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蟹有哪几种

河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绒螯蟹属在我国有4种,即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图2-1)。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不但个体小,产量也小,无经济价值;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即我们通常称其为河蟹、毛蟹、螃蟹、清水蟹和大闸蟹等,其个体大,肉质好,产量高。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图2-1 4种绒螯蟹的形态学比较

(1)中华绒螯蟹

头胸甲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齿,齿间缺刻深,居中1个最深,额角后方具有6个疣状突起,前侧缘具4齿,第4侧齿小而明显,最末端一对步足的趾节呈尖爪状。

(2)日本绒螯蟹

头胸甲不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齿,但中间两齿圆钝,外侧两齿较尖,齿间缺刻浅薄,居中1个最浅,额角后方具4个疣状突起,前侧缘具3齿,第4侧齿退化,最末端1对步足的趾节宽而扁。

中华绒螯蟹在我国渤海、黄海与东海沿岸诸省均有分布,它有两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辽河(黄河)水系蟹为代表,南方种群以长江(瓯江)水系为代表。日本绒螯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我国台湾沿海、日本沿岸、俄罗斯远东地区,它也分两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绥芬河水系为代表(当地称“俄罗斯大蟹”),南方种群以南流江水系为代表(俗称“合浦蟹”)。

研究表明:辽蟹移殖到长江水系后,不适应长江中下游的生长环境,商品蟹提早1个月性成熟(8月下旬),其蜕壳次数少,个体小,品质差。更为严重的是,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的混杂,遗憾的是,我国近十多年来的“大养蟹”,将不同水系或不同种群的蟹苗蟹种移殖到异地养殖,导致各水系绒螯蟹种质资源的混杂,其无形资产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生产上必须严禁不同水系的河蟹移殖到其他水系养殖。

二、常见海边小螃蟹品种

白蟹、拟穴青蟹、中华绒、石蟹、花蟹等。

1、白蟹:梭子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捕捞和养殖的经济蟹类,2016年捕捞和养殖产量达到最高。捕获后的梭子蟹极易死亡而腐败变质。

2、拟穴青蟹: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和台湾等沿海水域,2017年海水养殖产量近15.20万吨,海洋捕捞产量近7.95万吨。拟穴青蟹具有生长快速、个大体壮、肉味鲜美等特点。[3]

3、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显著特征,有4个额齿尖,内额齿间缺刻深,呈“U”型或“V”型。

4、石蟹:又叫做篾蟹、溪蟹,喜欢淡水和咸淡水,常年栖息在溪流或溪中石块下面。

5、花蟹:又叫远海梭子蟹,它的外壳就像梭子,所以被称为梭子蟹,其双螯非常尖锐,力度非常大。

螃蟹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常见的海水蟹有梭子蟹、雪蟹、青蟹等,其中,雪蟹捕获后基本离水死,梭子蟹可以人工养殖。梭子蟹、雪蟹摄入的食物品质与生长环境比较好,死后可以食用,挑选时要选新鲜的:背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洁白的新鲜度较高。青蟹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泥沙底中,肉食性,有时还会摄食腐败的小动物。一旦死后,青蟹胃肠道可能有毒素并扩散至肌肉中,所以死了的青蟹不宜食用。青蟹买来后最好放在洁净的淡盐水中暂养净化,有助于清洗蟹的消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