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髦高贵乡公的来历(高贵乡公曹髦怎么读)
1、曹髦为什么叫高贵乡公
2、曹髦高贵乡公的来历。
3、高贵乡公曹髦如果隐忍会怎样。
4、曹魏高贵乡公。
1.高贵乡公即曹髦,为昭将中护军贾充使成济所杀,死后无号,史称高贵乡公。
2.曹髦正始二年(241年),生于东海王宫,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五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
3.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专权秉政,甘露五年,亲自讨伐司首租并马昭,为太者迹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
4.曹髦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传世文章有伤魂赋并序,颜子论等,爱好儒学,亲赴太学论道,著有“春秋左氏传音”,精通绘画,一说为中国第一位成为画家的皇帝,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曹型告髦为中品。
二、为什么叫高贵乡公
曹髦是文帝的长孙,明帝的侄儿。明帝无嗣,按礼法可以让小宗入继大键旅宗,这样曹髦就可登基为帝,也可以为明帝延嗣续后。小宗入继大宗是一项宗法制的内容。宗法制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这一支称为大宗,拥有无可非议的继承权,庶子一支成为小宗,没有继承权。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大宗绝嗣了禅罩怎么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礼法家就说了,可以让小宗过继给大宗,尊大宗的父母为父母,成为大宗的后嗣。自己养了多少年的儿子贺亮闹应要过继给别人,还要“抛父弃母”,这种掠夺式的继承原则简直有些残酷。因此曹髦叫高贵乡公。
三、历代帝王三国之魏国高贵乡公曹髦
曹髦(241-260)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谋士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杀,年仅20岁。
人物简介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魏朝皇帝曹芳,十四岁的曹髦被立为帝,改元“正元”。曹髦年幼,只是一个傀儡,实权先后由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握。司马昭专横跋扈,朝政腐败,国势衰弱,魏朝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
随着小皇上的长大,曹髦日渐对司马昭产生不满。不久他写了一首《潜龙诗》,司马昭发现,也有了戒备之心。魏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己丑(初七)日(6月2日),曹髦召见王沈、王经、王业等三人,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不顾郭太后及众亩粗臣的反对,率领宫人三百余人讨伐。王沈与王业先行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司马昭马上派兵入宫镇压,双方在宫内东止车门相遇,中护军贾充在南阙下率军迎战曹髦,贾充命令成济杀曹髦,成济一戈从曹髦胸部缺和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车上,年仅20岁。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司马昭立曹奂为曹魏皇帝。曹髦死后,由于后上任的皇帝是个完全的傀儡,于是曹魏的实权就彻底地落入了司马氏的手中。
曹髦擅长书写诗文。另外他的绘画艺术也很是不错。是一个善于琴棋书画的才子。
历史概况
曹髦是魏国的第四代皇帝,曹丕的孙子,东迅扮镇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后来,曹髦因不甘心朝政被司马氏霸占,带领数百仆人讨伐司马昭,在宫门处被司马氏的党羽贾充指使成济用戈刺死,并被废掉皇帝名位。善丹青,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新丰放鸡犬图》传于代,又有《黔娄夫妻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为中品。
历史年表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从小好学,学业早成。
【244年】 曹髦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
【254年】 魏帝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登基后,曹髦下令减少后宫开支,禁止奢华。同年,曹髦被迫赐予大将军司马师黄钺,并给予奏事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255年】 镇东将军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因废立之事叛乱,司马师率兵讨伐成功,但于归途中病逝。曹髦无力阻止司马昭继任为大将军,于是朝政继续由司马氏把持。
【257年】 诸葛诞叛乱,司马昭率兵征讨,于次年平定。
【260年】 曹髦发现权威日去,十分生气,于是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商议,欲出宫讨伐司马昭。王经力劝,曹髦不听。王沈、王业二人将此事密报给司马昭,于是司马昭有所准备。曹髦自率数百仆人,鼓噪而出,司马昭的弟弟司马跑来劝阻,被曹髦手下呵退。中护军贾充又率众出来阻挡,曹髦拔剑亲自迎战,于是众人退却,但太子舍人成济在贾充的授意下持戈上前,将曹髦刺死。司马昭闻讯后假装大惊,将成济斩首谢罪,又用太后的名义,以不敬太后、自寻死路的罪名将曹髦的皇帝名位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