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粱的俗称是什么 高粱分布在哪里
1、高粱,俗称蜀黍,红粮,名禾,是重要的粮食、酿造和饲料作物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高粱脱壳后即为高梁米。
2、高粱喜温、喜光,并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高粱米在中国、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
3、高粱米味甘,性温、涩,和胃消积,温中涩肠,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等症。
二、高粱的俗称是什么?
高粱的俗称是茭子。
高粱别称桃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茭子、名禾,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
圆锥花序疏松,主轴裸露,总梗直立或微弯曲;雄蕊3枚,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离,柱头帚状。颖果两面平凸,淡红色至红棕色,熟时宽2.5-3毫米,顶端微外露。有柄小穗的柄长约2.5毫米,小穗线形至披针形,花果期6-9月。
主要价值
高粱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在中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食用方法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淀粉、制糖、酿酒和制酒精等。
高粱米中的蛋白质以醇溶性蛋白质为多,色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较少,是一种不完全的蛋白质,人体不易吸收。如将其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则可提高营养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粱
三、高粱的别称是什么
高粱的别称有蜀黍、桃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茭子、名禾。
四、高粱是什么???
高粱,拉丁文名: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1] 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一年生草本。秆较粗壮,直立,高3-5米,横径2-5厘米,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0-70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微呈耳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或有白粉,两面无毛,边缘软骨质,具微细小刺毛,中脉较宽,白色。
圆锥花序疏松,主轴裸露,长15-45厘米,宽4-10厘米,总梗直立或微弯曲;主轴具纵棱,疏生细柔毛,分枝3-7枚,轮生,粗糙或有细毛,基部较密;每一总状花序具3-6节,节间粗糙或稍扁;无柄小穗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5-6毫米,宽3.5-4.5毫米,基盘纯,有髯毛;两颖均革质,上部及边缘通常具毛,初时黄绿色,成熟后为淡红色至暗棕色;第一颖背部圆凸,上部1/3质地较薄,边缘内折而具狭翼,向下变硬而有光泽,具12-16脉,仅达中部,有横脉,顶端尖或具3小齿;第二颖7-9脉,背部圆凸,近顶端具不明显的脊,略呈舟形,边缘有细毛;外稃透明膜质,第一外稃披针形,边缘有长纤毛;第二外稃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具2-4脉,顶端稍2裂,自裂齿间伸出一膝曲的芒,芒长约14毫米;雄蕊3枚,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离,柱头帚状。
五、高粱又称什么,高粱的俗名叫什么
1.高粱的俗称是蜀黎、乌禾、桃黍等,是一种喜温、喜光的植物,能耐高温,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都有种植,早我国,南北各省都有种植高粱,但是主要以北方为主。
2.高粱在世界上多个地区都作为主要食物之一,可以直接蒸制使用,还能制作各种面食。
六、高粱又叫什么?
高粱的俗称是茭子。
高粱又名淘米、木吉、大梁、五河、泸沽、河马小厨师、何明,为禾本科黍属。秆粗壮和直立,在基部节上有支持根。叶鞘无毛或者有点粉状;舌为硬脑膜,顶端圆形,边缘有纤毛。
圆锥花序疏松,主轴裸露,花序梗直立或稍弯曲;雄蕊3枚,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开,柱头帚状。颖果两面平凸,红色至红褐色,成熟时宽2.5-3毫米,顶部略露。带柄叶柄长约2.5毫米,小穗线形至披针形,果期6-9月。
主要价值
谷物加工后,高粱变成了高粱米,在中国、朝鲜、前苏联、印度和非洲都被用作食物。食用方法主要是将大米煮熟或磨成粉,再做成其他种类的食物,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饼、粘饼等。除了食用,高粱还可以用来制造淀粉、糖、酒和酒精。
高粱米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醇溶性蛋白质,色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很少。它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与其他谷物混合,可以提高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