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是多少岁继位的?

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名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原是秦国的公子,曾被作为人质留在赵国,在阳翟被邯郸大商人吕不韦发现。吕认为立一国之王最为得利,便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妾赵姬嫁给了子楚,同时不惜千金为子楚立为太子而积极活动,终于得到了孝文王后华阳夫人的同意,被立为太子。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孝文王死,子楚继位为庄襄王,吕不韦因“有功”而被封为相国、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还兼任太子政的师傅。嬴政元年(前246年),庄襄王死,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由其母临朝听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即次父)。朝廷大权尽落入吕不韦手中。此时的秦国,自秦孝公变法以来,历经六世,至秦王政时,已经发展为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国家。

嬴政几岁亲政的

嬴政22岁亲政的。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21岁。次年就要举行加冕礼,开始亲政。因此,在这年吕不韦将早已开始编撰的著作,公布于咸阳门市,并宣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据说当时无能增损者。真实原因,并不是《吕氏春秋》至善至美,无可挑剔,而是人们惧怕相国,无人敢改动。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即位,吕不韦为相国,被封为文信侯,以蓝田十二县为其食邑,后来又改封至三川郡的河南洛阳食邑十万户。庄襄王在位三年去世,其子政即位,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继位时十三岁,吕不韦继续担任相国,并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到嬴政22岁亲政时,他在秦国实际执政已达十二年之久。

嬴政立为太子前的经历

嬴政的父亲叫嬴异,即位前称公子异或子异,是秦国第三十三代国王,谥号庄襄王。子异的父亲是安国君,妻妾众多,光儿子就二十多个,子异的年龄排在中间。子异的生母夏姬不受宠爱,子异又是中子,没有继承王位的希望,后来子异被打发到赵国做质子。在赵国公子异遇到了天大的贵人富商吕不韦。在吕不韦的运作下,子异竟奇迹般地被立为太子。

赢政几岁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