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国中将都有谁
郑申侠、郑卫平、郑维山、郑炳清、郑勤等
1、郑申侠
郑申侠,1942年7月生,河北泊镇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0月参加工作。上将军衔。1958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空军第1航空预备学校、空军第3航空学校学习。
1962年任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航空兵团长、师长。1986年9月-1988年7月在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
1989年-2003年先后任任空军第7军参谋长、军长、空军指挥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参谋长、军事科学院院长。
1990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2004年6月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2007年9月退休。
2、郑卫平
郑卫平,男,汉族,1955年生,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1970年入伍。
曾任19军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全军整党办干事、总政治部干部部任免2处干事、总政治部办公厅秘书、总政治部干部部院校局副局长,国防大学政治部干部部部长,164师政委、海军陆战旅政委,国防大学政治部副主任。
2009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5年7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郑卫平晋升上将军衔。
3、郑维山
郑维山(1915—2000),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屋脊洼村(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分队长、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和黄安、商潢、苏家埠、黄光等四次进攻战役。
在西征和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参加了枣阳、新集、漫川关、仪南、营渠和反田颂尧“三路围攻”、刘湘“六路围攻”及广昭、陕南等战役战斗。在红军长征途中,三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两次率部迎接兄弟红军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抗日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抗大二分校副校长、军区教导团团长兼政委、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五一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石家庄战役、涞水庄疃战役、察南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和挺进大西北的战役、战斗。
1950年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至1971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对部队的战备训练和各项建设,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十年动乱期间,他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82年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为西北边防建设和西北地区的绿化工作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5月9日1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4、郑炳清
郑炳清,(1937.11生、福建莆田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中将军衔。
郑炳清,1937.11生,福建莆田人。1953年8月入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测绘员、副排长、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福州军区司令部作训部参谋、副团长、团长、福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1985年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92年至1997年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中将军衔。
5、郑勤
郑勤,1951年10月出生,河南信阳新县人。原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1955年中将)之子。200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历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陆军第65集团军军长,2008年1月2日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炳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维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卫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申侠
二、中国十大中将是谁
十大将军: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三、共和国开国中将有哪些?
徐立清 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 唐天际
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 成 钧 程馈; 李天焕
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 万 毅
王 诤 孙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
倪志亮 梁必业 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
聂风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 谭家述 李寿轩
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 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
旷任农 林维先 周贯五 刘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
文年生 詹□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汉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 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
刘西元 孔石泉 袁子钦 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
馀秋里 陈庆先 刘 忠 孙继先 张 藩 徐斌洲 韦 杰 滕海清
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
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 曾国华 朱辉照 馀立金 吴富善 黄志勇
胡奇□ 周 彪 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 刘金轩
张达志 赛福鼎 钟汉华 秦基伟 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叁 李成芳
陈 康 张□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 周志坚 张祖谅
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 张仁初 饶子健 陈仁麒 杨国夫
晏福生 吴瑞林 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
谭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赵 榕
肖新槐 吴信泉 周玉成 曾泽生 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瑞 旷伏兆
李雪叁 谢有法 张天云 卢 胜 黄新庭 吴先恩
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彭饶错杰
四、十大中将是那十位
开国中将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这17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中将":
廖汉生,肖向荣,王尚荣,刘少文,王诤,万毅,苏静,谭希林,杨秀山(杨木森),孙毅,李作鹏,朱明,谢有法,蔡顺礼,王宗槐,孔石泉,徐立清,袁子钦,张令彬,邱会作,李耀,饶正锡,傅连暲,田维扬,张贤约,余秋里,唐天际,汤平,阎揆要,刘道生,周希汉,顿星云,陶勇,康志强,周仁杰,饶守坤,赵启民,方正平,刘昌毅,王秉璋,常乾坤,徐深吉,吴法宪,王辉球,朱辉照,邝任农等。
开国中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中将张震也在2015年9月3日溘然长逝,享年101岁 。
五、开国授中将军衔的有多少人都叫什么名子
1955年,有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综上,共177位将领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们被称之为“开国中将”
中国20世纪50年代授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以姓氏笔划为序,共177名):
丁秋生、万毅、王诤、王必成、王近山、王尚荣、王秉璋、王宗槐、
王恩茂、王紫峰、王辉球、王道邦、韦杰、文年生、方强、方正平、
邓逸凡、孔从周、孔石泉、孔庆德、甘渭汉、卢胜、田维扬、
开国中将2
邝任农、皮定均、成钧、毕占云、匡裕民、朱明、朱辉照、向仲华、
刘飞、刘忠、刘少文、刘西元、刘先胜、刘兴元、刘志坚、刘转连、
刘昌毅、刘金轩、刘浩天、刘培善、刘道生、庄田、汤平、孙毅、
孙继先、朵噶·彭错饶杰、杜平、杜义德、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
苏静、李耀、李天焕、李成芳、李寿轩、李作鹏、李雪三、旷伏兆、
吴先恩、吴克华、吴法宪、吴信泉、吴富善、吴瑞林、何德全、
邱创成、邱会作、余立金、余秋里、张震、张藩、张才千、张天云、
张仁初、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贤约、张国华、张经武、
开国中将3
张南生、张祖谅、张翼翔、阿沛·阿旺晋美、陈康、陈仁麒、陈正湘、
陈先瑞、陈庆先、林维先、范朝利、欧阳文、欧阳毅、罗元发、
罗舜初、周彪、周仁杰、周玉成、周志坚、周赤萍、周希汉、
周贯五、冼恒汉、郑维山、胡奇才、赵熔、赵启民、钟汉华、
钟赤兵、饶子健、饶正锡、饶守坤、姚喆、贺诚、秦基伟、袁子钦、
袁升平、莫文骅、聂风智、聂鹤亭、顿星云、晏福生、钱钧、
倪志亮、徐立清、徐深吉、徐斌州、郭鹏、郭化若、唐天际、
唐延杰、陶勇、萧向荣、萧望东、萧新槐、黄火星、黄志勇、
开国中将4
黄新廷、曹里怀、常乾坤、崔田民、康志强、阎挨要、梁从学、
梁必业、梁兴初、韩伟、韩练成、韩振纪、彭林、彭明治、彭嘉庆、
覃健、程世才、傅连暲、温玉成、曾国华、曾泽生、曾绍山、
曾思玉、谢有法、赖毅、鲍先志、詹才芳、蔡顺礼、廖汉生、
廖容标、赛福鼎·艾则孜、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
滕海清
备注:聂鹤亭为1956年1月25日授衔,贺诚为1958年7月授衔,其他均为1955年9月授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