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金刚川》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战场的残酷和志愿军军人的坚韧的精神,这部电影算得上近些年国内高质量战争片的代表作

《金刚川》通过三个主要的视角,形成了“复调叙事”的非线性逻辑,一方面设置悬念,层层展开;另一方面,不同环节多次重复强调本片的主题——中国志愿军的坚忍不拔和牺牲精神,也就是片名的英文翻译“The Sacrifices”,实现首尾呼应。

该片以“新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构筑观众与历史的情感连接,从而塑造观众对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金刚川》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七印象影视传媒(海口)有限公司等出品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由管虎、郭帆、路阳联合执导,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

该片讲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战士要在第一时间赶往金城参加最后一场大型战役,如果没能及时赶到,对战况的影响可想而知。志愿军战士们要通过一条名为金刚川的川流,才能继续赶往金城。

志愿军工兵连修建了一条木桥,可供战士们通过。但是,美军也知道只要阻止志愿军通过金刚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战中有更大的优势,于是配备着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以及多发子弹的轰炸机、战斗机不断轰炸木桥与志愿军战士们,而让美军惊讶的是,每次把桥炸烂,志愿军战士们都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重新修复木桥。

二、金刚川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被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们不怕危险不怕劳累拼命地修桥就是为了让军队打赢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

他们打这场仗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中国为了老百姓为了人民所打的。这些志愿军,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但他们在战场上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是国家,他们的这种精神令我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的资源十分匮乏,飞机不够,炮弹不足。当敌人的飞机来临时,我们的炮手为了保住大桥,他们勇敢地点燃了篝火,暴露位置牺牲自己。

这需要多么勇敢的精神才能做到啊。影片的最后,一位当年参加过这场战争的爷爷说,后代们的幸福是由前人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精神就像国歌里唱的那样,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我们应该向这些志愿军战士们致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这些后辈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金刚川》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七印象影视传媒(海口)有限公司等出品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由管虎、郭帆、路阳联合执导,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

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讲述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英勇事迹。该片于2020年10月23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

三、电影金刚川观后感200字

思路:从电影金刚川的内容展开。

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有一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甚至撬动着今天大国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鸭绿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与昼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双方300多万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搏杀,霸权主义者黯然离场,正义的旗帜重新在北纬38度线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阳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东方大地。

如果说,西方军事史学家称公元前5世纪的马拉松之战是“欧洲出生时的啼声”,那么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则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再也没有什么语词像这4个字一样,能够深刻揭示中国人民在经受列强长期凌辱后对这场战争的理解。

从胜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自信。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历久弥坚。

扩展资料:

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据剧情梗概介绍,该片以三个视点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

与以往战争片不同,路阳表示,三位导演想更多表现战争中的个体,“志愿军们不应该每个人是一样的、是同质化的,他们一定是很鲜活的人。

所以我们想找到他们每个人的个人情感。”在他看来,战友之间以同志相称,彼此之间一定有一种超越工作、甚至超越家人的关系,“是一种牢不可破的情感。”因此在剧本创作阶段,三位导演思考的都是如何建立起每个人物在部队中的情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