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抗战时都绑腿,为何抗美援朝时却不绑了?

古诗中提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事情,但是战争却可以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冲突的一种方式,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从1911年之后,我国主要是参与了两次比较大的战斗。第1次是抗日战争、第2次是抗美援朝,两次战争我国皆是被动方。但是后来通过人民军队的力量,还是取得了胜利,为我国的独立发展扫清了障碍。

抗日战争在5年前的说法是8年时间,从1937年到1945年。后来百度百科又改了一种说法,现在所公认的抗日战争时间点扩大到了14年,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战场是第2次世界大战中的主战场之一,也是亚洲被侵略方的主要阵地之一,为全人类反抗法西斯的战斗做出了伟大贡献。

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之后,中国内战爆发。在1949年时又确立了新中国的成立,然而这一切也仅仅只是为新中国的独立政权谋好了基础。美国当时有新的国际战略计划,对于朝鲜蠢蠢欲动,实际上朝鲜和中国的政权当时都遥遥可及。

如果中国不派出军队去支援朝鲜,很有可能朝鲜就会作为美国打开亚洲的大门,下一步打的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为了杜绝这样的隐患发生,中国解放军踏上了鸭绿江,前往朝鲜半岛,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抗美援朝的时间点是指1950年到1953年,这三年的时间里中国解放军在朝鲜半岛中付出了血的代价,这才换来了朝鲜停战协议书的签订。

自此之后抗美援朝的历史才画上了句号,直到1958年志愿军才在祖国的召唤下,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但是在这两次大的战斗当中,我国军人的装备其实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改变,连汽车制造的能力都没有。

可就是在这两次战役当中却有一个非常细微的差别存在,这个细微的差别就是抗战时期八路军都喜欢绑腿。但是抗美援朝时,我国的解放军都不愿意绑腿了,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原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需要长期锻炼,提高自己的体力、能力,往往会将身体的力量集中在腿部这一个地方。

但是越集中血液越不容易循环,很有可能就会在血液集中的腿部引起其他的疾病和伤害,这对于八路军每天要行走很多路程来讲,就非常不利。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给自己的腿部绑起来,这样可以缓解疼痛感。自此之后八路军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腿部绑绳,就是为了避免血液不循环而引发疾病。

但是在抗美援朝时期,解放军的敌人已经更换为了强大的美国。美国军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科技力量比较雄厚,他们所使用的武器装备爆发力强,燃烧范围广。这对于中国解放军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每当战争爆发时,很有可能都会被这些新式武器所伤害。所以我国抗美援朝的解放军们都不会选择绑腿,因为一旦身上着火,马上解开衣服,在安全区域打滚,就可以有效扑灭火焰。

抗美援朝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的原因有多方面,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下详细信息吧!

抗美援朝的原因

历史原因:日本曾经把朝鲜半岛作为跳板入侵中国的历史教训

现实原因:美国统治阶层的军事战略的误判直接导致中国出兵的主观原因

意识原因:处于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国际地位的话语权的争夺的客观原因

军事原因:中国西南方向的解放战争还在持续开展过程中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作为志愿兵参战是“正义之战”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也属于自卫反击战的部分

经济原因:中国当时的工业化基地处于东北三省,美国在边界地区的狂轰滥炸的非法军事行为直接造成出兵的群众基础与爱国运动暴发的国内原因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不打抗美援朝战争,美帝国主义将会在中国身上插三把刀

主席明确说过,美国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是的,如果这场战争中国不主动打出去,那结果就是我们将会陷入战略被动,北边是美苏冷战下的东北,中间是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南边是美国支持的南越攻打北越,到那时中国会多被动?中国人民不但会再遭战争之苦难,恐怕我们现在的版图都保不住,甚至可能像朝鲜和韩国那样被分裂成两个中国。

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当全国人民满怀喜悦地投入重建家园的事业中时,朝鲜内战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迅速进行武装干涉,兵锋所向,直指鸭绿江边。与此同时,美国还派遣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如何应对美帝大兵压境,这是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惧强权,知难而进,毅然决定抗美援朝,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戳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并给美国以严重教训。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几十年以后,对于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对这场战争的利弊得失如何评价,国内外的争论从未停止,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无法回避的话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当时的 历史 条件进行考察。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跨过鸭绿江

据毛泽东秘书胡乔木回忆,在毛泽东身边工作20多年,有两件事是毛泽东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中央和毛泽东最初在出兵援朝问题上的顾虑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中美之间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参战无必胜把握。以最能反映综合国力的工农业总产值做比较,1950年美国是2800亿美元,中国仅有100亿美元。在军事装备方面,美国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中国基本上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一旦参战极有可能惹祸上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进程将被迫中断。

二是中国自身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急需中央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解放军正在大西南追剿国民党残余武装,西藏尚未解放,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启动,城市资产阶级不断在经济领域制造麻烦,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居台湾后一直蠢蠢欲动,叫嚣“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新政权有被颠覆的可能。

所有这些问题和挑战,毛泽东都看到了,但没有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踯躅不前。作为一名战略家,毛泽东无疑比同时代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工人在加班生产支援抗美援朝

促使毛泽东下定决心出兵朝鲜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军轰炸中国丹东等行为,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直接侵犯,这是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都无法容忍的。

为了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除了抗美援朝,中国别无选择。退言之,即使中国忍辱负重,弃友邻于不顾,任由美军占领朝鲜,也无法换取自身的安全保障。

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政府关于国家核心利益的任何妥协和退让,都会被侵略者看成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这只会进一步刺激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一部中国近代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占领朝鲜只是美国图谋实现其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遏制进而消灭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才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唇亡齿寒,毛泽东深知,一旦美军占领朝鲜,中国的国家安全将受到更大、更直接的威胁。有鉴于此,中国必须出兵援朝。

其次是解决新中国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需要。 具有深邃 历史 眼光的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困境有着清醒认识。他确信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不幸的总根源,只有通过抗美援朝,彻底打败西方侵略势力,新政权才能得到根本巩固。

如果任由朝鲜沦陷,美国就有了一个从陆地进攻中国的战略通道,东北重工业基地和首都北京都将置于美国轰炸机活动半径之内,那时中国将永无宁日,经济建设和 社会 发展都无从谈起。

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官兵

因此,抗美援朝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一个关系新中国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面对这场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中国共产党已经退无可退,只有迎难而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再次是履行中国的国际主义义务的需要。 共产主义事业是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需要各国无产阶级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工人无祖国”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两大响亮口号。正如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一样,朝鲜 社会 主义政权的巩固也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的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近代以来,中朝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同呼吸共命运,用鲜血凝成了友谊。包括金日成在内的成千上万的朝鲜热血青年都曾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中,不少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毛泽东认为,当朝鲜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如果弃之不顾,即使从道义上讲也说不过去。“别人处于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因此,出兵援朝是中国共产党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的必然选择。

针对党内外对于出兵的顾虑,毛泽东认为,中国不仅有出兵的必要,还有在战场取胜的可能。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我军素有以弱克强的优良传统,加之背靠东北作战,便于就近支援。而美军远道而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战斗意志不够坚决。正是在毛泽东一再耐心解释和劝说下,中央最终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定。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