深夜,在市区及阳朔街头转悠的大量游兴不减的外地自驾车以及在西街泡吧的不同国度的游客,都在显示着桂林旅游已被火热的市场推进了“夜时代”。
4、第六次铁路提速,为桂林市旅游市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桂林站旅客列车车次、运行时间和开车时刻均有较大变动。桂林站原有图定列车由19对增加至22对;新增开的桂林北~成都K651/4/1、K652/3/2次列车途经湘桂、焦柳、渝怀、达成等线,横贯广西、湖南、贵州、重庆与四川四省一市,使桂林乃至广西与四川、重庆及沿途的怀化、涪陵等西部重镇连成一线,沿途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和桂林形成一条极大的旅游资源链,为旅行者打通了一条新的精品旅游线路,有力推动桂林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桂林-昆明K393/4次的开行极大地拉近了桂林和昆明这两座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的距离。而且,重庆和成都都有进藏始发列车,桂林北-成都快速列车的开行,无疑又为桂林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亮点。此外,铁路再次提速使游客在火车上停留时间普遍缩短,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出行时间,可选择的线路有所增加,可用于旅游消费的时间有效延长,不仅使出游者大大受益。
5、乡村体验型农家乐成为县域旅游新品牌。与以往热衷远途旅行不同,如今市民更青睐就近找乐,下乡旅游。同时,桂林市近郊及各县旅游景点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桂林到龙胜、兴安、恭城、阳朔休闲旅游的市民剧增,大量游客涌入县乡,各县旅游接待应接不暇。各县宾馆、酒店出租率大幅提高,与市区住房以及星级宾馆出租率略有下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兴安县乐满地及时把握首批国家5A级景点机遇,采取积极地对外宣传和扩大国际市场对策,与多个国家的多个旅行社鉴定团队接待合同,引起国际游客大幅增长。乡村体验型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乡村变富变美,丰富了旅游产品,也逐步改变了单一观光旅游格局,为农村土特产品开发、销售提供了绝佳平台,使旅游业在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桂林市旅游局在各县评选出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逐渐成为当地旅游的品牌。
六、桂林旅游业发达为什么消费水平低
旅游业发达是因为自然风光秀丽并由此造就了其独特人文环境。不仅在桂林,全国很多旅游景点周边都有桂林人开办的商铺酒店等设施。
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事实,我觉得原因首先是自身定位一直不明确,政策的实施过于带有领导班子特色,导致一走一换,不稳定。
第二,过于依赖自然环境,局限了视野;
第三,跟桂林的生活状态有关,桂林的生活给人感觉是一种淡淡de悠闲,很多游客不赞同这点是因为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家问问长期居住与此的外地人(例如外地大学生)就知道了。没有不赞同这一点的
第四,产业不平衡,这点跟第一点有直接关系;
第五,地方收入不能很好的藏富于民,这跟中国集权式行政划分有关,收入被上缴后没有很好的反馈回来。这点全国都是,一个省往往只有省会发达亮丽,其他城市有特色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