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中弥勒佛来历?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氛。

据民间传说大肚弥勒佛像的形象来源于一个名叫契此的和尚,据《宋高僧传》载,契此是五代明州(今宁波)人,号长汀子。他体态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锡杖上挂着布袋游方化缘。故称“布袋和尚”。传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磐石之上,圆寂前留下一偈言:“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来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从此大肚弥勒佛的形象就流传开来,成为中国大乘佛教佛寺的佛像之一。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

传说和对联

传说故事

《宋高传》卷二十一、《拂祖历代通载》卷一十七载,这位永远笑哈哈的弥勒是中国和尚契此”称“弥勒化身”后留下的形象。

二、弥勒佛的故事

阿弥陀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详见:

参考资料:

三、弥勒佛的故事大全(佛陀的故事)

1、大肚弥勒佛的故事。

2、韦陀和弥勒佛的故事。

3、释迦弥勒佛的故事。

4、苏轼和弥勒佛的故事。

1.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

2.佛经预言在弥勒佛出世时,世间会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

3.弥勒佛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

4.在佛教传说中,弥勒从印度而来,到中国后演化成了奉化的布袋和尚契此,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的一块磐石上,圆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5.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

四、弥勒佛启示人生

弥勒佛启示人生

弥勒佛启示人生,大肚弥勒佛。我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佛,通常将他尊俸在寺庙的前面,一进山门的地方。由于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弥勒佛到底怎么启示人生呢,我给大家整理了以下资料。

弥勒佛启示人生1

带着一声啼哭,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从此,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或许会有着太多的坎坷。曾经哭着来到人世间的我们,纵使现在有一千个哭的理由,但也要从心底暗暗告诫:在笑对人生中快了自已。

笑,是人类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笑,包涵了多少沧桑和宽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笑,显示了一代英雄从容和洒脱;而弥乐佛的开怀大笑,让芸芸重生心悦诚服。遥想当年,周公瑾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他的笑,是一代儒将的自豪与得意;曹操败走华容道犹能大笑,这一笑,无疑是一种超脱,一种强烈的自信和一种藐视万难的气度,是强者的风范;革命永士在奔赴刑场就义前,面对死亡朗声大笑,这一笑,是革命者自信坚毅的笑,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威力。

在这个无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许多人为了自已的追求而愁眉不展,脸上难露笑容。事实上,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好做,也不是说自已想实现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因此,这些人总觉得苦不堪言,脸上的笑容也日渐稀少。可是我们为何不能面对现实和挫折激流勇进呢?不要使自已太压抑,凡事要想开,时刻警示自已,与其愁眉不展,不如笑对人生,快乐地生活。像伏契克告诉我们的那样:“应该笑着去面对人生,不管一切如何!”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椎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衡心与病魔作斗争,始终对人生充满信心。她从没走进过校门,却发奋自学直到攻下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她先后翻译和创作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因此,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从张海迪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痛苦折磨下的乐观平和的心态。在央视《艺术人生》栏目“张海迪——笑对生活”篇里,她曾说,“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人快乐!”前一句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实话实说,后一句则是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自信的呐喊。

笑对人生,看起来只是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在现实生活中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却少之又少。纵观古今中外的贤达明士,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乏的是笑对人生的气量和勇气,以至于人生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一幕幕悲剧,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如灰飞烟灭般失去,给这个原原本欢快的世界平添了许多悲剧色彩。

平时读报,总看到关于一些人因一想不开而走上绝路的悲剧报道,读后总是令人嘘唏不已。其实,有幸来到人世间走一回,父母含幸茹苦拉扯大已属不易,何必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耿耿于怀,甚至于要把生命也轻轻搭上?要知道,即使人生真的遇到了苦痛,悲伤,失意或落寞,但这与漫漫历史长河,茫茫宇宙空间相比,又是何其短暂,何其渺小?大可不必消极面对,只需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是一份超然。用超然的心态看待一切,不去苛求。但凡遇事能想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不为功命利禄所缚,不为荣得失所累,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以宽宏大量和豁达大度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已,就能从苦境和困惑中解脱出来;心静如水,波澜不惊,就能步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超然境界。

乐观的人,总是把困难和挫折看成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然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一种不幸。所以,当他面对这一切时,他不会畏缩不前,也不会束手无策,甘于俯首称臣,而是充满勇气,充满自信,凭着契而不舍的精神,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它,战胜他,笑到最后,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就能视世间的千般烦恼,万种忧愁如过往云烟,已经得到的好好真惜,尽量从中挖掘出满足,自信和快乐;应当得到却得不到的,也不必费尽心机去苦苦强求。人生苦短,何必再自我折磨酿制苦涩?

笑对人生,需要一份自信。自信好像是人体的骨架一样,却少了它,思想就会衰弱;却少了他,个人就成不了气侯。有自信就有希望,有自信就有朝气。一个坚韧自信的人必定会意志坚定,目标专一,不为失败挫折所左右,就会始终充满活力,焕发光彩,洒脱自如。

笑对人生,其实就是博爱,是对世界万物的关爱,是胸怀坦荡,是坚韧自强。笑对人生,是物我两忘,是淡泊人生。只要能笑对人生,还有什么痛苦无法承受?试想,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因为意外事故,而不能更久的享受人生;有多少人为了算计别人,熬白了头始终两手空空。如果我们不想来日再为一些琐事烦恼,那么,只须放下所有的不快,从现在开始,一起来笑对人生。

如果生活能用筛子筛选,我们就会发现,烦恼的事永远筛不完,忧虑的事一辈也滤不尽。仔细想想,烦恼,忧愁等都是自已伤害自已。人应该学会督促和约束自已朝着有益健康的方向努力。具有克制,宽容,豁达,乐观的胸怀,能转移不愉快的情绪。要做到这点,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笑,常笑,让笑充满生活。

人生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既然你选择了它,你就要学会慢慢的品尝。虽然苦涩难吞,但是清香怡人。作为住载它的人们,一定要坚强的挺过去。用耐心克服一切,从容地面对困难与挫折,那么,生命那棵希望的.大树就会蓬勃向上,生生不息,并最终会将我们送到希望的彼岸。当真正取得成功时,人们会能够从挫折和困难中拼出来感到无比高兴,能够体会到多恣多彩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只要凡事想不开,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人们就能体会到笑对人生的妙处。为自已的人生作出最好的选择,笑对人生是实现梦想的灵丹妙药。

弥勒佛启示人生2

笑对人生,快乐自已,把这句话铭记在心,时时想起并能用于实践,我们的人生必将充满成功后的喜悦。

你端坐在净坛之上

慈眉善目憨态十足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任春风拂脸骄阳炙热

任秋风瑟缩冬雪覆盖

你岿然不动笑容依旧

你笑得那么天真烂漫

你笑得那么憨厚仁慈

你笑得那么宽容无私

你笑得那么大爱无边

任世事变幻岁月沧桑

任繁华落尽长夜凄凉

面对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你总是微笑

尽管岁月变迁山河变色你也无动于衷

说你是泥塑的是没有灵魂的

你却是如来佛祖的化身

佛法无边主宰着世间的万物生灵

享受着俗世凡人的供奉膜拜

你腆着一个诺大的肚子为了什么

莫非真的是

大肚能容容尽天下之事吗

世事之苦难艰辛

世态之炎凉薄幸

世人之卑劣无耻

都融化在你的大腹便便之中了吗

然后幻化成你玄幻又真实的笑容

给世人以怎样的启示呢

是教世人微笑着面对人生所有的风风雨雨

是教世人平静地面对人世的坎坷苦难悲痛

是展示着一种博大一种平和一种宽容

潇潇洒洒缘尽则散

平平淡淡无欲则刚

功名富贵如同尘土

酒色才气皆是虚无

世间百态都在大肚之中

恩怨情仇付诸弥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