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双版纳详细介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与泰国的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东距太平洋的北部湾400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600余公里。边界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

“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蔓藤盘根错节,不少珍禽异兽,如亚洲象,犀鸟,孔雀,黑冠长臂猿都生活在这片热带丛林里。而西双版纳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树、红光树、云南肉豆蔻、四薮木、黄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

二、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介绍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地处云南省最南端,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边界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面积19582.45平方公里。

2、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辖1个县级市、2个县,2017年,西双版纳常住总人口118.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7.87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世居着13种民族。2017年,西双版纳生产总值393.843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3元。

3、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森林覆盖率80.8%,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建有1个5A级景区,9个4A级景区,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三、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边界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面积19582.45平方公里。

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森林覆盖率80.8%,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建有1个5A级景区,9个4A级景区,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扩展资料:

节日

“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传统节日。届时,全州放假三天,各族各届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欢聚一堂,共度共庆这一盛大的民族团结盛会。西双版纳“泼水节”已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年泼水是一种礼节,既隆重又热闹。除夕那天,人们先到佛寺里,取来最干净的清泉(江河)水,采来最香的鲜花,把花瓣撒在水中,每人取一瓢,用含着花香的清水给佛像沐浴(象征给佛祖沐浴),祈求来年平安。

仪式举行完后,人们用树枝和鲜花浸水相互淋洒,以示祝福,口中不断地说着“萨瓦沙丽”(吉祥安康)“如利京宛”(幸福健康)。对长者只能轻轻地淋洒在肩和背上,表示尊重。到佛寺外和街上,年轻人们就可以泼水狂欢,以示祝福和欢乐。

傣族的传统节日除傣历新年节外,隆重的还有“毫瓦萨”和“奥瓦萨”.即关门节和开门节,实际为傣族的传统佛教节日。

“毫瓦萨”时间在傣历9月1 5日(约阳历6月中旬)。从这天开始三个月为佛教的安居斋戒期,此间僧侣在佛寺里净居修学,接受供养,不许外出巡游。世俗信徒也要到佛寺里静坐参佛,听经拜佛。

在这三个月里,正值雨季来临,气候炎热,稻秧已经栽插完,农事活计少,人们在村寨里以户为单位,每隔七天轮流祭奉(做赕)一次,也称“赕星”,要杀猪宰牛,全村人都参加,以食物、鲜花、蜡条、钱币献佛。老人信徒常留宿佛寺中,与僧侣一样生活。村寨里青年男女不准谈婚论嫁,要停止贺新房等一切娱乐活动。

三个月里,要举行一次大“赕”活动,一般为三天三夜,第一天为“杭赕”,准备献佛、祭祖的物品,各家各户在家里剪纸、做金花、银花、蜡花,扎纸房子、纸牛、纸马,抄写经书经文,杀猪宰牛蒸煮猪肉、牛肉和芭蕉等食品,还要准备钱财实物;第二天“仿坦”(听经),把所有敬佛、祭祖的物品送到佛寺,虔诚地听佛爷念诵经书经文;

第三天“亚南”(滴水),正午时,在释迦牟尼佛像前跪拜,双手合十至头顶,口中念念有词,将银钵中清水轻轻滴入大地,向佛祖和祖先亡灵祈求平安,“赕”的活动才算结束,整个过程神圣而又隆重。

“奥瓦萨”时间在傣历1 2月1 5日(阳历9月中旬)。这一天,表示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期已满,男女老幼皆盛装去佛寺里拜佛,以食物、鲜花、蜡条、钱币献佛,向佛祖忏悔,祈求佛祖赐福降平安,同时举行盛大的娱乐集会,“章哈”演唱,放高升、晚上放焰火、放孔明灯等,庆祝开门节。此时,雨季已过,稻谷收割完毕,故也称为庆祝丰收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双版纳

四、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景点介绍 景点简介

1、傣族园,全称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

2、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里已经建成了十三个专题园: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树木园、名树名花园。周围散落有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兄弟村寨,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植物园。

3、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位于景洪以东、澜沧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公里处,是全州离景洪城最近的一块原始森林。是由浙江金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全额投资,总占地面积25000亩,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园内有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猴子驯养基地、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场、爱伲寨、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百米花岗岩浮雕、金湖传说、民族风味烧烤场等十大景区五十多个景点,突出体现了“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民俗风情”三大主题特色。

五、西双版纳有什么特色?

1、壁画艺术

傣族创造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其绘画主要有壁画、长诗文本插图,版漏金水装饰图案等。壁画主要绘制在佛寺的墙壁上,多是佛经故事和佛本生故事,有“三魔女斗法”、“萨陲太子出游”、“鹿本生经”、“舍身喂虎”、“六象朝拜”、“菩提树下诞生”、“涅般”等。此外有少量以叙事长诗为题材的壁画和反映傣族生活、劳动、狩猎、沐浴、出征活动的画面。

2、歌舞

傣族称歌曲为“甘哈”。傣族传统的歌曲有歌乐、歌舞乐、赞哈乐三大类。民歌乐包括傣语称为“甘哈也尚”的劳动歌,称为“浪笙”的欢喜欢调以及山歌,用胡琴伴奏的歌曲、诉苦歌等。

3、服装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4、民居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

5、饮食风味

西双版纳的民族风味食品独具特色,傣族风味自成体系,基本的烹饪方法是烤、炸、蒸、剁、腌,很少炒菜;味道特点是:香、脆、酸、辣、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