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月晦朔弦望都分别指什么时候?
初一的新月称之为“朔”,《说文》里有讲到“朔,月一日始苏也”
十五的满月为“望”,因为此时地球在月亮和太阳之间,日月遥遥相望。
弦则是指初七八的上弦月与二十三的下弦月。
月相亏至最后一日,则为“晦”,《说文》解释:“晦,月尽也。”
而其中特别注意的是,朔日必为农历初一,晦日必为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望为农历十五,既望为农历十六。
扩展资料:
在古代最高的科技天文历法上,我们是全世界唯一采取阴阳合历的文明。根据太阳的周而复始的公转决定了寒暑冷暖的推移循环,我们使用日晷观测天文星象和计时,形成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根据月相的晦朔弦望的变化周期,制定月份和时日。由此形成阴阳合历,用于指导国家大事。
中国历史关于历史事件和天文现象的记载非常详细,信史远非国外那些胡编乱造的可比。如历次哈雷彗星的记录,如根据金文记载的月亮的天象,推算出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
二、晦朔望既望分别什么时候(晦朔望各指什么)
1.弦是指月中分,有上弦(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每月农历廿廿三),望是指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晦是指每月第三一日,朔是指每月月初,又指新月。
2.晦朔望是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期间的四种状态和对应的日期。
3.月绕地行,地至何处亦随之而行。
4.每日行13度10分有奇,故每月有盈亏之别,阴历每月一朔一望,月初则全晦,历3日成弯形,再5日见其半,再8日见其盈,至是又渐渐亏缺以至于晦。
5.因月体无发光之本能,恒籍日光之反射而有不同,当全晦时,即月在日和地之间,日月同一经度,月之受光面不能反射于地球之上,是为“朔”。
6.及离朔七日余而距日90度时,日在月后,渐见其半面,是谓“上弦”。
7.至于月和日正对面为180度,日月又同一经度,地在日和月之间,月球之受光面完全向地球,故光圆而为“望”。
8.离望七日许,距日亦90度,日行于月前,又仅见其半面,是谓“下弦”。
9.至距日愈近,仍介于日和地之间,光又全晦而为朔矣。
三、古代朔,望,晦指哪一天?
望是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是指小月农历十六日、大月农历十七日,朔指每月农历初一,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
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相关信息: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绕日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四、朔望晦日各是哪一天 朔望晦日各是什么时候
1、朔望指农历每月的第一日,晦日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中国农历将朔望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朔望日有从平旦(天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
2、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称为朔,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几乎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晦日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
五、朔望晦日各是哪一天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第一日,晦日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
中国农历将朔望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朔望日有从平旦(天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称为朔,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几乎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
晦日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六、望、既望、晦、朔,分别指阴历的哪一天
“望”:阴历十五日,“既望”:阴历十六日
“朔日”:阴历每月的初一,“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在阴阳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望月(满月)。因此在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望日”。
望月(满月)经常成为鉴赏的对象,自古就有赏月活动。特别是秋季的望月(满月)非常美丽,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节”,中国、日本、韩国等地都有特别的赏月活动。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扩展资料:
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形成了农历(汉历)。
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古历、汉历、夏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夏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