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山甲是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6月5日,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中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

穿山甲主要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

扩展资料:

穿山甲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直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猛兽、猛禽为天敌,偶尔遭家犬袭击。

中华穿山甲过着孤独的生活。虽然它们是高度陆地动物,但它们也完全有能力攀爬树木,还有很好的游泳能力。穿山甲经常缓慢地移动四肢,用自己的指关节,其前爪卷曲在下面,产生一些非常独特的足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穿山甲

二、穿山甲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穿山甲调整保护级别的公告(2020年第12号):为加强穿山甲保护,经国务院批准,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穿山甲是世界上现存鳞甲目哺乳动物的总称。中华穿山甲,古称“鲮鲤”,曾广布在我国长江以南所有省份,以及我国周边的孟加拉、不丹、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尼泊尔和缅甸等国家。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CoP 17)大会上,全部8种穿山甲由CITES附录Ⅱ升至附录Ⅰ的提案被通过。公约明确禁止其国际商业贸易,以拯救穿山甲野外种群。

在我国,穿山甲长期以来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社会各界频频呼吁对穿山甲升级保护。

三、穿山甲是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穿山甲调整保护级别的公告(2020年第12号):为加强穿山甲保护,经国务院批准,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意味着,当前在我国自然分布的中华穿山甲,以及据文献记载我国曾有分布的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将受到更严格的保护。

濒危原因

由于传统医药和食用的巨大需求,穿山甲是世界上遭受贸易伤害最严重的哺乳动物之一,近年来全球穿山甲非法贸易激增,导致野生穿山甲遭到大量猎捕,野外数量大幅度下降。

由于栖息地丧失严重,吃食陋习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尚未突破、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活动频繁发生等因素,我国中华穿山甲资源下降趋势明显,面临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四、穿山甲属于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是世界上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全球现存8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白蚁和蚂蚁为食,一只成年穿山甲饱食的胃内容纳有500克白蚁,也被称为“森林卫士”。分布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是中华穿山甲。

穿山甲身披覆瓦状排列的鳞甲,遇敌害可全身蜷缩成球状。穿山甲可分为树栖和地栖两个类型,但地栖者也可爬树。树栖者如非洲中西部的长尾穿山甲有很长的尾,尾部有缠绕性。

穿山甲其他情况简介。

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行走缓慢,会游泳。为夜行性动物,栖于山坡洞穴内,傍晚出外觅食。以白蚁和蚂蚁为食,包括蚁类幼虫及卵。舌细长,极限长度高达50厘米,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