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城的特产是什么

连城的特产

连城红心地瓜干,以当地所产红心地瓜制成,不加任何色素,保持天然品质,色泽鲜红,味道甜美,质地软韧,营养丰富 ,是老幼皆宣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和宴客的美食。

连城白鸭在清朝道光时期就列为贡品,不仅可作膳食,还具有清热解毒、法痰开窍、滋阴补肾、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等药用价值,而被称为“国惟一的药用鸭”被收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连城种养兰花历史悠久,民间有句俗语流传:“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意思是说,吃的可以节俭些,但兰花不能不种几盆,甚至因为兰的香,有家有兰花不烧香之说。

“宣和雪薯”获农业部第三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这是继“文亨红衣花生”后又一个获得该项殊荣的连城特有农产品。

福建省连城县的花生有名,红衣花生更有名。一首民谣这样写道:“红房子红帐子,里面还住着个红胖子”。连城红衣花生与众不同,饱满的果实,薄薄的皮,从里到外都是粉红色的,香香甜甜,脆脆嫩嫩,格外惹人喜爱。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中药材,具有利咽、明目、厚肠胃、强阴、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治疗、保健功效。野生“冠豸山铁皮石斛”历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十六年的连城县志便有记载。

被农林部列为全国禽畜优良品种之一的"连城白骛鸭",又名:"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药用鸭"。光绪年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十药神书》记载能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清朝道光年间列为"珍品、贡品"。

连城糯米酒,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的主要成分除1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二、连城什么小吃比较好吃,也比较出名

连城的鸭汤面也非常有名。新鲜的鸭子熬成的汤,不像外面的鸭汤有加添加剂,这里的鸭汤喝起来,浓浓纯鸭子熬成的汤。每次从外地回连城一定会去美食城的鸭汤王吃碗鸭汤面。

若是和同事和爸妈一起来。每人一碗面,再点超级嫩纯正的鸭血,拌活肉,卤蛋。完美!

三、连城烂粉怎么做好吃

用比较碎的米粉加上煮了很久的肉汤熬出来的。

连城烂粉,龙岩连城特产,地方特色美食-连城烂粉。连城烂粉吃起来怎么样?烂粉,没吃过烂粉的不叫做连城人,烂粉是连城地方特色早点,以米粉煮烂加以滑肉,葱花或香菜为辅料,与油条或者灯盏糕实乃绝配。

四、连城旅游必吃的这四种美食,看似普通食材却有大讲究,你吃过么?

踩着国庆长假的尾巴出门游玩,自驾来到龙岩连城,一座客家小城,不仅有悠久的客家文化,还有那数不尽的 美食 。

说到连城 美食 ,首先要说的绝对就是“涮九门头”了,这是连城的一道传统名菜,随着纪录片《早餐中国》的播出,更是令这道菜声名鹊起。九门头,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再加入佐料、客家米酒和数味中草药烹饪而成。在连城的街头巷尾,做这道 美食 的很多,但地不地道就各有各的说法了。来连城必须一试哦。

连城四堡的豆腐最为出名,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豆腐的做法有多样,有加入香菇肉泥做成漾豆腐,也有结合当地溪鱼做成溪鱼焖豆腐这道名菜。豆腐嫩滑, 溪鱼鲜美。

连城被称为“世界地瓜之都”,它的黄皮红心地瓜可以说是销往海内外。当地常见的做法除了做成地瓜干外就是最简单的烤地瓜了,不用任何调料,好地瓜一吃就知道。

连城白鸭,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鸭不仅肉质鲜嫩,汤味尤其清醇,煨煮时除盐外不用添加任何作料,无腥味,不油腻,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无论食肉还是喝汤,都可达到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的功效,来连城一定要喝一碗白鸭汤。

五、福建连城有什么特色小吃?

连城的特色小吃有:

1、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营养丰富,远销东南亚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连城白鸭:连城白鸭出产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全身羽毛洁白,因为黑色的脚丫和头部,当地又称“黑丫头”。“全国唯一药用鸭”,“鸭中国粹”。连城的两大特产红心地瓜干和黑丫头连城白鸭均驰名中外,有“土藏萌番薯,水游黑丫头”的美誉。

3、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连城南部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吃摊上也时有出售。

4、九门头:连城传统火锅名菜,别名焖九品。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

5、芋子饺: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

6、四堡漾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闽西连城县客家的特色佳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与明清时期四堡的印刷业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四堡当地特产的一种“五月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鲜。

7、雪花鱼糕:连城群众喜爱吃鱼,不仅因为鱼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且“有鱼”象征“富足有余”的好兆头。连城菜中有多种多样的淡水鱼菜肴,其中尤以“雪花鱼糕”制作精细、造型新颖、鲜嫩可口,成为宴席中的上等菜肴。

扩展资料:

据《读史方舆纪要》,南宋置莲城县,因县治以东莲峰山而得名。元代改为连城县。宋元符间(1098-1100)建莲城堡,属长汀县,绍兴三年(1133)设莲城县。

元至正六年(1346)改名连城。隶属汀州、汀州路、汀州府、汀漳道。1929-1934年先后在新泉、莲峰建立县苏维埃政府,曾一度改名明光县。1949年11月6日解放,隶属龙岩专区(地区)、龙岩市。

连城县是革命老区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 “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福建连城

六、福建连城有什麽好吃的

一、连城红心地瓜干

素有闽西著名"八大干"之一美称的连城红心地瓜干色泽鲜红,味道甜美,质地软韧,营养丰富。加工时不加任何色素,是老幼皆宜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和宴客的美食。早在二三百年前,就驰名中外,成为清代贡品,清宫御厨还把连城红心地瓜干制成宫廷宴席上的上乘名点--金如片。连城地瓜干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的,所以,连城又有"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美称。产品不仅畅销大江南北,还远销东南亚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连城仅地瓜干一项,年产值就达三亿元,已形成良好的"地瓜干效应"。

二、连城白鹜鸭

被农林部列为全国禽畜优良品种之一的"连城白骛鸭",又名:"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药用鸭"。光绪年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十药神书》记载能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清朝道光年间列为"珍品、贡品"。建国后被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经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测定,富含17种氨基酸和10种微量元素,胆固醇特低。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民间常用于麻疹、肝炎、肺结核、不明原因的低热、高烧、烦燥失眠等病的辅助食物疗法,去年被中国家禽业协会认定为"鸭类中的国粹"。该鸭不油腻、汤味独特、肉质鲜美。饲养期越长、药效越高。

连城白鹜鸭主要分布在城关、北团、塘前等地。相传它是骛与鸭杂交,经鸭农不断选育而成,平均体重1.25~1.5公斤,年产蛋22O~240枚。其外貌特征:嘴、蹼均为青绿色,眼球黑色,全身羽毛洁白,故称连城白鸭。连城是中国白鹜鸭之乡。

三、涮九品

连城传统火锅名菜,俗称"涮九门头",源于连南朋口溪流域一带。据传,昔日朋口溪流域船工很多,他们长年累月泡在水里劳作,为驱除湿气,时常煎煮香藤根、鸭香草等中草药饮服。后来,一位船工偶然发现以这些草药加牛肉炖酒服食,妙不可言,于是,米酒炖"九门头"逐渐传开。

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八十年代中期,连城大酒店的厨师李善霖对这道菜进行改良,采取北京涮羊肉的办法,同时,在餐桌上摆上辣椒、陈醋、山楂酱、芥茉、姜汁、蒜等佐料,涮烫而食,由于肉有九种,便有了九种不同的颜色,赤、橙、黄、白,色彩斑斓,吃起来鲜、甜、脆、嫩。配料中酸、甜、苦、辣、涩五味俱全,刺激着食欲,令人应接不暇,大饱口服。此菜已列人全国名菜谱。

四、冠豸兰

江南多山,山中多兰。在冠豸山的芳兰谷内、五老峰下、莲花洞旁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兰花。从冠豸山采集的吊吊兰根,具有清火解毒、润阶滋补等作用,二十年代曾有人带往浙江杭州出售。

目前,连城县朋口镇已建成"福建兰花基地","冠豸兰文化"也同冠豸山一样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五、连城宣纸

据史籍记载:明嘉靖年间,连城人就能用萱草与榆树皮制作宣纸。姑田元甲的蒋氏四祖蒋小林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首先学会蒸煮竹丝,天然漂白和打桨制作宣纸技术。以后又发展到能制作同类的手本纸、玉版纸、加重纸、行重纸和嘉庆奏本纸等。连城宣纸从清嘉庆年间就开始出口,以后连城人民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不断改进工艺,建立了姑田、赖源、莒溪等造纸基地。在纸业鼎盛的时期,每年可产纸13万担以上。

连城宣纸具有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等优点,所以是精装印刷、复制描绘、书画装裱的好材料。

六、连城根艺

连城地势较高,这里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峰恋耸峙,形势险要;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在连城境内。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全国重点林业区。林区县份的地理优势,为连城根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同其它事业一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已有二十多家根艺生产专业户,每年产值一百多万元,其艺术水准和产量均为福建之首。

七、芋子饺

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传,早期制作的芋子形如"米桃"(寿桃),俗称"桃子",又因芋饺上席后须趁热食用,放凉后则香味流散,故又有别名"赶烧"(趁热之意)。

八、漾豆腐

"漾豆腐"是四堡乡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四堡群众家家户户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以此加工的"漾豆腐",风味独特,远近闻名,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款待亲朋不可缺少的佳肴。

"漾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准备好白豆腐、鲜瘦猪肉、香菇、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调味品。将白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将猪肉、香菇、葱等剁烂成酱作馅。以手指在豆腐块上戳出小窟,填入馅料。烹时将豆腐块排于油锅中,加入骨头汤焖熟即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胡椒粉上席。

"漾豆腐"的特点是浓香软嫩,清爽可口,趁热品尝,味道特佳。

九、大头菜

大头菜是连城的土产之一,又名根用芥菜,系十字花科、芥菜的变种。人们利用其肉质根和茎叶进行腌制。是人人喜爱的佐餐佳肴。腌制后的大头菜呈黄褐色,甘咸适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丝与猪肉共炒,其味更美。因带微酸,故有增强唾液分泌、开胃、健脾、消食之功能,是病后增强食欲,促进康复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