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和媒介语的区别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其实应该自己去查询相关资料解决

而且最最最不应该就是来百度知道问这种问题,要知道百度这里的问题和答案都是很低级很娱乐。。。

关于这两种定义,目前学术还稍有争议。

但是一般来说,中介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时候,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状态;媒介语可以理解为则是为了机器翻译的需要,人工创造出来的一种计算机算法。

二、中介语的Selinker中介语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是由Selinker等人最先提出来的。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重点强调了第二语言学习中三个方面的问题,①什么样的认知过程负责中介语的建构?②中介语知识系统的性质如何?③为什么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这是关于中介语的一个最早的定义.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

三、二语习得中的interlanguage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一种学习者语言。在学习一门外语期间,如果一个学习者的母语占强势地位,那么学习目标语言的难度就会增大,因为很容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不利于学好外语。但是这种状态会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有所变化,当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发生语言固化,也叫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