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理是什么意思

义理是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文辞相关吗,犹道理。

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在易学术语中,指《周易》的文义、道理。即《周易》的哲学思想。

“义”指卦名、卦辞、爻辞的意义,含义; “理”指《易》的原理、道理。易义中包含有易理成分,易理是对易义的展示和发挥,易理体现了《易》的哲学思想。

扩展资料:

《易传》对《易经》进行注释和阐发,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系碑上》)、“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刚柔相推而变在其中“(《系辞下》)、”生生之谓易“(《系辞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等关于宇宙根本规律的命题;

认为”易有太极,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即”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原则,还认为人必须”待时而动“”自强不息“, 要有”忧患“意识。

先秦指普邀皆宜的道理,汉晋指经义名理,宋以后指儒家的经义、名理。清代,将学问分为义理、辞章、考据兰方面。姚鼎《复秦小岘书》:“天下学向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

二、义理派和象数派有什么不同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学术界一般把以抽象、概括的意义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义理学派,以具体物象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象数学派。从整个易学史发展过程看,两派的互相攻讦一直没有停止。当代学术界对义理学派的研究比较深入,也比较公允;对象数学派的研究则不够深入,也有失公允。

象数派偏象数,重在发明各种象数体例;义理派偏义理,重在宣扬各自的哲理、伦理思想。虽如此,然均是“偏向”却没有“偏废”,言象数者未废义理,言义理者未废象数,至宋代已出现合流、互补趋势,只是元明清直至近代未能很好地发扬这一传统。从本质上看,无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实际上都是在假借象数阐发义理,即“假象以寓意”、“假象以明理”,只不过各自假借的“象数”、阐发的“义理”有所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