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血竭的药用价值
药材信息
【性味归经】①《滇南本草》:“微温,苦辛微涩”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酸。”无毒。”入脾,胃,肾三经。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吞服;外用适量,干粉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圆穗蓼(球花蓼、拳参)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Meisn,云南地区亦作草血竭入药,西藏地区称拳参。功效类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功能主治
散血止血,下气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症瘕积聚,月经不调,浮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①《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症瘕。
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②《四川中药志》:散血,止血。
治丹停,黄肿,无名肿毒及妇女火疳病,并涂蛇咬伤。
③《云南中草药选》:止血止痛,收敛止泻。
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实用选方
①治男女痞块疼痛,症瘕积聚:草血竭焙为末。
每服一钱,沙糖热酒服。
气盛者,加槟榔、台乌。
(《滇南本草》) ②治寒湿气浮肿:草血竭三钱,茴香根三钱,草果子二钱。
共为末,同鳅鱼煮吃三、四次。
(《滇南本草》) ③治菌痢:草血竭干粉一钱至一钱五分,吞服,一日三次。
(《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外伤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伤口。
(《云南中草药选》)
原生形态
药物配伍 配乌药,辛开温散,用草血竭之温,以散脾胃之寒凝,用乌药之辛,以调脾胃之气机,相须使用,可治脾胃虚寒之腹痛,疗效大增。 2.配槟榔,辛散温通之力大增。
3.配草果,辛开温散,用治中焦脾胃虚寒所致诸证,疗效增强。
4.配猪苓,用治小便不利,对于下焦偏寒者效佳。
二、请问这个是什么?
好像 地锦草
地锦草有什么功效呢?地锦草别名:草血竭、血见愁草、小虫儿卧单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药名:地锦草
汉语拼音:di jin cao
英文名:Humifuse Euphorbia Herb, Herb of Humifuse Euphorb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2.Euphorbia maculata L.
性味:味辛;性平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血药;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大戟科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荒地、路旁及田间,为习见杂草。
资源分布:1.除广东、广西外,分布几遍全国各地。
2.各地常见,秋季采集地锦草时易与混杂在一起。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及斑叶地锦的全草。
三、西藏草血楬有什么用处?
血满草,又名血莽草、大血草。生于海拔1600-3600m的林下或沟边灌丛中。多年生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1-2米;根和根茎红色,折断后流出红色汁液。茎呈圆柱形,直径0.3-1.5cm,表面灰绿色至绿褐色,质硬而脆;茎具多个纵棱,棱槽被黄褐色至锈色短茸毛,棱脊几乎无茸毛;茎横截面外层较硬,木化;具有祛风,利水,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慢性腰腿痛,扭伤瘀痛,骨折。
四、农村名叫“草血竭”的植物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草血竭是一种在散血止血,下气止痛等方面具有很好治疗功效的中药材,对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