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海拔多少米高多高
内蒙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
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内蒙个地质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
东北部临近外兴安岭等。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
最北部、东北部距离石勒喀河、格尔必齐河、鄂嫩河、哈拉哈河较近。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等,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内蒙
二、内蒙古高原海拔多少米?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1200米 。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狭义上的内蒙古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
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
简介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地区之主体自然景观为高原温带草原。其区域特征可概括为:高原为主体的地貌;中温带半干旱为主的气候。
内、外流河兼备的陆地水文;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的自然植被;栗钙土、棕钙土为主的土壤;温带草原动物群为主的野生动物;呈干湿地带性的区域分异规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内蒙古高原
三、内蒙古高原海拔多少米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1200米。
内蒙古高原,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称。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
内蒙古高原上普遍存有5级夷平面,形成层状高原。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高原西北部边缘为砾质戈壁,往东南为砂质戈壁,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伏沙和明沙。伏沙带分布于阴山北麓和大兴安岭西麓,呈弧形断续相连;明沙主要有巴音戈壁沙漠,海里斯沙漠、白音察干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
四、内蒙古高原海拔多少,和蒙古高原是一样的吗
1、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称。
2、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
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扩展资料:
气候类型:
内蒙古高原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气温:
内蒙古高原夏季风弱,冬季风强,气候干燥,冬季严寒,日照丰富。年均温3~6℃,西高东低,1月均温-28~-14℃,极端最低温可达―50℃。7月均温16~24℃,炎热天气很少出现。
牧草生长期10℃以上活动积温2000~3000℃。太阳年总辐射量500~670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2600~320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较多地区之一。
降水:
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分布东多西少,介于150~400毫米,6~8月集中年雨量的70%,降水年际变率大。
地面风速: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年均风速4~6米/秒,从东向西增大。8级以上大风日数50~90天,冬春两季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0%左右。风速6~7米/秒即可发生明显的起沙。高原西部,年沙暴日数达10~25天。风多而大对牧业生产不利,但却为高原上重要动力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蒙古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