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鬼节又称为什么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陪册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芦乎宏。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顷携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二、鬼节又称为什么节

鬼节在中国称作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孝差在国外最著名的鬼节则称为万圣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祭奠逝去的亲人,以此来安抚他们的灵魂,并且燃放烟花爆竹来驱赶不怀好意的灵魂,西方的万圣节则会有小孩子打扮成鬼怪的样子来讨要糖果。

鬼节的别名

1、中国鬼节

中国的鬼节又叫做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时间分别是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农历的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初一,是我国百姓祭奠先祖、踏青赏春的传统佳节。

2、西方鬼节

西方最为著名的鬼节也叫做万圣节,起初是为了安抚逝去的亲人的灵魂,后来逐渐演变成人们穿着奇装异服上街讨要糖果的节日,小朋友们在这一天可以尽情脊卜撒娇调皮,索要零食。

3、文化内涵

无论是中国的鬼节还是西方的鬼节,其根本的文化意义都是希望自己逝去的亲人樱慎穗能够过得幸福,也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一种宽慰,表达了人们对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三、2023年鬼节是几月几号

2023年鬼节是8月30日。

鬼节,是指祭祀鬼的节日或者与鬼相关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

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中国一些地方将上巳节(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四个节日,合称为“四大鬼节”。中国一些地方将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四个节日,合称为“四大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中国鬼节

三月三,是传说中的鬼节,在江淮一带流行,尤其以信阳、阜阳、淮南为代表。传说每亮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了。当天晚上,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中元节,即民间俗称的“鬼节”,因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半、七月望。中元节的节名来敏棚源于道教,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尽管有着浓厚的敬拿祥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