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话中的五方天帝、三清四御、九曜星君分别是谁?

在我国神话小说当中,关于五方天帝的人物构成还是较为统一的,只不过在道教三清上的人物构成以及九曜星君的构成上略有冲突

01、各有人物代表的五方天帝。

关于五方天帝的传说起源于我国3000多年前的周朝。本来五方天地这种说法只存在于传说当中,不过后来人们为了使五方天帝的传说更加真实,因此也为五方天帝找了五具载体。

第一位东方青帝,在民间传说当中,认为青帝在人间的化身是上古时期的伏羲。本身伏羲在我国的文化传说当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上古神话传说当中,对于伏羲形象的构造是半身是龙,半身是人,人们认为伏羲也发明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八卦以及乐器。

第二位,南方赤帝,他的化身是神农。在上古传说当中,认为神农来到人世间以后,他开始尝遍人间的百草,为人们提供了治病的原理。

第三位是西方白帝,相传白帝的化身其实是黄帝的大儿子。第四位是北方黑帝,他在上古时期四的化身是人们所记载的颛顼。第四位是中央皇帝,人们认为黄帝的化身是上古时期的轩辕。

02、三清四御。

对于所谓的三清比较统一的看法认为三清分别指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不过在《封神榜》这些著作当中,也将三尊的人员分布做出了一些改变,例如说增添了通天教主这么一个身份,同时还杜撰出了一个所谓的鸿钧老祖。不过关于鸿钧老祖的真实性,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在比较统一的道教传说当中认为,三清已经是道教的顶尖层次了。

除了三清以外,所谓的四御指的是在道教传说当中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神。这四位天神分别是紫微北极大帝,后土皇地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大帝。

03、九曜星君。

关于九曜星君的说法,在历史上比较主流的说法一共是两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所谓的道家体系当中的九曜星君,指的就是九位天神。分别是北斗七星以及两颗辅星。第二种说法,相对于第一种说法来讲更为复杂一些,在第二种说法当中认为,所谓的九曜星君指代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位,以及太阴,太阳,计都和罗睺这九位星君。

不过,虽然说普遍上人们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关于神话体制当中的神位构成,其实是有着非常多的版本的,所以说并没有哪一个版本的神位构成是绝对正确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他的那份版本。

正如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样,就连龙生九子的版本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五方天帝分别有谁?

中国神话传说里的上古五方天帝及属神,就是指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属神勾芒;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蓐收;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南方天帝炎帝神农,属神祝融;北方天帝颛顼高阳,属神玄冥。

1、东方天帝:青帝太昊(即伏羲),居东方,摄青龙。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五帝之一。掌管天下的东方,亦是古代帝王及宗庙所祭祀的主要对象之一。

2、西方天帝:白帝少昊(黄帝之子),汉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氏的始祖。《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3、中央天帝:黄帝轩辕,黄天厚土,黄帝是土德,居于四方之中,打败蚩尤,坐镇中原,后人崇拜他,奉他为至高大神,所以称他为中央天帝,统管四方。

4、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或神农的子孙)。辅佐大臣:火神祝融(后来继承炎帝的帝位,即赤帝),手中一秤,为夏神;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5、北方天帝:颛顼(黄帝之孙)。辅佐大臣:水神玄冥(亦称禺强,黄帝之孙),手中一锤,为冬神。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之孙高辛(帝喾)继位。

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三、三皇五帝人物关系图(三皇五帝中的五帝除了炎帝和黄帝)

在远古社会,人们对于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奇特现象产生了巨大的惊奇之感。例如风雨雷电引发森林中弥漫的熊熊烈火,再比如日月星辰的交替运行等等...但是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这些现象虽感到惊奇但是却得不到解释,于是便认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东西,管它们叫做神。自然,在他们的认知中,整个世界都是由神来统治的,于是便渐生出神话传说。

在汉代初年的《淮南子》当中曾出现过五方天帝,远古时期的人们长时间认为世界是由着五位大神共同统治的,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属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氏,属神祝融;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属神蓐收;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属神玄冥;中央天帝黄帝轩辕氏,属神后土。

其中炎黄二帝,基本上人尽皆知,传说中他们本是兄弟,出自同一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部落的首领,二人展开了阪泉之战,黄帝击败炎帝,再往后两个部落渐趋融合,成为了华夏族。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称为唐人。炎黄二帝也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始祖。可是除了炎黄二帝之外,我们似乎对其他三位知之甚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其他三位天帝。

图1 炎黄二帝雕像

第一,东方天帝太昊伏羲氏。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列子·黄帝篇》有言:“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距)齐国(中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翻译过来就是说,在中国西北几千万里的地方,有个华胥氏之国,距离之远,你用什么办法都到不了,并且 那个国家 没有政府,没有首领,但人们却依旧生活的安然自得。俨然现代我们口中的乌托邦。

就在这个国家有一个叫做“华胥氏”的姑娘,女孩嘛,天性喜欢逛街,有一次逛着逛着就到了一个叫做“雷泽”的大沼泽之地,突然发现了在沼泽旁边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在女性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之下,姑娘就用脚丫子踩了一下,这不踩不要紧,一踩之后如遭雷击,不久之后便怀孕了,大着肚子十二年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伏羲。这就是《太平御览》中:“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伏羲)。”的传说。

图2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传说中的伏羲是人面蛇身或者龙身人首,除去之前我们所说过的伏羲女娲造人说之外,伏羲对人类还有着诸多重大贡献。

《易·系辞下·传》记载:“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说伏羲曾画八卦,包括了天地万物的种种情况,人们便拿它来记载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潜夫论·五德志》:“结绳为网以渔。”则记述了伏羲将绳子编织成网教人 打渔 。

《绎史》记载:“芒氏作罗”,乃是说伏羲属神句芒仿照伏羲结绳为网的做法,做成罗网,教人捕鸟。

此外还有伏羲取火之说,等等...可见伏羲不愧为中华上古人文始祖。

图3 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神

第二,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

东晋时期的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记载:仙女皇娥原本是天宫中的织布女,可是天宫寂寞,小女生渴求见一见外面的世界,于是就经常乘坐木筏到银河上游玩,一次一直划到了西海边的穷桑树下,邂逅了一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这个少年自称是白帝之子,又叫做金星。二人经常相约调笑玩耍,日久生情,后来皇娥生下了儿子少昊。

少昊长大成人之后,曾在东方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少昊之国。少昊之国极为特殊,因为他的百官全都是各种各样的鸟儿,可以说是一个鸟的王国。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少昊带着他的一个名叫该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属神(金神蓐收),回到西方,成了西方天帝。而他的另外一个鸟身人脸的叫做重的儿子则成了东方天帝伏羲的属神(木神句芒)。少昊的部落后来因为少昊娶妻凤鸿氏而改以凤凰作为图腾,这就诞生了原始的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据说,少昊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也就是四凶之一穷奇,在此我们暂不赘述。

图4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第三,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

颛顼,乃是黄帝曾孙,据《山海经》记载,黄帝妻子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大概是不学好,黄帝看不上这个儿子,便把他打发到若水(今四川境内)居住,生了韩流,韩流娶了淖子氏的女儿做妻子,生了颛顼。(《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嫘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当然,大部分认为颛顼乃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颛顼长大以后做了北方天帝,属神乃是海神兼风神玄冥,后来大概是黄帝看颛顼办事很能干,于是便将中央天帝的宝座一度传给颛顼,叫他代行神权。

我们平时听说颛顼时总是和另一位大神有关,那就是水神共工,据说二人曾争帝位,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最终以共工的失败而愤怒的撞上不周山而告终。这便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

图5 九州山川

据说,颛顼曾制历法,汉初的历法基本便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后来汉武帝时才创立了新的太初历。

据《乾隆御批纲鉴》记载,中国九州的建制也始于颛顼。黄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是和蚩尤部落长期对立。直到颛顼,才形成了各民族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确定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管区域,九州至此初具雏形。

据《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春秋》云,颛顼氏有不才子名梼杌也。”颛顼之子梼杌同样名列“四凶”之一。看来颛顼和少昊一样都有一个不肖子孙啊!

文:延川

参考文献:《神异经·西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