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级语文上册21课《陈涉世家》翻译 ☆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zhé)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shuò)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谯(qiáo)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注释】

尝:曾经。 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佣,受人雇佣的人。

辍:停止。 之:去、往。

怅:失望。

苟:如果。

无:不会。

若:你。

太息:长叹。

燕雀:泛指小鸟。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大雁。 鸿鹄:天鹅。这里用“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发闾左:征调贫民百姓。闾左,秦时贵右贱左,富者居住在闾右,贫者居在闾左。闾,里巷的大门。适(zhé):同“谪”,被流放或贬职。

谪戍:被强迫去戍边。

屯:驻扎。

皆次当行(háng):按照征发的编排次序,都应当前往。 次,编次。

会:适逢,恰巧遇到。度(duó):估计。 失期:误期,过了期限。

度:估计。

亡:逃亡。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举,发动。

等死:同样是死。

死国:为国家大事而死。死:为.......而死。)这里的“死”是“死国可乎”中的“死”

苦秦:即“苦于秦”,苦于秦朝的统治。苦:以......为苦。

立:立为皇帝。

数(shuò)谏:屡次进谏。 故:缘故。

上:皇上,指秦始皇。将(jiàng)兵:统率军队。指扶苏奉秦始皇之命和蒙恬领兵北防匈奴。

或闻:有人听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巨鹿),胡亥勾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逼扶苏自杀。事详卷六《秦始皇本纪》。

怜:爱戴。

诚:果真。 诈:假。

唱:同“倡”,首发、倡导。

宜:应该。

然:对的。

行卜:去占卦。

指意:指,通“旨”,意图。

这句的意思是说,然而你们向鬼神问吉凶吧。

众威:威服众人。

书:写。

罾(zēng):鱼网。这里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固:本来。

以:同“已”,已经的意思。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间:这里指暗中。之:去、往 次所: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 丛祠:树木隐蔽的庙。间令:暗使

篝火:用竹笼罩着火,冒充鬼火。篝,竹笼。这里作动词用。

狐鸣:指学着狐狸叫。

旦日:第二天。

往往:到处。语:议论。

指目:用手指指,用眼睛看

目:打量、看着(这里是名词作动词)

素:一向、向来。为用:即“为其所用”的省略。亡:逃跑

忿恚(huì):使......恼怒。忿:忿怒。恚:恼怒。

笞: 用鞭、杖或竹板打。

剑挺:剑拔出鞘。挺,拔。而:表修饰。佐:协助。并:一齐

借第令:借:即使。第:仅仅。令:使。

毋:不。

而:表转折,但。固:本来。

已:止。

宁:难道。 种:这里是“祖传”的意思。

民欲:人民的愿望。

袒(tǎn,坦)右:解衣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盟:指宣誓立约。

为:筑。 而:表顺接。

下:攻下、攻克。徇: 攻占(土地)

比:等到。

乘:辆。古时一车四马叫做“乘”。骑:一人一马。独:只有

会:集会。 计事:议事。会计:集会商议。

身被(pī)坚执锐:亲自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被,同“披”。

无道:指不义的暴君。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做国家的代称。

刑:惩罚。

【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被罚流放

2、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3、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4、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古今异义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有的人 今:或者,也许 亡: 古:逃跑 今:死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聚会商议 今: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处处 今:常常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陈胜帮助吴广,一起杀死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当有很多相应的人。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么!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军官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么!

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塞而死掉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

[编辑本段]【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雇工们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九百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去驻守的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驻守的队伍,并担任驻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王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失败)是死,发动起义(失败)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陈胜说:“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皇帝,该立长子扶苏。扶苏因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无罪,二世却把他杀死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他已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的很对。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将会建功立业。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本来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陈胜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又发出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当王。”士兵们夜里都很害怕。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即使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况且壮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发动大事情!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余人,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的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三老、豪杰都说:"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就立为王,宣称要重建楚国。在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编辑本段]【重点字词】

课文注音

夏(jiǎ)辍(chuò) 嗟(jiē) 鸿 鹄(hú)

闾(lǘ)左 适(zhé)戍(shù)

当行(háng) 度(duó)已失期

以数谏(shuò jiàn) 上使外将(jiàng)兵

陈胜王(wàng) 罾(zēng) 间(jiàn)令

祠(cí) 篝(gōu)火 忿恚(huì)尉 毋(wú)

笞(chī) 宁(nìng)有种乎 为(wéi)坛而盟

蕲(qí) 铚(zhì) 酂(cuó) 柘(zhè) 谯(qiáo)

会(huì)计事 稷(jì) 以应(yìng)

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适”通“谪”, 发配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可怜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中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集会计事

今义① 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帐凭证,处理帐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② 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篝火】

古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动词,称王

【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用笼子罩)

【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形容词的为动用发,为……而死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法皆斩】

法:名词做介宾短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作动词,以……而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成为)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丝绸条,字条)

数:

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守(用)

与:

尝与人佣耕(和)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

“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

“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

“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5、令辱之

“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6、辍耕之垄上,“辍耕”前省略陈胜

【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 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后演化为……者或……也 这都是判断句)

2、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倒装句】

1、祭以为首——以为首祭

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篝火狐鸣,置书鱼腹。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诸郡县)苦秦吏

9、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是“天下苦秦久矣”;第二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何况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将兵。

*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间:私自

二、文言文死和亡的不同用法

死:

【动】

本义:生命终止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小人曰死。——《礼记·檀弓》[3]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孰过于魏党盗国之死如焚如弃者乎?——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亡何国变,宁南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固守;抱着不放。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不可调和的。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不能通过的。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fast〗

与顿丘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表示爱怜的。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无用的。詈词。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如今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杨文奎《儿女团圆》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

【名】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唐居,求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主,主管〖chief;inchargeof〗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

亡:

亡 wáng

〈动〉

1、 本义:逃离,出走

2、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4、 死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身在身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长者先亡。——清·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骂人的话);阵亡(在作战中牺牲);亡醮(为死者设坛祭祷);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殁(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丢失;丧失

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与人而与人,谓之亡。——《谷梁传·定公八年》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汉· 贾谊《过秦论》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

诸侯之所亡。——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躯(丧身);亡阙(亡缺。丧失残缺);亡缺(散失残缺);亡家犬(丧家犬);亡书(散失的书籍)

8、 灭亡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则。——《韩非子·说难》

彼固亡国之形也。——《韩非子·初见秦》

秦饥而宛亡。——《战国策·西周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亡无日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而待亡。

9、 又如:兴亡(兴盛和灭亡);亡破(国破家亡);亡君(亡国之君);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亡征(灭亡的征兆)

10、 外出;出门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11、 沉迷于宴饮

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

12、 通“忘” [forget]

曷维其亡?——《诗·邶风·绿衣》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13、 轻视 [neglect]。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里)

14、古同“荒”,亡与荒,同韵同义。此为同韵之字代本字之例。《尚书·微子》:“天毒降灾,荒殷邦……”《史记·宋微子世家》引 作:“天笃下灾,亡殷国……”——黄现璠《古书解读入门》

〈名〉

1、 过去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

亡 wú

〈动〉

1、 古同“无”

2、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唐风·葛生》

亡则以缁,长半幅。——《仪礼·士丧礼》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且亡罪夷灭。

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后汉书·列女传》

3、 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don't]

幸亡阻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亡论长者。

法令亡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亡何国变。——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2]

三、愚公移山的翻译及要考的问题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万尺高,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靠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曲折绕远,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簸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湾上一位叫作智叟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毁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为什么担心挖不平?”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3]

四、陈涉世家注释

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若:代词,你,指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二世元年:公元前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

谪:发配去守边。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亡:逃跑;逃走。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等:同样。死国:为国事而死。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项燕: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怜:爱戴。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

诚:果真,表假设。唱:通“倡”,首发。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

以,通“已”,已经。间令:暗使。间,私自,偷着。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所:旅行或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旦日:明天,第二天。往往语:到处谈论。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

忿恚尉:使尉愤怒。笞:用鞭杖或竹板打。剑挺:拔剑出鞘。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十六七:十分之六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宁,难道。受命:听从(你的)号令。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蕲:今安徽宿州南。符离:今安徽宿州。徇: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__苦柘谯:秦时地名,_谯,在今安徽。_苦柘,在今河南。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源。比:等到。陈,秦时县名,今河南淮阳。

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郡,是郡府县府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谯门中:城门洞里。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

被,通“披”,穿。坚,指铁甲。锐,指武器。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号为张楚: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即复兴楚国之意。一说定国号为“张楚”。刑其长吏: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刑,惩罚。荥阳:位于今河南省,是古代的军事重镇。

楚兵:指楚地的起义军。 为聚,结成一伙。聚,集合在一起。还报:回去向陈胜汇报。视日:占卜日子吉凶的官。春申君:战国时楚相黄歇的封号。关:指函谷关。郦山徒:指发配在骊山服劳役的人。郦,今作“骊”。奴产子生,家人奴婢所生的儿子。

捕系:逮捕拘禁。柱国:指蔡赐。此生一秦也:这样做又制造出一个像秦一样的敌国来。王王:前一个“王”字是名词,指武臣,后一个“王”字是动词,称王的意思。计莫如毋西兵:最好的计策莫过于不向西方(指秦国)出兵。使使:前一个“使”字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字是名词,使者。

五反:指往返了五次。反,同“返”。 周章:即上文中的周文。旦暮至:早晚就要到。兵权:指用兵的计谋策略。矫王令:假传陈王的命令。矫,假托。敖仓:秦代在敖山上筑仓储粮,所以叫敖仓,也叫敖庾。故地在今河南郑州西北氓山上。

郯: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当时章邯的军队并没有到达那里,不当在郯交战。“郯”当为“郏(jiá)”。郏,在今河南郏县,与邓说家乡阳城临近。皆特起:都各自起兵反秦。特,单独。御:驾车的人。谥:古人有地位的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隐:有功业未显使人哀伤之意。

扩展资料:

原文:陈涉世家·节选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_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_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_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_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_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_、_、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_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_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_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

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_,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_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__人董__符离人朱鸡石_取虑人郑布_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_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

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

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__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

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

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在今河南郑州市辖区内)。命令陈县人武臣张耳陈馀去攻占原来赵国的辖地,命令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邓宗攻占九江郡(今安徽寿县)。这时候,楚地几千人聚集在一起起义的,多得不计其数。

葛婴到达东城(今安徽定远),立襄强为楚王。葛婴后来听说陈胜已自立为王,接着就杀了襄强,回来向陈胜报告。一到陈县,陈胜就杀了葛婴。陈胜命令魏人周市北上攻取原属魏国的地方。吴广包围了荥阳。李由任三川郡(今河南洛阳东白马寺东。李由,李斯之子)守,防守荥阳,吴广久攻不下。

陈胜召集国内的豪杰商量对策,任命上蔡(在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人房君蔡赐做上柱国。周文(《史记集解》作周章),是陈县有名的贤人,曾经是项燕军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他自称熟习用兵,陈王就授给他将军印,带兵西去攻秦。

他一路上边走边召集兵马,到达函谷关(河南灵宝)的时候,有战车千辆,士兵几十万人,到了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距咸阳四十千米)时,就驻扎了下来。秦王朝派少府章邯赦免了因犯罪而在骊山服役的人以及家奴所生的儿子,全部调集来攻打张楚的大军。

把楚军全给打败了,周文失败之后,逃出了函谷关,在曹阳(今河南三门峡西南)驻留了两三个月。章邯又追来把他打败了,再逃到渑池(今河南三门峡)驻留了十几天。章邯又来追击,把他打得惨败。周文自杀,他的军队也就不能作战了。

武臣到达邯郸,就自立为赵王,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召骚任左右丞相。陈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属逮捕囚禁了起来,打算杀死他们。上柱国蔡赐说:“秦王朝还没有灭亡就杀了赵王将相的家属,这等于是又生出一个与我们为敌的秦国来。

不如就此封立他好些。”陈王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去祝贺,同时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又封张耳的儿子张敖做成都君,催促赵国的军队速进军函谷关。赵王武臣的将相们商议说:“大王您在赵国称王,并不是楚国的本意。

等到楚灭秦以后,一定会来攻打赵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派兵向西进军,而派人向北攻取原来燕国的辖地以扩大我们自己的土地。赵国南面据黄河天险,北面又有燕代的广大土地,楚国即使战胜了秦国,也不敢来压制赵国。如果楚国不能战胜秦国,必定就会借重赵国。

到时候赵国趁着秦国的疲敝,就可以得志于天下了。”赵王认为说得有道理,因而不向西出兵,而派了原上谷郡卒史韩广领兵北上去攻取燕地。燕国原来的贵族豪杰劝告韩广说:“楚国已经立了王,赵国也已立了王。燕国地方虽然小,过去也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希望将军您自立做燕王。”

韩广回答说:“我的母亲还留在赵国,使不得。”燕人说:“赵国现在正西面担忧秦,南面担忧楚,他的力量不能来限制我们。况且以楚国的强大,都不敢杀害赵王将相的家属,赵国又怎敢杀害将军您的家属呢?”韩广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自立做了燕王。过了几个月,赵国派人护送燕王的母亲及其家属来到了燕国。

在这个时候,到各地去攻城占地的将领,数不胜数。(《资治通鉴》:陈胜既派出周章,认为秦政府混乱,有轻视秦政府的意思,不再设立防备。博士孔鲋劝谏说:“臣听说兵法:‘不恃仗敌人不来进攻,而恃仗我们不怕进攻。’今天大王只恃仗敌人不来进攻,而不恃仗自己的防备,一旦兵败,后悔都来不及。”

陈胜说:“我的军事行动,先生不必辛苦担心!”)周市北上攻城掠地到达了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狄县人田儋杀死了狄县县令,自立为齐王,凭借齐地的力量来反击周市。周市的军队溃散了,退回到了魏地,打算立魏王的后代宁陵君咎做魏王。

其时咎在陈王那里,不能回到魏地去。魏地平定以后,大家想共同拥立周市做魏王,周市不肯接受。使者先后五次往返于陈王与周市之间,陈王乃答应立宁陵君咎做魏王,遣送他回到魏国去。周市最后做了魏国的相。

将军田臧等人一起谋划说:“周文的军队已经溃散,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到来,我们包围荥阳城久攻不下,如果秦国的军队到来,一定会被打得大败。不如留下少量的部队,足以守住荥阳就可以了,把其余精锐的军队全部拿来迎击秦军。

现在代理王吴广骄横,又不懂用兵权谋,这样的人无法和他商量议事,不杀了他,我们的计划恐怕会被搞坏。”于是他们就假冒陈王的命令杀掉了吴广,把吴广的头献给了陈王。

陈王就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将军。田臧就派部将李归等人驻守荥阳城,自己带了精锐的部队西进到敖仓迎战秦军。

双方交战时,田臧战死,军队溃散。章邯领兵趁机到荥阳城下来攻打李归这些人,打败了他们,李归等人战死。阳城人邓说领兵驻扎在郏城(原文作郯城,据《史记索隐》《史记正义》改。今河南郏县),被章邯部将所带的一支部队击败,邓说率军溃逃到陈县。

_人伍徐率兵驻扎在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也被章邯的军队击溃了他。伍徐的军队都溃散逃到了陈县。陈王杀了邓说。陈胜刚刚自为王时,陵县(今江苏泗阳)人秦嘉_县人董_符离(今安徽宿州东北)人朱鸡石取虑(今江苏睢宁西南)人郑布徐县(今江苏省泗洪东南)人丁疾等都单独起兵反。

他们领兵把东海郡守名叫庆的围困在郯城(东海郡郡治,在今山东临沂市辖区内)。陈王听说后,就派武平君名叫畔的做将军,督率郯城下的各路军队。秦嘉拒不接受这个命令,自立为大司马,讨厌隶属于武平君畔。便告诉他的军吏说:“武平君年轻,不懂得军事,不要听他的!”接着就假托陈王的命令杀死了武平畔。

章邯打败伍徐以后,接着进攻陈县,陈王的上柱国房君蔡赐战死了。章邯又领兵进攻驻守在陈县西面的张贺部队。陈王亲自出来督战,结果楚军还是战败,张贺阵亡。十二月,陈王退到了汝阴(今安徽阜阳),在回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时,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投降秦军。陈胜死后安葬在砀县(今河南永城东北),谥号叫隐王。

陈王从前的侍臣吕臣将军组织了一支青巾裹头的“苍头军”,从新阳(今安徽界首北)起兵攻打陈县,攻克后,杀死了庄贾,又以陈县为楚都。当初,陈王刚到陈县的时候,曾命令_县人宋留领兵去平定南阳(今河南省地级市),再进兵武关(今陕西丹凤东)。

宋留攻占了南阳之后,传来了陈王被杀的消息,于是南阳又被秦军夺了回去。宋留不能进入武关,就往东到了新蔡(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不料又遇上了秦军,宋留带着部队投降了秦军。秦军押解宋留到了咸阳,将他五马分尸示众。

秦嘉等人听说陈王的军队已经兵败逃走了,就立景驹做了楚王,率兵到了方与(今山东鱼台西),准备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市辖区内)附近袭击秦军。于是派公孙庆出使齐国去会见齐王田儋,想联合他一同进兵。齐王说:“听说陈王战败了,至今生死不明,楚国怎么能不来向我请示就自立为王呢?”

公孙庆说:“齐国不请示楚国而立王,楚国为什么要向齐国请示才能立王呢?何况楚是首先起义反秦的,理当号令天下。”田儋杀死了公孙庆。

秦的左右校尉率领部队再次进攻陈县,并占领了它。将军吕臣失败逃跑后,重新集结兵马。并与当年在鄱阳为盗后被封为当阳君的黥布所率领的军队联合起来,又攻击秦左右校尉的军队,在青波把他们打败了,再度以陈县为楚都。这时正好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做了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