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是出自哪首诗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出自唐代杜甫的《归雁》,《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羁旅蜀地,不能及时返乡,当诗人为乡情所苦、愁思百结的时候,看见队队大雁向北归飞向中原地带,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

原文:

归雁

唐代: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译文: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春暮,在成都草堂。浦起龙注:“神味高远。旧编广德二年(七六四)自梓、阆还成都作,则‘东来’字不合。当是大历三年(七六八)出峡后诗。”信如浦说,则此乃杜甫最后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短小精悍,含义隽永,余味无穷。诗人将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间,在平易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强烈的激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归雁

二、《归雁》古诗的意思

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归雁》

原文: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译文: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洛阳、东经关中流离到秦州,再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

杜甫在离故园越来越远的时候写了这首《归雁》。此诗写作具体时间说法不一,仇注杜诗,将其系在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再回成都时作[2]。按浦起龙《读杜心解》,定为三历三年(768年)出峡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