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是什么意思

甲子岁应该是指“木星”,即太岁古人曾以此纪年。 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是在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 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岁在甲子中的甲子是指哪一年

岁在甲子指的是:灵帝中平元年(184),并且该年是为甲子年。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汉历)纪年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对应各个公元年份,则年份数除以60余4者,自当年正月初一至该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

在汉武帝之后,已经开始用甲子纪岁了,六十为一甲子,上个甲子年是1984年,下个甲子年是2044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甲子年

中国历史上使用甲子(干支)用于纪年,始于汉代。秦汉之前和汉初,人们使用岁星纪年,所谓岁在焉逢摄提格、端蒙单阏、游兆执徐之类的,其焉逢、端蒙、游兆等为岁阳,摄提格、单阏、执徐等为岁阴。

在汉武帝改历,实行太初历时,仍使用的太岁纪年,因此有“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从汉武帝后,已开始有使用甲子来纪岁。

但这一时期存在岁星与甲子转换的混乱,有的加一超辰,有的加多超辰,有的没加,比如直接用岁阳、岁阴将太初元年转换为甲子纪年,则为甲寅。

岁在甲子是什么意思?

岁在甲子岁应该是指“木星”,即太岁。古人曾以此纪年。

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是在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

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