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琥珀是形成如下:

琥珀的形成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琥珀内部还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常见琥珀种类:金珀,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绿珀,虫珀,蜜蜡,药珀,珀根,缅甸根珀等。

鉴别琥珀

鉴别琥珀可以将琥珀浸泡在盐水中,琥珀的相对密度为1.08,质地很轻,将琥珀放入饱和盐水内,真正的琥珀会悬浮在水面。而塑料或其它材质的琥珀仿制品密度比饱和盐水重,会出现沉水的情况。

二、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琥珀其实是树脂滴落在地,并且在地下掩埋,经过数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具体有三个形成阶段:

1、首先是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树脂掉落在地上,有的掉落的树脂正好不偏不倚砸中了在地上休憩或者觅食的小昆虫,树脂把小昆虫包裹进去,倒不是因为小昆虫呆傻不知道躲避,实在是因为对于这些小昆虫来说,树脂的体积太大了。掉落下来的速度又是极快的,小小的昆虫根本无力抵抗,只能呆在里面了。

2、树脂掉落地上之后会被深埋进土层里,且发生了光合作用,树脂的性状被改变。

3、树脂长期在地里埋着逐渐石化,经过大自然的冲刷、沉积,最终形成了琥珀的完成体。

琥珀的特点

琥珀有颜色丰富、结构奇特、留光性等特点,一般琥珀常见的颜色有黄色、蜜黄色、黄棕色、棕色、红色、绿色、褐色等颜色。而且琥珀的内部大多都包裹的有昆虫、植物等物质,看起来就像活的一样。另外琥珀在灯光照射后,撤走灯光大概几秒钟琥珀才会彻底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