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分享会的意义
读书本身是一件输入的过程,可是我觉得输出的重要性更重要 。因为输出的学习方式比输入的效率更高,当我们能够将所看到的书以各种方式去输出,本身就完成了一次知识的升华。输出方式众多,就大学生而言,我更加喜欢读书分享会这样的形式。
开学第一天,莫名中体会到交流这件事本身的价值所在。在本身就对这件事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忽然间让你境界上有所提升,这是人生的难得体验。在上午岳老师组织我们互相交流暑假生活体验和未来规划时,在第一次去上跨专业课接触不同老师对大学以及教育的看法时,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或许是暑假沉淀已久的大脑被忽然惊醒所带来的收获,我对分享和交流这件事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交流的意义在于,可以满足经历饱满想要分享的人的欲望,也可以为灵感枯竭、心灵迟钝的人引来活水。就设计师而言,交流是及其棒的获取灵感的方式,也是逐渐提升自己境界的重要途径。没有设计师是闭门造车的,一定是在和人、和物、和世界的交流中打开内心和变得敏锐,一定是在交流与思考中逐渐明辨和飞跃。交流的价值不必多说,如何交流我觉得才是重点。
当代很多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就是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大学之前只知道在家长的要求下或者大环境的压迫下死读书,大学之后找工作也好,考研也罢,多数是迷茫分子罢了。我们活着的一生不能总在追逐,生活也不是一场场关卡游戏,只要通过每个关卡就能拿高分。一生不为自己活一次,浪费了美好的一条命而已。可是很多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活着该干嘛,于是跟风而已,世人怎么活,我便怎么活。大学生,时常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果自己想不清楚,何不与人多交流,多分享。
分享交流是好事,前提是要大量输入,就目前而言,没有比读书更好更值得的方法。我一直想的是自发组建类似的读书分享会,找到一个可以发声的平台,找到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像很多高校所做的那样,安大也需要。
一直很欣赏诸多高校学生的积极意识,很羡慕他们的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做很多类似的事,很想在安大找到这样的平台。以前觉得安大没有,只会抱怨,但是现在的看法是很多时候,自己可以去创建组织这样的平台,尝试一下或许会做的很好呢。
我想从自己专业开始组织,做成一个约定的项目,感兴趣的人就可以来参加,不需要过多准备,谈谈心声就好。多么希望这会是一个固定的平台,在若干年后,还能参加,我一定会泪流满面。
之前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一个平台应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会很有趣,什么样的形式会吸引人,什么时间会更恰当。但是,开始去做吧,从第一期开始,尝试一下,以上的问题说不定就解决了,别犹豫,交流这件事不需要过多顾虑,多数时候,有需求就自发进行了。
读书分享会,我在这里等你,期待你的不失约。
完
二、创办读书会的意义是什么?
陈丹青曾经说过,活动不会让不看书的人拿起书来。我也认为,本身经常看书的人,无须参加活动,照样猛看书。那么,创办读书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想,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一是榜样的激励作用,读书会的领读人能够长年累月的持续阅读,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向的激励。试问,有谁能达到他那样的阅读量和阅读热情呢?另外,领读者所展现出的深厚知识积累,也从侧面向大家展现出读书的益处,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激励。
第二,对书中内容的精华解读,对于不读书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假若他不去听这个精华解读,也就无从了解经典著作中的知识和智慧了。所以,读书会对他而言是直接的价值获取,而且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对于经常读书的人来说,则提供或许是相同或许是不同的观点看法,这样形成一种思想的碰撞,利于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更全面客观的把握。
第三,更容易找到相同爱好的朋友。参加读书会的朋友,一般都是喜欢看书的,或者暂时不喜欢但对其向往的。当你喜欢读书又苦于知音难觅时,加入读书会,可以帮助你认识一大堆兴趣相投的朋友。
四是可以弥补自己的短板。读书会所分享的书籍大多涵盖多个领域,哲学、宗教、心理、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经济、医学等。而一个人所涉猎的范围往往较窄,很可能读书会分享的一本经典著作,你一辈子都不会去看,通过读书会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很好的帮助自己进行自我通识教育。
五是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塑造家庭的阅读氛围。有些会员是全家人一起参加读书会的,孩子本身比较贪玩,不太可能安下心来读一本书,通过听书听精华解读,再加上父母的一些启发,会使孩子对书籍充满更多的好奇。父母能安心听一本书,也会给孩子树立热爱阅读的榜样,总比看看电视刷刷微信逛个淘宝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多吧。
其实,读书会只是相当于一个杠杆,它将撬动的是你长久以来消极和懒惰的生活方式,让你爱上阅读,爱上生活,也爱上自己。
三、为何要多办读书分享会
这两年,我出书不断,所以办了多场新书发布会,或者叫读书分享会。初步整理如下:
1,2019年1月13日,爱写作丨纸上电台分享(纸上电台第36期|创业与创作——蒋坤元 ),见 《谈写作 | 纸上电台 听蒋坤元老师分享有感 - 写作,是一个人的修行》 :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收获众人喜爱的作者,如果不敢直面自己的灵魂,清醒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在这路上,可能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远比最终你想得到什么,更为重要,那么,做一个安静读书写字的人,也不错。
2,2019年春节大年初八,苏州半书房读书分享(初拾越读会·跨界说书:听企业家、书法家、音乐人聊文学与人生 )
3,2019年3月1日,我至枫汇众创空间分享“创业故事”(一边创业,一边创作,他如何实现了1个亿的“小目标”?)。
4,2019年3月13日走进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学校和该校学生分享“一边创业,一边创作——亿元身价老总的事业与爱情”,见引力播《一边创业一边创作,苏州作家蒋坤元进校园讲述文学坚守》。
5,2019年6月30日14:40我在书香苏州馆分享我的新书《四十才是青春》,见引力播 《一边创业一边创作 蒋坤元:四十才是青春》:
6,2019年7月6至7日,蒋坤元两本新书《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四十才是青春》甪直发布会,全国各地近百名文友欢聚古镇甪直,见柳兮《甪直古镇,参加作家蒋坤元新书发布会》。
7,2020年5月17日东大书店 《走进蒋坤元的世界,—暨蒋坤元新书分享会》 :是什么让蒋坤元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知名作家。
8,2020年7月18日运河与岸“中年人的读书分享会”:中年人们常常被忽略。在纷繁忙碌的空间中、在工作和带孩子之外,能静心读读书,尤为难得。特别邀请蒋坤元老师,以及他的读者们,举办这次活动,彼此学习交流,在忙碌中留出一小片空间。
1,可以扩大作者的知名度,从而出的书好卖。
2,以文会友,可以认得更多的书友。
3,能增强自己的口才,因为嘴皮子功夫也是渐渐锻炼而成的。
4,可以影响他人对读书和写作的态度,调动一下读书与写作的热情。
5,可以了解读者喜欢什么书,对接下来的创作很有好处。