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东指的是哪里
胶东地区是指胶莱谷地及其以东具有相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半岛地区按语音、文化、风俗习惯细分为烟台、威海的丘陵地区,和青岛市区、潍坊市等胶莱河两岸平原地区。胶东以莱阳梨,烟台苹果,胶东馒头等著名于世。
胶东三面环海,西接山东内陆地区,隔黄海与韩国、日本相望,北临渤海海峡。胶东地区优良港口众多,海岸线曲折是区别于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发祥地,也是中国沿海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基地,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是现代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
到2018年,胶东地区的行政区划又做了几次调整,现胶东地区分属山东省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潍坊市,日照市。包括了烟台市、威海市的全部县、市、区,青岛市的大部分县、市、区和潍坊,日照。
胶的形成有历史、地理、行政等多方面的原因。先秦有莱国,秦朝有胶东郡,汉有胶东国(后置胶东郡及东莱郡),明清时设莱州府和登州府,民国时有胶东道及胶东行政专区,新中国初有胶东专区,后又几经变革,成为今天包括潍坊东部和青岛、烟台、威海全部的格局。
二、胶东在哪里
胶东即以胶辽官话为母语,文化习俗也趋于一致的地区;通常是指青岛、烟台、威海全部。地理意义的胶东,即胶莱谷地以东的胶东半岛,包括烟台、威海全部,青岛东部 。行政意义的胶东指山东半岛地区。
胶东三面环海,西接山东内陆地区,隔黄海与韩国、日本相望,北临渤海海峡。胶东地区优良港口众多,海岸线曲折、是中国沿海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重要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基地,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古时胶东地区为东夷族中莱夷、秦汉之后其名淡出历史,直到民国时政府设胶东道,抗日战争时我党建立胶东革命根据地,胶东之名才被重新在人们耳中响起。
扩展资料:
胶东地区,指胶莱谷地及其以东具有相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半岛地区。按语音、文化、风俗习惯细分为青岛及下辖县市、莱州、昌邑、高密等胶莱河两岸平原地区,烟台、威海及下辖县市的丘陵地区。
胶东半岛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岛屿罗列,是华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区。胶州湾的青岛、芝罘湾的烟台、威海湾的威海、石岛湾的石岛和龙口等均为中国著名港口。半岛沙嘴沙滩发育。
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主产冬小麦、大豆、玉米等。盛产苹果、梨、葡萄、大樱桃、蓝莓等水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胶东
三、胶东地区是什么地方
1914年5月,民国政府于烟台设胶东道。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7月于烟台成立胶东区行政公署。
因胶东道和胶东行政公署占半岛地区的绝大部分,所以山东半岛也称胶东半岛。青岛从未隶属胶东道或者胶东行署,因其地理位置处于半岛,而成为胶东半岛城市之一。但胶东半岛名称来源与青岛无关。
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在山东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在山东以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胶东半岛”
山东半岛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八市
四、想知道胶东指的是哪里?
胶东指胶莱谷地或胶潍平原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
胶东分为地理意义上的胶东和文化意义上的胶东。其中,地理意义的胶东,即胶莱谷地以东的胶东半岛,包括烟台、威海全部,青岛东部。与此相对应的是,文化意义上的胶东,在范围上相对较为广阔,通常是指青岛、烟台、威海全部,潍坊东部和南部,日照东北部。
胶东郡与胶东国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为方便治理地方,实行郡县制,在胶东地区设立胶东郡,治所即墨。这是胶东一词首以行政区域名称出现。当时的胶东郡范围广阔,还包含了胶河莱河西岸的一部分地区。秦末汉初之时,西楚霸王曾分封诸侯,当时设了胶东国。
汉朝胶东地区沿袭此称呼,设有胶东国。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在当上太子以前的封地就是胶东国。而胶东一国也随着西汉王朝的灭亡而不复存在。胶东郡和胶东国虽然都叫胶东,但是其所辖区域还是略有不同的。不过胶东一词指代的范围已经基本确定在了胶河以东至海的这一部分区域。所以虽然东汉时以“莱阳郡”代替了“胶东国”,但胶东这个名称却始终没有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