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元璋一生娶过几位妻子?
朱元璋有22位后妃:
皇后:马皇后,野史记名马秀英,也有称马腊梅。
妃嫔:
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兄孙藩,元帅马世熊义女。生怀庆公主。谥号成穆
李淑妃,寿州人,父李杰。史书未有她生下皇子的记载,但有人却认为李淑妃生懿文太子朱标、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
碽妃,她为高丽(今朝鲜)进贡的女子,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她是明成祖朱棣和周定王朱橚的生母。《南京太常寺志》所载明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胡充妃,生楚昭王朱桢,谥号昭敬。
郭宁妃,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兴、郭英。生鲁荒王朱檀
郭惠妃,生蜀献王朱椿、代简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
崔惠妃,谥号庄靖安荣,未生子女
胡顺妃,生湘献王朱柏
赵贵妃,生沈简王朱模
郑安妃,生福清公主
李贤妃,生唐定王朱桱
刘惠妃,生郢靖王朱栋
达定妃,生齐恭王朱榑、潭王朱梓
葛丽妃,生伊厉王朱彝(木彝)
韩妃,她为高丽(今朝鲜)进贡的女子。生辽王朱植、含山公主
余妃,生庆靖王朱栴
杨妃,生宁献王朱权
周妃,生岷庄王朱楩、韩宪王朱松
张美人,生宝庆公主。朱元璋死后,她因女儿年幼而幸运的成为唯一一位免于殉葬者
任顺妃;生平不详
郜氏,生肃庄王朱楧
二、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中包括贵妃,为何张美人幸免?
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历来都是皇权的重大威胁,后宫及外戚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维护皇权,另一方面它能威胁皇权。历代帝王都给后宫制订了严格的制度,以防她们干政或者专权。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条:一、选择娘家势力强大的女子做后妃(皇权弱时),选择平民之家的女子为后妃(皇权强时);二、后妃不设等级,一律平等;三、立嫡杀母或者后妃殉葬。
朱元璋苦心培养的继承人朱标英年早逝了,皇太孙朱允炆年小无威望,这让朱元璋十分担心政权被篡以及后宫主政。为了防止有实力的将军、家族起兵夺权,老朱将有造反能力的将军大部分诛杀,少部分解职闲赋在家。为了防止后宫干政,老朱则下令将所有嫔妃全部殉葬。
张玄妙是老朱的嫔妃之一,等级是美人,生第十六女宝庆公主。 朱元璋共有一后二十一妃,也就是说老朱有22个老婆,共生育了儿子26个,女儿16个。宝庆公主是朱元璋的幼女,是他的小棉袄,晚年就是皇太孙朱允炆与宝庆公主在陪伴他。朱元璋见宝庆公主还小,张美人殉葬后小女儿就没有了保护人,于是免去了张美人殉葬的殊荣!
朱元璋虽然书读得少,但是他天纵英才,老博士们天天给他念史书,他总能抓住要害,进而无师自通,将帝王之术修炼得炉火纯青。在老朱看来防止后妃干政与外戚专权只有两途,一是选择平民女子为妃,二是先帝死后所有嫔妃殉葬!这两个手段比秦始皇的不立皇后,汉武帝的立嫡杀母要高明彻底得多,尽管更加不人性!
老朱死后,朱允炆按照爷爷的贵训让所有嫔妃殉葬,并给予嫔妃的家属优厚奖赏及荣誉。当然张美人不在殉葬行列,她有养育宝庆公主的责任在身。所有嫔妃被迫自缢身死,或者饮鸩自尽。明朝因为朱元璋恢复了消失千年的人殉制度,直到明英宗时代才废除该项制度。
三、朱元璋有多少老婆?
22个。
一、嫔妃列表
1、皇后马氏
2、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兄孙藩,元帅马世熊义女。生怀庆公主。谥号成穆。
3、李淑妃,寿州人,父李杰。史书未有她生下皇子的记载,但有人却认为李淑妃生懿文太子朱标、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
4、碽妃,她为高丽进贡的女子。
5、胡充妃,生楚昭王朱桢,谥号昭敬。
6、郭宁妃,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兴、郭英。生鲁荒王朱檀。
7、郭惠妃,生蜀献王朱椿、代简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
8、崔惠妃,谥号庄靖安荣,未生子女。
9、胡顺妃,生湘献王朱柏
10、赵贵妃,生沈简王朱模
11、郑安妃,生福清公主
12、李贤妃,生唐定王朱桱
13、刘惠妃,生郢靖王朱栋
14、达定妃,生齐恭王朱榑、潭王朱梓
15、葛丽妃,生伊厉王朱彝(木彝)
16、韩妃,她为高丽(今朝鲜)进贡的女子。生辽王朱植、含山公主
17、余妃,生庆靖王朱栴
18、杨妃,生宁献王朱权
19、周妃,生岷庄王朱楩、韩宪王朱松
20、张美人,生宝庆公主。朱元璋死后,她因女儿年幼而幸运的成为仅有的一位免于殉葬者。
21、任顺妃;生平不详
22、郜氏,生肃庄王朱楧
二、嫔妃
1、马氏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一1382年)八月初八,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
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四月,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1538年(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
2、孙氏
成穆贵妃孙氏(1344—1375),陈州人,明太祖朱元璋宠妃。孙氏有容德,太祖闻而纳之,时年十八。敏慧端丽而娴礼法,言动皆中矩,马皇后赞其“古贤女也”。
生四女,其二临安公主、怀庆公主。太祖即位,册为贵妃,位冠诸妃上。佐皇后内治,宫壸肃然。贵妃曾经与太祖登“香云阁”,观后苑刈稻。太祖命宫人取酒来,为“赏丰饮”。
令贵妃诵诗侑酒,妃为歌李绅《悯农诗》,太祖大悦,赐予有加。贵妃次女早卒,妃因此得疾。洪武七年薨,享年三十二岁。太祖震悼,特赐谥成穆,命吴王橚主丧,服慈母三年,皇太子诸王皆朞。
3、李氏
淑妃李氏,明太祖朱元璋妃,寿州人。父李杰。洪武初,李杰身为广武卫指挥,随军北征,卒于战场。
洪武十七年九月,孝慈高皇后的丧期结束后,李氏被册封为淑妃,因明太祖誓不再立后,由李淑妃代替过世的孝慈皇后掌管后宫。不久,李淑妃逝世,后宫交由郭宁妃掌管。
有些资料认为李淑妃是明太祖长子朱标的生母。但李淑妃不可能是明太祖长子朱标的生母,因为朱标出生于至正十五年,而李淑妃的父亲李杰至正十六年才投奔朱元璋,这时李杰二十六岁,李淑妃顶多十岁。
4、郭氏
宁妃郭氏,汉族,明太祖朱元璋妃,濠人郭山甫的女儿,郭宁莲。
明史上说郭山甫善相人。朱元璋尚未发迹的时候,路过其家,郭山甫相之,惊道:“公相贵不可言。”并对儿子郭兴和郭英说:“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
于是郭山甫急忙跟随朱元璋,并将女儿遣往侍奉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即位,封郭氏为宁妃。李淑妃薨后,命郭宁妃代理后宫事务。
郭家也满门尊贵,郭山甫直封到营国公,郭兴、郭英都以功封侯。
5、惠妃郭氏
惠妃郭氏,明太祖朱元璋妃嫔之一。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阳公主。是郭子兴与其次妻小张夫人的女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淑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宁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