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国庆假期期间,我国的消费水平怎么样?

在国庆期间,我国的消费水平真的是非常的高的。大家都知道,国庆今年又撞上了中秋,整整八天的假期让人蠢蠢欲动,怎么可能不出去消费呢。

一、在国庆假期期间有非常多的人都选择出去旅游。

在国庆期间,出去旅游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是你到我的城市来旅游,我到你的城市来旅游,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交通拥挤的现状。在这八天的假期内,很多人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假期。大家都知道,一年之中除了春节,只有国庆的假期是最长的了,但是春节要回老家,所以只有国庆才是最适合出游的,所以国庆期间我国的消费水平真的是异常的高。

二、在国庆假期期间大家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

在国庆假期期间是难得的能够消费的时间,平时大家都忙于上班和上学,很少有机会能够这么大手大脚的消费。大家都抱着这样一个心态,那就是既然出来玩了,那肯定就是要花钱的,所以说在国庆期间,大家都是大把大把的往外花钱。

三、上班族们在国庆假期期间尽情的玩耍。

每个出去旅游的人都在为我国的GDP贡献。国庆假期期间真的是刺激了大家消费的欲望,每个人都出去花钱,而且是大手大脚的花钱。平时辛辛苦苦的上班挣钱,为的不就是享受吗?能够在这八天假期内获得快乐,那才是最重要的。在八天里面尽情的玩耍尽情的花钱,然后再安安稳稳地去上班,这真的是让人感到非常的美好的。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庆假期期间我国的消费水平真的是异常的高的。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二、国庆长假共6.37亿人次出游:你去哪了

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读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市场数据:

● 问:文化和旅游部昨日发布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如何评价这组数据?

● 答:无论是与去年国庆节假期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的同比,还是与劳动节、端午节假期恢复程度的环比,我们都可以从官方数据得出结论:依托国内超级大市场,我国旅游经济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情境下全面复工复产复业新阶段,旅游消费信心全面恢复,旅游发展潜力全面释放。与端午节假期相比,恢复进度分别提高了28个和39个百分点。人均每次旅游消费也有明显增加,旅游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进一步稳固,全年旅游发展预期有望从谨慎乐观转向相对乐观。

假期八天,游客总体满意度85.71分,景区满意度86分,较端午节的85分进一步提升,说明广大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是高度认可的。

● 问:每当假期结束,各地旅游部门都会发布旅游接待、旅游收入数据和工作总结,请问中国旅游研究院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吗?

● 答:根据现行的《文化和旅游调查统计制度》和工作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负责假日期间国家层面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的数据生产,各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地的假日旅游市场统计工作。根据“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不宜对各地自行发布的旅游接待数据进行简单排序。旅游经济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自有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对各地假日旅游接待人次进行专题测算。

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游客接待规模位居前列的省份有:1.广东、2四川、3.湖南、4.山东、5.河南、6.广西、7.江苏、8.河北、9.安徽、10.湖北。前十位游客接待省域中,东部沿海地区仅占3席,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排名20开外,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开阔地区游客接待排名较以往假期明显前移。

相比劳动节和端午节假期,哈尔滨、西安、武汉、兰州、西宁、长沙、海口、沈阳、重庆和大连等城市旅游市场复苏幅度领先。

● 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还有夜间旅游,都是业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这个假期,能看到哪些新变化?

● 答: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长假期间85.0%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游览文博场馆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游客仍占多数,达66.5%。

在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物展陈不断创新,文博场馆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愿意到访的新空间。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的“屹立东方”等20多个精品展,敦煌研究院、首都博物馆等1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举办的“文物的时空漫游展”,用数字技术将文物“唤醒”。

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为观众和游客奉献了丰富多彩的剧目。艺术家走进车站、机场、码头和景区,“快闪”歌唱祖国,为旅程注入深厚的家国情怀,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作为新晋“网红”的福州市金鸡山公园茉莉花厅,假日期间吸引了25万人到“半山腰”看书看风景。

文化遗产受到游客追捧,多数游客愿意参与目的地文化活动,分享目的地美好生活。贵州丹寨把蜡染等非遗项目带进景区,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带动小镇的酒店和客栈入住率多日达到满房状态。

各大景区、主题公园和公共场所的群众文艺表演,特别是艺术引领、科技支撑的旅游演艺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武汉的《夜上黄鹤楼》、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大唐追梦》、温州的《塘河夜画》、无锡的《运河夜游》、河南建业的《宋城千古情》等沉浸式夜间演艺项目广受游客追捧,往往多次加演,还一票难求。上海、南京、福州等地推出的“博物馆奇妙游”,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延展了游客的体验时空。北京延庆的世园草莓音乐节平均票价300-400元,每天吸引00后的年轻人远道而来,也为流行文化的产业化运营和私域流量变现找到了新的消费场景。

● 问:从数据上看,疫情防控、旅游安全、文明旅游有哪些新进展?

● 答:疫情以来,在中央的统一要求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预约、限量、错峰、有序”已经成一种常态,“无预约,不旅游”“光盘行动”也成为游客休闲消费的新习惯。数字技术在出游预约、行程安排、客源分流、消费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假日期间,实行实名预约的同比增长3.5倍多,除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超过94%的5A级旅游景区实施分时预约制度。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显示,长假期间82.8%的游客不同程度体验了预约,仅有2.5%的游客对预约体验表现出负面评价。

● 问: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和数据中心,请问中国研究院对全年旅游经济形势怎么看?对地方和业界有什么建议?

● 答:结合宏观经济和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市场表现,我们对第四季度旅游市场恢复和产业振兴保持乐观的预期,预计全年旅游经济呈“U型”恢复和振兴发展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入出境旅游市场取决于国际疫情、签证限制、航空开放等条件,预计四季度仍将在底部盘整,部分国家和地区会逐步恢复国际航线,解除对我旅游禁令,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根据各国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冬明春逐步恢复。

希望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结合假日旅游市场数据,在前三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全年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对年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加强对出境旅游需求回流的形势研判,引导行业产品和业态创新方向,对入境旅游也要提前谋划,不能等到市场恢复了,产品和服务却跟不上。

目前,要进一步扩大冬季旅游产品的优质供给,巩固全年旅游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重视冬季冰雪、避寒、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需求的变化,指导冰雪资源富集区根据地方特色,结合民宿、运动、度假、温泉、研学等开发新的冬季旅游项目及产品,加强在冰雪资源匮乏的南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宣传。

三、国庆旅游人数20年

国庆长假是国民旅游休闲需求集中释放的一个假期。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预测,202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国内游人数将达到6.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以上。

四、十一去北京人多吗?什么程度?

人多。前段和后端并无太大差异。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市假日旅游安全有序,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假日经济持续回暖,全市“双节”期间,共接待游客998.2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8.4%,旅游总收入115.0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9%。

其中,外省来京游407.4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5.4%;旅游收入91.0亿元,较去年假期下降1.7%;市民在京游590.8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10.6%,旅游收入23.9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5%。

小长假人都多,可以选择周末去。

扩展资料:

旅游消费信心充足,实现平稳增长

跨省游快速恢复,北京市位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榜首,旅游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重点监测的223家旅游接待景区和地区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增长率达63.1%。

据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与今年“五一”假期相比,景区门票和酒店订单中异地游客订单占比分别环比提升17和23个百分点,市民的文旅消费指数也高于去年同期,市民在京游客人均花费405.2元/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13.0%。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庆中秋北京接待游客998.2万人次 旅游收入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