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岳是什么?哪五岳?

五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

1、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右华,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2、恒山:

恒山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3、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4、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

5、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二、五岳是哪五岳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

五岳的历史:

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五岳一词始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宗伯”。《礼记》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