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们都叫秦叔宝为小孟尝!请问一下孟尝是谁?都有什么典故呀?
孟尝是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橡明森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汉族,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槐谈王幺梁亩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二、小孟尝是谁
“小孟尝”秦琼-秦叔宝
秦琼,字叔宝。从表字看,应当在家中排行老二,这可能也是他被民间叫做“秦二哥”的原因。即使在当时,世仔段人也非常喜欢他,都亲切地叫他的字叔宝。秦叔宝是齐州厉城握歼人,是真正的山东好汉,他少年时候参军,做了隋将来护儿的亲兵。
初随隋将来护儿、张须陀镇压起义军,以勇悍闻名。张须陀被瓦岗寨击杀,秦琼转投隋将裴仁基,后随裴仁基降瓦岗寨。及瓦岗寨李密兵败,秦琼又为王世充将,但他不齿王世充为人,公然反叛投唐,从此成为李世民的部将。
秦琼先后随同李世民征讨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屡立大功,逐渐念皮誉成为秦王最为器重的部将,被封为翼国公(死后改封胡国公)。玄武门之变,秦琼参与诛杀建成、元吉,但此后多病,盖因征战时老伤所致。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陪葬昭陵,其画像绘于凌烟阁。
从网上找的,应该是他
三、小孟尝是什么意思?
小孟尝是绰号,好多人都有这个绰号
意思是像孟尝君一样交友极广的人
“小孟尝”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名号,《隋唐演义》中的秦叔宝、《水浒传》中的柴进,乃至《书剑恩仇录》里的周仲英,都被江湖上称作“小孟尝”,小孟尝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呢?事情还得从战国时候说起。
韩云波教授在《侠客行》第五集中说道,战国时期的大侠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位公子出身高贵,而且喜爱养门客——也就是搜罗江湖上各种奇人异士,无偿地供养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培植私人势力,其中又以孟尝君成名最早,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公子”。
孟尝君本名田文,是齐国的贵族,封在薛地,他曾经担任齐国的相国,有权有势,前来投奔的人不少,孟尝君始终热情招待,可说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他爱士的名声是怎么传出去的呢?韩云波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孟尝君把门客根据能力大小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享受好车好房,中等的享受鸡鸭鱼肉,下等的就是粗茶淡饭了,这样以业绩来管理门客,大家都没话说,孟尝君尽量做到平等,连饮食都和门客保持一致。一次夜宴上,有门客误以为孟尝君分配食物不均匀,就大声指责孟尝君,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这位门客觉得愧疚,就拔剑自刎了。正是这样一场意外的炒作,让孟尝君的名声很快传遍天下。悉敏
秦王听说孟尝君如此受百姓爱戴,就请他去秦国当丞相。孟尝君刚一到秦国,意外就发生了,秦王想到孟尝君是齐国人,如果真让他当了丞相,那不是引狼入室吗?可是放任孟尝君回国呢,明摆着又是养虎贻患,秦王思前想后,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孟尝君思前想后,决定走夫人路线,找人吹吹秦王的枕边风,他找到秦王的宠妃帮忙,秦王宠妃提出的要求,是要一领天下无双的白狐裘,孟尝君这下傻了眼了,他确实有一领白狐裘,可在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献给秦王了呀。这时候,他门下一位号称“狗盗”的门客利用夜色,从秦王宫里盗出了那领白狐裘。孟尝君将狐裘献给秦王宠妃,终于得以脱身了。
孟尝君一口气逃到了函谷关,却又遇上了麻烦,函谷关的规矩,是鸡叫之后才许通行,孟尝君既没有通关文书,又没有强行冲关的实力,后来他门下一位擅长口技的门客,学了一声鸡叫,这一叫不要紧,告卖函谷关内外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守关的兵士一听,马上开关放行,孟尝君这才顺利出关。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就是打这儿来的。连鸡鸣狗盗之徒都收在门下,可见孟尝君选拔人才是如何地宽容了,他被称为“天下第一公子”,绝非浪得虚名的。
孟尝君身为一国丞相,却如此礼贤下士,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个爱士的榜样,无怪乎武侠小说中,把效仿孟尝君为人的这些侠客,通通称袜陆逗作“小孟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