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安门的资料

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二、关于北京天安门的资料

天安门城楼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外,叶大鹰导演的一部作品名字也是《天安门》。

三、北京的天安门简介

天安门坐落在中国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设计者为明代的御用建筑匠师蒯祥。天安门始建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时称为承天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25年10月10日,国立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之一。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四、关于天安门的资料 北京天安门简介

1、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2、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3、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五、北京天安门地理资料

天安门,位于北京的市中心,南有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北京有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为三层楼式木牌坊,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明末被焚。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含义。天安门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城楼通高37.4米,殿内面积

1,710米,殿宽九楹(62.77米)、进深五楹(27.25米),寓意皇帝的“九五至尊”。殿为木结构,双檐歇山式屋顶,上覆盖黄琉璃瓦,殿内外有直径 2米的巨柱60根,内嵌绘满象征皇权的各种采绘。整个城楼建于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红墙、黄瓦、五个拱形券门,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城楼前后各有一对用汉白玉雕成的蟠龙八角柱华表,连同须弥座高为 9.57米;巨柱顶端贯嵌着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龙盘于柱上如环绕于云海之中。门前护城河称金水河,上建有汉白玉金水桥七座,中间五座正对五个券门,中间一座最大,名“御路桥”,旧时只有皇帝可以通行;左右四座叫“王公桥”,是王公大臣走的;最外侧两座最小,叫“品级桥”,是三品以上官员的通道。天安门前金水桥南北,各设威风凛凛的汉白玉石狮一对,其雕刻精美,造型生动,威武异常;石狮乃明代永乐年间原物,距今已有

500 多年。所有这些美妙的装饰,均与天安门城楼融为一体,形成十分和谐、庄严、雄浑的气势。新中国诞生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天安门的维修及保护工作。曾多次进行大规模的翻新修缮、粉刷、油漆与彩绘,并已新制大型宫灯,安装升降电梯,整修登城马道,重雕城楼四周的汉白玉石雕围栏与望柱。

并于天安门前左右两侧,筑起两座宏大的观礼台,台前金水河中,又新装有两组大型的电子喷泉,水柱高达十几米。沿河南岸,铺植有修剪整齐的绿化带,花木四季常青。悬挂于天安门前的毛泽东巨幅油画像,每年国庆节前重画更新一次。从而使整座天安门城楼青春永驻,不断焕发出中华传统文化及新时代的灿烂光辉。于1988年元旦,天安门城楼已正式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敞开了大门,成为京城观光揽胜的最佳景点之一。广大中外游客可自行购票登城观瞻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活动时的聚会重地,以及参观有关珍贵的历史文物等。同时还可凭栏纵览天安门广场内外及百里长街--长安街的壮丽风光,令人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1.金水桥

天安门前的汉白玉桥,一般称为金水桥

天安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上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一般称为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桥”。桥南东西两侧,各有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

5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石狮系明代永乐年间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狮后面两边设有红色观礼台,台前东西各筑花坛,游人们常在这里驻足观景。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

2.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的中央;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广场的东西两侧遥遥相对;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矗立在广场的南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参观、游览,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门广场最早呈倒“凸”字形,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期称“中华门”;当时的广场是一块禁地,普通老百姓绝不允许涉足,即使探头张望也会犯下“私窥宫门”的大罪。因此那时人们要从东城去西城只能绕到大明门以南或地安门以北。就是官员等到了门前也必须下马步行,可见广场之神圣。

3.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

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是中国的最高纪念堂,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的纪念堂,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端,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在这里,安放着毛泽东主席的遗体,并设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革命业绩纪念。纪念室通过大量的照片、文献、实物,展现了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伟绩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

4.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办公的地方,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人民团体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5.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功能于一身,以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